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中间发黄是正常的
无花果的果实发育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幼果期从果粒膨大到果面绿色鲜嫩,果面茸毛明显,果实直径在1厘米左右,历时1左右。糖份积累急剧上升,果酸含量显著下降,表现出无花果特有的甘甜软糯的风味。无花果的果实,一般从结果枝基部起依次向上逐个成熟,下一节位成熟后,临近上个节位的果实才能成熟。无花果果实自6月下旬至11月中旬相继成熟,集中采果期在7~9月。
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
无花果于栽植后2~3年开始结果,6~7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年限可连续40~70年,
(一)根无花果的根为肉质根,幼嫩的须根呈白色,成熟老根为褐色。根为茎源根系,无主根,只有数条粗大的侧根和大量的须根及不定根,根系分布较浅。根系趋肥性极强,在干旱缺水时,可下扎2~4米,土壤水分过多时,根系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无花果的根系在15厘米地温达到10°C时,开始生长。在地温为20~26°C时,进入生长高峰。降到8°C以下,根系停止生长。
(二)枝叶和芽无花果生长势强,并有多次生长习性,幼树新梢及徒长枝年生长量可达2米以上。无花果的枝开张角度一般较大,麦司依陶芬枝易下垂。按枝条长度,可将无花果枝条分成徒长枝(>100厘米)、长枝(80~100厘米)、中枝(50~80厘米)和短枝(<50厘米)。无花果的萌芽力和成枝力均较弱,因此,树冠比较稀疏,外观上骨干枝非常明显。无花果的叶互生、厚、革质。叶片倒卵形或圆形,掌状单叶,通常5~7裂。叶面粗糙,叶背有锈色硬毛,叶脉极明显,叶落后在枝条上可留下三角形叶柄痕。无花果一年生枝上的顶芽饱满,中上部比较饱满,基部芽多为瘪芽,第二年不萌发而成为潜伏芽。潜伏芽寿命可达数十年,骨干枝上又极易形成大量不定芽,所以无花果修剪后枝条恢复能力强,树冠容易更新。春季在气温高于15°C以上时,地上部开始发芽,新梢生长的适温为22~28°C。萌芽后,抽生的新梢从基部3~4节起每一个叶腋处内有2~3个芽,中间圆锥形的小芽为叶芽,两侧圆而大者为花芽,花芽抽生隐头花序。
(三)花果无花果的花为隐头花序,花托肥大,多汁中空,花托顶端有孔,孔口即是空气的通道,又是昆虫进出的孔口,在口周围排列着许多鳞片状苞片,从外部看,只见果不见花。在果实内壁密生许多小花,有~朵。当果实长到1.5厘米大小时,即果实形成20天左右时开花。普通型无花果的花托内只有雌花,但无受精能力,胚珠发育不完全,雌花不经授粉受精、花托膨大,即可以发育成果实。无花果的果实在植物学分类上叫聚合果。可食部分由肥厚的肉质囊状花托与其内部密生的大量有果梗的小瘦果组成。根据无花果果实形成时期可将无花果分为春果、夏果和秋果。春果的结果部位均为上年生枝未曾结果部位,比较多的出现在生长中庸一年生枝的基部和顶部,但春果的数量很小。当年生结果新梢叶腋内着生的果为夏果,是大多数无花果品种成龄树的主要产量。当年生结果新梢在停滞一段生长后,于6月下旬到7月上旬开始二次加长生长,形成秋梢,在秋梢叶腋内着生秋果。除春果是叶腋芽内分化花托原始体休眠越冬,第二年继续分化发育形成“春果”外,夏果和秋果都是在萌芽后抽生的新梢由基部向上,渐次形成的。据观察,无花果在芽萌发前没有花芽分化的迹象,形成花芽的唯一途径是芽外分化。即在无花果新梢生长的同时,腋芽内进行着花托分化,果实发育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