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圃
选择交通运输方便、水源干净、无尘土飞扬的地方修建栽培平顶大棚,单个大棚的规格大小根据生产需要和场地条件而定,一般以南北走向、长宽均不超8),叶片会向内卷曲或无法伸展,甚至叶尖出现焦枯现象。但湿度也不宜过大,否则植株叶片上会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出现烂心烂根现象。可通过通风和喷雾来调节湿度。
水分管理金钻蔓绿绒日常管理时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浇水需要在盆内基质表层稍微干燥时进行,不可过于湿渍,要给基质一个干湿交替的过程,有一定的补充空气的时机,如果总湿润,就不会有充足的氧气供根系吸收,造成根系腐烂,导致植株萎蔫,严重者坏死。
在小苗期不可多浇,以免根颈处发生腐烂;生长旺盛期要充分浇水或喷雾。
肥料管理金钻蔓绿绒对肥料的需要量很大,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肥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观叶植物,重在叶片的观赏表现,所以特别需要氮肥。如果氮肥缺乏,正常的光合作用不旺盛,叶面就会失去光泽。但是施用氮肥过多,也会引起植株徒长、生长衰弱,所以施用氮肥必须适量。
磷钾肥是室内观叶植物必不可少的,必须配合施用。此外,其他一些植物生长发育也需要的营养元素,如铁、钙、镁、硼、铜、锌等参与观叶植物生长过程的许多方面,如缺乏容易引起多种缺素症,影响植株的生长及观赏。
在施肥时要注意干施复合肥容易对金钻蔓绿绒叶片产生毒害,必须预先用小棍在基质中打小孔来埋施或是使用水肥根部浇淋。
水肥根部浇淋应掌握定时定量的原则,水肥浇淋前2d停止浇水让基质稍干,一般夏季气温高可5~7d浇淋1次,但浓度要比平时降低,春秋季一般7~10d浇淋1次;冬季则可延长至15d浇淋1次。
(1)幼苗期的肥料管理上盆后10d即可进行正常水肥管理。在管理时每10d可使用1次有机水溶肥料(如忠诚、根旺等),以促进幼苗的根系生长,多发白根、多发根毛。
(2)中苗期的肥料管理在这时期金钻蔓绿绒的生长需要大量的N、P、K及中微量元素等来满足自身生长,因此,可采用大水大肥的方式进行管理,来促进金钻蔓绿绒旺长,多发叶、发大叶。
6、大苗成品期管理
日常管理与生长期管理相同。
金钻蔓绿绒盆栽生长自然高度达到50~60cm时进入成品期,这时的肥水量要较前一阶段减少,以适当使用微肥和钾肥为主来增加植株的观赏性。此外,在这时期在海南基本上是雨季,要防止基质和叶片积水过多,造成叶片腐烂;还要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注意光照的均衡,避免植株偏冠等。
7、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生理性病害常见有以下几种
(1)高温低湿使叶片焦枯、严重时叶片纵向卷曲、叶发软、嫩叶卷心无法展开;
(2)光照太强,造成近叶尖1/3左右的中间或叶缘有不规则枯斑的灼伤现象,光照太弱易导致叶片狭长、叶柄碎易折断、生长停滞现象;
(3)缺素、肥料浓度过大、基质含水量过多引起的黄叶、生长缓慢现象等。
防治方法对于此类因环境控制及管理不当引起的生理障碍,可通过改善环境条件、肥水浓度等进行防治。通过改善栽培环境,加强管理措施,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滋生的环境,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如
(1)采用地布覆盖大棚地面,切断地下病虫的传播;
(2)通风处理,在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通风,控制棚内温度尽量不超过30℃,降低室内温湿度,减少高湿性病原物侵染的机会;
(3)清洁卫生,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摘除和清理棚内的老残病叶、枯叶落叶,以减少病原物;
(4)合理密植,要尽可能增大行距,减小株距,形成空气通道,以利于空气流通和降湿,使大棚内通风透光条件良好,既有利金钻蔓绿绒生长,又不利于大多数病虫害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5)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在高温季节施肥浓度要降低,或使用缓释肥。
繁殖方法
金钻(蔓绿绒)的繁殖方法多采用扦插、播种、分株法进行,家庭中最好采用扦插、分株法,操作相对简单。扦插繁殖时,以59月间为宜,剪取生长健壮且枝干较长的茎干,直接插入干净的河沙中置于半阴处,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温度以25℃左右为宜,天即可生根。
分株繁殖需要在老株基部生有小株时,可结合换土换盆进行,将小株从老株上小心分离,尽量不伤老株不伤根。也可提前将侧株摘心,既能矮化植株,又能多生侧株,当新生的侧株有15厘米左右时,带气生根剪下另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