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花草怎么养
这是有柱花草怎么养问题及柱花草怎么养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花卉养殖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10-28 11:52:56发布。
间作柱花草的作用是什么?
(1)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同其他豆科牧草一样,柱花草根系结有大量的根瘤,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同时部分落叶、花序、枯枝及压青腐烂,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从而改变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据广东省惠来县土肥站测定,种植柱花草两年后,土壤有机质由0.42%增至0.86%,全氮由0.049%增至0.054%,有效磷由2毫克/千克增至7毫克/千克,速效钾由17毫克/千克增至58毫克/千克。
广东省揭西县农业局土肥站与该县南山镇农户丘子成合作,于1986年承包120亩坡地种植,并同时在行间播种柱花草,1986年7月每株柑树压青柱花草7千克,同时用部分没有压青但每株施豆饼和尿素各50克,磷、钾肥各35克作为对照。两年后进行果树生长测定,种植柱花草并进行压青的柑树平均株高103.0厘米,冠幅73.6厘米,基部径粗2.72厘米,而无种草但施用化肥者,其株高、冠幅、基径分别只有65.5、34.4、1.0厘米。
(2)涵养土壤水分,减少水土流失,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加大渗透,并能固持土壤;柱花草有大量的残根及枯枝落叶给土壤带来丰富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经过分解,形成腐殖质,使土壤的团粒结构显著增加,既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也大大增强了土壤自身的抗侵蚀能力。柱花草覆盖层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避免太阳直射地面,可降低夏季土温,利于主作物的生长。据在广东省揭西县测定,间作柱花草的果园土壤含水量为20.6%,未种草的为13.8%;间作柱花草的果园土表温度为31℃,15厘米深土层温度为28.5℃,25厘米深土层温度为27.6℃,无柱花草覆盖者则相应为35、30.6、29.3℃。
(3)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用工:柱花草适应性强,耐瘦瘠,覆盖地面后形成厚而密的草层,能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一般间作柱花草后,每亩果园或幼龄胶园可节约除草用工10~15个。
(4)作为饲料来源,提高经济效益:造林要8~10年方可成材,种果要3年以上方可投产,非生产期较长,而种植柱花草见效较快,当年种植,当年受益,在林间间作柱花草,可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据统计,我国南方幼林地面积为285万~340万公顷,这些幼林地大部分经过人工改造,特别是幼林果园、橡胶园,坡度小,土层深厚,并多已修成梯田,控制了杂草,有良好的灌溉条件,还施入了大量的肥料,为种植柱花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这些幼林地除少部分已间作花生、豆类外,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利用其中的20%来间作柱花草,按每公顷年产干草5吨计,则可年产干草142.5万~170万吨(按幼林地间作时可利用50%隙地种植柱花草计),目前柱花草粉每吨售价1200~1400元人民币,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柱花草的营养价值是什么?
目前,我国推广种植的柱花草主要以圭亚那柱花草为主,与灌木类柱花草相比,圭亚那柱花草分枝多,茎秆细,叶量大,产量高。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原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试验结果,热研系列圭亚那柱花草年平均鲜草产量为41000~73400千克/公顷,比原推广品种格拉姆拉花草增产30%~40%。柱花草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各类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有“高蛋白维生素饲料”之美誉。据分析,其化学成分及各类氨基酸含量见表3。
表2部分柱花草品种的化学成分
表3热研2号柱花草的氨基酸含量
柱花草分布于哪里?
柱花草属植物约有40个种,大部分原产于南美洲,其中约有4~5个种原产于南非。在美洲由巴西传至美国的佛罗里达及夏威夷。大洋洲首先传入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后又传至斐济。在非洲分布于南非、肯尼亚、津巴布韦南部及乌干达。东南亚各国均有引种栽培。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于1961年首先将疏毛柱花草引入我国,1963年后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推广种植,主要作为幼龄胶园的绿肥覆盖作物,表现良好,推广面积曾达14000公顷,后因大面积发生炭疽病而全部毁灭。我国引种的圭亚那柱花草始于广东和广西,先后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栽培品种有:如库克柱花草、奥克雷柱花草、爱德瓦尔柱花草、格拉姆柱花草等,其中格拉姆柱花草表现较好,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得到大面积推广,而库克柱花草因受炭疽病为害而被淘汰。1982年,中国专家考察团访问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回国时由该中心引进热带牧草品种21个,经过适应性评价和农艺性状观测,发现CIAT184柱花草[由CIAT牧草专家采自哥伦比亚,并保存于CIAT种质库中(编号为184号)],无论是长势、鲜产量,还是抗病性,均显著优于当时的推广品种格拉姆柱花草。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牧草专家在CIAT184柱花草群体中选出表现优良、一致性高的植株,经品种比较试验、区域性试验及生产性试验选育出我国第一个高产、对炭疽病具有较好抗性的柱花草品种——热研2号柱花草。此后,陆续选育出包括热研5号柱花草、热研7号柱花草、热研10号柱花草和热研13号柱花草等6个柱花草新品种表1)。柱花草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豆科牧草,现已累计推广种植20多万公顷。
表1审定登记的柱花草属牧草品种
表1审定登记的柱花草属牧草品种(续)-1
柱花草的起源与分布是在哪些地方?
柱花草属约有40个种,大部分原产于南美洲,其中有4~5个种原产于南非。柱花草在美洲由巴西传至美国的佛罗里达及夏威夷;大洋洲首先传入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后又传至斐济;在非洲分布于南非、肯尼亚、罗得西亚南部及乌干达;东南亚各国均有引种栽培。我国由华南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华南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1964年改称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1994年更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余同。于1961年首先引进疏毛柱花草,1963年后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推广种植,主要作为幼龄胶园的绿肥覆盖作物,表现良好,推广面积曾达14000公顷,后因发生大面积的炭疽病危害而全部毁灭。
圭亚那柱花草的引种始于广东和广西。从澳大利亚引进栽培品种试种,如库克柱花草、奥克雷柱花草、爱德瓦尔柱花草、格拉姆柱花草等,其中格拉姆柱花草表现较好,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得到大面积推广,而库克柱花草因受炭疽病危害而被淘汰。
1982年中国专家考察团访问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回国时由该中心引进热带牧草品种21个,经过适应性评价和农艺性状观测,发现CIAT184柱花草.CIAT184,由CIAT牧草专家R.Schultze-Kraft采自哥伦比亚,并保存于CIAT种质库中(编号为184号)无论是长势、鲜产量,还是抗病性,均显著优于当时的推广品种格拉姆柱花草。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牧草专家在CIAT184柱花草群体中选出表现优良、一致性高的植株,经品种比较试验、区域性试验及生产性试验选育出我国第一个高产、对炭疽病具有较好抗性的柱花草品种——热研2号柱花草(S.cv.ReyanNo.2)。
此后,陆续选育出包括热研5号柱花草(S.cv.ReyanNo.5)、热研7号柱花草(S.cv.ReyanNo.7)、热研10号柱花草(S.cv.ReyanNo.10)和热研13号柱花草(S.cv.ReyanNo.13)等6个柱花草新品种(表1)。
柱花草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豆科牧草,现已累计推广种植20多万公顷。草种名称品种名称学名登记号登记年圭亚那柱花草格拉姆Stylosanthesguianensiscv.Graham0261988有钩柱花草维拉诺Stylosantheshamatacv.Verano0981991圭亚那柱花草热研2号Stylosanthesguianensiscv.ReyanNo.20991991圭亚那柱花草907Stylosanthesguianensiscv.9071891998圭亚那柱花草热研5号Stylosanthesguianensiscv.ReyanNo.52061999灌木状柱花草西卡Stylosanthesscabracv.Seca2252001圭亚那柱花草热研7号Stylosanthesguianensiscv.ReyanNo.72262001圭亚那柱花草热研10号Stylosanthesguianensiscv.ReyanNo.102172000圭亚那柱花草热研13号Stylosanthesguianensiscv.ReyanNo.132572003圭亚那柱花草热引18号Stylosanthesguianensiscv.ReyinNo.183502007
表1审定登记的柱花草属牧草品种
柱花草间作技术是什么?
(1)果(胶)园间作
在幼龄果园或胶园间作柱花草时,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时,可在离果树(或胶树)基部1米的隙地上按每亩0.5千克的播种量直接播种。若是育苗移栽,则是在离树基部1米的隙地上按行距0.5米×0.8米的规格栽种。在果园或胶园间作的柱花草,一般以刈割的方式利用,不宜放牧利用,用不完的鲜草,可作为绿肥用于果树压青。
(2)幼林地间作技术
幼林地间作柱花草常采用直播法,即在林间隙地直接播种,在幼树高为小于2米以前,一般以刈割的方式进行利用,成林后可放牧利用。
怎样给柱花草收种?
柱花草种子成熟期不一致,种子很小,成熟后自行落地。收割过早,多数种子尚未成熟;收割过迟,则70%的种子已经掉地。如果收种时只采用一次性收割运到晒场晒干打种的方法,收到的种子不多。如海南乐东种子场1984年只收植株上的种子,格拉姆柱花草亩产仅11千克;1987年以后他们改进了收种方法,即待85%的种子成熟时,将植株从地面连头割断,堆置在一起,晒干后用木棍打,待种子落地以后(包括自然掉落和打摔在地的种子),再仔细地用小扫帚扫集在一起,用风选方法初步将种子从泥沙及其他杂物中分离出来,再进行人工筛选,收回种子,种子产量大幅度提高,1987年格拉姆柱花草种子亩产达到17千克。对放牧留种兼用的大面积柱花草或不是沙壤土的种子田,地面粗糙,高低不平,难于扫种,则应采用簸箕多次收种。其做法是一手拿簸箕一手拿小木棍轻打植株,让成熟的种子脱落掉在簸箕里。这样收到的种子成熟饱满,但费工多。收种、装袋、运输、晒种、包装的整个过程中要将不同品种分开,防止混杂,以提高种子纯度。收获柱花草种子是一项艰苦而又很细致的工作,要组织好人力,认真负责地进行,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柱花草间作技术有哪些?
(1)果园(胶园)间作在幼龄果园或胶园间作柱花草时,可直播,也可育苗移裁。直播时,可在离果树(或胶树)头1米的隙地上按每亩0.5千克的播种量直接播种;若是育苗移裁,则是在离树头1米的隙地上按行距0.5米×0.8米的规格栽种。在果园或胶园间作的柱花草,一般以刈割的方式利用,不宜放牧利用,用不完的鲜草,可作为绿肥用于果树压青。杧果园可间作柱花草。
(2)幼林地间作技术幼林地间作柱花草常采用直播法,即在林间隙地直接播种,在幼树高度低于2米时,一般以刈割的方式利用,成林后可放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