翠菊怎么养
这是有翠菊怎么养问题及翠菊怎么养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盆栽花卉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8 11:48:07发布。
翠菊怎么种才能活啊?
栽培技术翠菊常用播种繁殖。
因品种和应用要求不同决定播种时间。
若以盆栽品种小行星系列为例室中。
2、可喷50%马拉松1000倍液或二嗪农等杀虫剂防治叶蝉。
3、要经常清除翠菊周围的野生杂草,以减少传染源。
4、发病初期,喷洒医用四环素或土霉素4000倍液。
2.翠菊灰霉病该病为为葡萄孢属真菌BotrytiscinereaPers.病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土中越冬。
当气温20℃左右、湿度很大时,易发生此病。
塑料大棚比玻璃温室发病重。
翠菊常见的一种病害,危害花、花梗、叶。
严重时,花、叶均枯死,影响其观赏性。
叶受害时,最初出现水渍状的黄绿色或深绿色病斑,后病斑逐渐扩大,当环境比较潮湿时,造成腐烂,上有灰色的粉状孢子层出现。
病叶最后枯死。
花瓣在芽中或开放后均可感病。
开始,花瓣边缘出现淡褐色水渍状,同样发生腐烂。
防治方法:1、注意温室通风,降低湿度,避免不适当的浇水。
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减少侵染源。
2、发病期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
3.翠菊枯萎病为土壤真菌,能在病株残体上生存延续数年,随种子和土壤传播。
全株发生萎蔫而干枯。
紫色翠菊幼株被害。
叶片全部萎蔫。
成株发病,植株矮化,叶萎垂而变黑,其维管系统也变为褐色。
处于盛花期的植株受害后,共顶梢有时突然萎垂。
病株根系发生不同程度的腐烂,在病株基部可以检查到粉红色或玫瑰色的分生孢子堆。
播种用的种子,用0.1%升汞液浸泡30分钟,以杀灭所带的病原菌。
每年轮换育苗和定植的地段或花盆。
由于病株残体上的病菌随土壤传播,操作时,避免将带菌土壤混入新土。
土壤消毒: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公斤,混入细干土30公斤,混匀后均匀撒入定植穴内。
发病初期、发病前药剂灌根或喷雾。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每株灌药0.25公斤,5~7天灌一次,连续2~3次。
也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00~300倍液,或25.9%抗枯宁500液。
也可用农抗"120"100ppm灌根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用高锰酸钾800~1500倍液灌根也可。
白色翠菊4.翠菊锈病翠菊附近有转主寄主松属植物时,易导致该病发生和流行。
病原菌:Coleosporiumasterum(Diet)Syd.称紫苑鞘锈菌。
叶片正面出现褪绿斑,相应背面可看到圆形淡黄色粉状孢子堆。
已知江苏、云南、上海等省(市)有分布。
发病初期,喷酒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2.5%速保利3000倍。
5.翠菊褐斑病为壳针孢属的一种真菌Septoriachryrsan-themellaSacc.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风雨传播。
北方7~8月高温多雨,发病严重。
植株植过密时,易于发病。
该病是翠菊的一种常见叶部病害,严重时,叶片枯黄,导致全株枯萎。
初期在叶片在出现近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后变成黑色或黑褐色。
后期病斑中心转浅灰色,再现细小黑点。
叶上病斑较多时,全叶变黄干枯。
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
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种植。
种植密度要适当。
选择抗病品种。
发现病叶立即摘除。
秋末,收集病落叶和病残体集中毁。
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或75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
每隔7~10天喷施1次。
翠菊的特征是什么?
翠菊又名八月菊、江西腊。花形、色彩丰富多变,花期长。翠菊头状花序顶生于枝端,舌状花常为紫色,栽培品种有红、白、蓝、粉、紫等深浅各色。花期6月至霜降。有早花种、中花种和晚花种之分;花径小至纽扣,大至12厘米;株形有直立,有披散。主要栽培类型有:单瓣形、鸵羽形、翻卷形、平展形、内卷形、管状形、重瓣形等。
翠菊的花语是什么?
翠菊,寓意默默守候的爱。花语:请察觉我的爱;请相信我。
翠菊怎么养护?
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怕高温、多湿和通风不良。生长适温15~25℃,冬季温度不低于3℃;0℃以下茎叶易受冻害。温度超过30℃,开花减少,质量差。地栽选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盆栽用肥沃园土、腐叶土和珍珠岩的混合土。出苗后2~3周移栽一次,苗株具5~6片叶时定植盆内或地栽。生长期盆土过湿,易引起叶片徒长、倒伏和诱发病害。每旬施肥一次,开花前增施一次磷、钾肥。为异花授粉植物,重瓣品种天然杂交率低,易保持品种性状;重瓣程度低的品种,天然杂交率高,留种须隔离。防治锈病和红蜘蛛为害。
翠菊
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