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科普花卉养殖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花谱百科 > 养殖方法 > 鸭跖草怎么养

鸭跖草怎么养

2019-10-28 11:49:31

专注帮你解答鸭跖草怎么养的难点问题,下面会提供有关鸭跖草怎么养的多种解决方式,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8 11:49:29整理发布。

怎么区分吊竹梅和紫鸭跖草

紫鸭跖草

吊竹梅

1、区别在于紫鸭跖草叶叶长圆形,略有卷曲,紫红色,被细绒毛;吊竹梅是叶片上面紫色或绿色,杂有白色或紫色条纹,下面紫红色。

2、紫鸭跖草:喜温暖、湿润,不耐寒,忌阳光暴晒,喜半荫。吊竹梅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荫,不耐寒,耐水湿,适宜肥沃、疏松的腐殖土壤,也较耐瘠薄。

这是鸭跖草吗?还是什么草

鸭跖草,拉丁学名:(Commelinacommunis),别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等。属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鸭跖草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雄蕊有6枚。[1]产云南、四川、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区。

鸭跖草怎么养 鸭跖草的繁殖方式

鸭趾草喜肥沃、疏松土壤。4月出圃后,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之处。生长期保证水肥供应,可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腐熟有机液肥。只有养料充足,方能保证其茎节粗壮,叶色浓绿或紫红。惟有盛夏时节,应移至半萌处。10月移入室内阳光充足之处,保持盆土湿润,温度不低于10℃即可。鸭趾草亦可于荫处培养,但长期光照不足,易使茎节变长,细弱瘦小,叶色变浅。盆栽鸭趾草,宜选用高盆或将盆吊起,使枝蔓下垂,显得潇洒自如。养护一定时期后,下部叶片易干,影响观赏效果,此时可自脱叶处短截,令其重发新枝。剪下部分可作插穗用。鸭趾草很少有病虫危害。田间管理培养紫叶鸭跖草,一般每年春季换一次盆,盆土用园土加少量河沙即可。幼苗期放在具有散射光处养护,成株期放半阴处培养。虽然在室内光线明亮处也能生长,但长期置于室内光照较少处,则枝叶易徒长,叶片变薄而缺乏光泽,叶色变浅,因此,春、秋季节宜将花盆悬挂在中午受不到阳光直射的阳台或廊檐下,经常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同时保持盆土湿润。每月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复合液肥。夏季放室内光照充足处,冬季悬吊在朝南窗前,则茎叶粗壮肥厚,叶面光亮。冬季要控制浇水,室温保持在10℃左右可安全越冬。枝条生长过长时应于春季结合换盆进行摘心,促使萌发分枝,使株形发育圆整。此外,对其萌生的蘖芽应及时剪除,以利新枝生长旺盛,株形整齐。剪下的枝条可作扦插繁殖用。鸭跖草的养殖方法养殖要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而寒,可在阴湿的田边、溪边、村前屋后种植。栽培技术:用种子、扦插及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春季,按行距15cm开浅沟条播,覆细土1-2cm,种子在较低温度下发芽较好。扦插繁殖:每节都可以生根,春末、夏初剪取下部匍匐茎截成12-15cm长的小段,按行株距15cm×5cm插入沙土中。分株繁殖:春季将母株挖起,分劈为带根茎的若干小株,按行株距15cm×10cm栽植。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无论是播种或者扦插,发芽、生根后仍须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松土除草,结合中耕除草,追施肥料1-2次。

鸭跖草属于吊兰吗?有什么样的净化空气功能?可以放在卧室吗?

鸭跖草不属于吊兰,品种也多,有紫叶的.淡绿叶的及淡绿带紫条纹叶的。但因为它散生而会垂吊生长,因此也往往被人们当作‘吊兰’----垂吊着的兰花而培养。特别是它那玫红色的小花,更比吊兰显得妩媚动人。放在室内,可以增加室内的雅致氛围。它没有什么净化空气的作用,这是及不上吊兰的。而且它会消耗室内的氧气----当然,消耗的量是微不足道的。它可入药,有清火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

鸭跖草的形态是怎样的?

鸭跖草又称竹叶草、淡竹叶、翠蝴蝶、蓝花草。是鸭跖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50厘米。茎上部直立或匍匐,下部节上生根。叶互生,似竹子,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下延成鞘,膜质,有缘毛。总苞片佛焰苞状,有长柄,生于叶腋。花数朵,深蓝色;花瓣3,不等形,2瓣大,近圆形,深蓝色,1瓣小形,色淡。蒴果椭圆形,白色,干后开裂。种子表面凹凸不平,土褐色或深褐色。种子繁殖。

鸭跖草生于湿地,为旱作物田、苗圃及地膜稻常见杂草。

为什么说“鸭跖草”从名字就开始卖萌?

城市中的人们,对鸭跖草最大的印象,恐怕来自于它名字中的“跖”,因为看走眼而写成“趾”,或不会读而念成“拓”的大有人在(对,说的就是你)。“跖”意为“脚掌”,然而这样浑身上下没有一处能与“鸭掌”挂钩的小草,取这名简直是胡闹。

不过这“跖”字还能当动词用,意为“踩踏”,联想到鸭跖草多生水畔,鸭子频繁出没,这名倒也勉强解释得通。然而鸭跖草这名,之于这般清新雅致的小草,未免有些俗气。宋代杨巽斋在《咏碧蝉花》里描绘到:“扬葩簌簌傍疏篱,薄翅舒青势欲飞。几误佳人将扇扑,始知错认枉心机。”蓝色花瓣舒展上扬,如同蝉翼般振翅欲飞,惹得美人挥扇扑之,这里的“碧蝉花”就是鸭跖草。此外,鸭跖草还有“蓝胭脂草”“翠娥花”“翠蝴蝶”等颇有诗意的别称,把这种小花衬得清丽脱俗,仙气缭绕。

竹叶蓝花,是鸭跖草最大的特征。鸭跖草花小,被绿色鸟喙状的佛焰苞半包着,两枚靛蓝色的花瓣高悬张扬,下方“藏”着一枚半透明的小花瓣,萎缩而早落,甚不起眼。据说当初林奈大神钦定鸭跖草属名为Commelina,暗搓搓地“借喻”了荷兰Commelin家族的三位成员如同鸭跖草的花一样,Jan和Caspar叔侄两人都是赫赫有名的植物学家,第三个人却无所作为。

鸭跖草花期较长,除冬季外,其他时节都能欣赏到这些翠蓝色的小花。不过花开花谢的时间却很短暂,清晨顶着朝露开花,夜幕降临时便凋谢了,只留下一个蚌壳般的佛焰苞片。日本人称鸭跖草为“露草”,容易让人联想起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草在浮世绘中经常出现,渲染一种怅惘之感。此外,露草花瓣含有鸭跖蓝素,能提取作染料,名曰“露草色”,青碧如黛。日本滋贺县出产一种蓝纸,便是用纸张浸没在这种染料中,不过露草色不稳定,暴露在强光下,数月内会褪变成黄绿色。

鸭跖草科是什么?

鸭跖草

(CommelinacommunisL.)

1年生草本。株高20~40厘米,纤弱。茎稍肉质,分枝。叶互生,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基部叶鞘短,膜质。总苞片有柄,心状卵形,长1.2~2厘米,向上对折叠。花腋生或顶生,蓝色。萼片3,膜质,内侧2片基部相连。花瓣3,分离,侧生2片较大,近圆形。蒴果,椭圆形,2室,每室2粒种子。种子表面有不规则的窝孔(彩版六十四,331)。生于农田及湿润地。为麦田、玉米田、大豆田、果园常见杂草。

鸭跖草和紫叶鸭跖草有什么区别?紫叶鸭跖草是紫叶草中的一个类别吗?

鸭跖草科都是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地区,也有少数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13属约50种,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在广东和云南。本科多种植物被培植作为观叶观赏植物品种。

紫叶鸭跖草是鸭跖草科的一个种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下垂或匍匐,叶披针形,基部抱茎。茎与叶均为暗紫色,被有短毛。小花生于茎顶端,鲜紫红色。

紫叶鸭跖草[鸭跖草科][紫叶鸭跖草属]

别名:紫叶草、紫竹梅、紫锦草

拉丁名:Setcreaseapallida

产地分布:原产墨西哥,现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鸭趾草和鸭跖草有什么区别

鸭趾草是鸭跖草的一种,详情见下面的鸭趾草简介鸭趾草学名CommelinacommunisL.属鸭跖草科春季一年生杂草。别名兰花草、竹叶草等。分布在云南、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区,是北部各省重要的春季一年生杂草,在广东等南方各省则是多年生杂草。主要为害小麦、大豆、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编辑本段形态特征鸭跖草仅上部直立或斜伸,茎圆柱形,长约30一50cm,茎下部匍匐生根。叶互生,无柄,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第一片叶长1.5一2cm,有弧形脉,叶较肥厚,表面有光泽,叶基部下延成鞘,具紫红色条纹,鞘口有缘毛。小花每3—4朵一簇,由一绿色心形折叠苞片包被,着生在小枝顶端或叶腋处。花被6片,外轮3片,较小,膜质,内轮3片,中前方一片白色,后方两片蓝色,鲜艳。茹果椭圆形,2室,有种子4粒。种子土褐色至深褐色,表面凹凸不平。靠种子繁殖。双子叶植物。编辑本段生态特点黑龙江5月上中旬出苗,6月始花,7月中旬种子成熟,发芽适温15—20℃,土层内出苗深度0-3cm,埋在土壤深层的种子5年后仍能发芽。为鸭趾草科一年生草本鸭趾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二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胃、膀胱经。【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利水。编辑本段临床应用1、用于热病。本品功能清热泻火。有较强的退热作用。外感发热或热病高热,均可应用,可配金银花、薄荷等同用,以加强疏散风热之功,或配石膏、知母、芦根等,以加强清热泻火作用。2、用于咽痛,疮疡,毒蛇咬伤。本品有清热解毒之效。治咽喉肿痛,配大叶靑,蒲公英等同用;治疮疡肿毒,常以紫花地丁,野菊花等配伍煎服,或以鲜品捣烂外敷;治毒蛇咬伤,常以半边莲等配伍,捣烂外敷或煎水内服。3、用于水肿,热淋。本品能清热利尿。治水肿有热兼表证者,可与浮萍,白茅根等同用;治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常与车前草,木通,淡竹叶等同用。【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性能特点】本品性味甘苦寒,入肺,胃,膀胱经。既善清热泻火,为治外感或热病高热常用。又能清热解毒,治疮痈、毒蛇咬伤,内服外用均能取效。尚可清热利尿,治水肿、热淋。编辑本段繁殖方法分株及扦插繁殖均可,而以扦插为主,极易成活,全年均可进行。鸭趾草其匍匐茎触地即能生根,此时可以从茎基部切断,上盆培养,并进行摘心、整枝处理,使其株形饱满,同时利用所剪下枝条进行扦插育苗。编辑本段栽培管理鸭趾草喜肥沃、疏松土壤。4月出圃后,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之处。生长期保证水肥供应,可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腐熟有机液肥。只有养料充足,方能保证其茎节粗壮,叶色浓绿或紫红。惟有盛夏时节,应移至半萌处。10月移入室内阳光充足之处,保持盆土湿润,温度不低于10℃即可。鸭趾草亦可于荫处培养,但长期光照不足,易使茎节变长,细弱瘦小,叶色变浅。盆栽鸭趾草,宜选用高盆或将盆吊起,使枝蔓下垂,显得潇洒自如。养护一定时期后,下部叶片易干,影响观赏效果,此时可自脱叶处短截,令其重发新枝。剪下部分可作插穗用。鸭趾草很少有病虫危害。

上一篇: 羊胡子草怎么养
下一篇: 洋桔梗怎么养

Copyright © 2019 网站地图 | 浙ICP备0801456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