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种球的培育方法较多,但目前生产上采用籽球(小鳞茎)培育和鳞片培育两种,另外,还可利用嫩梢扦插繁殖,效果也很好。
①籽球培育法百合采收后,将籽球进行分级,横径在5厘米左右,重30克以上者,直接作为种球,未达到以上标准的,需培育2~3年达到种球标准时,才作为种球。一般每个母球(即鳞茎)经1年栽培后,可分生1~3个或数个小球,常因种类和品种而异。百合地上茎的基部及埋于土中的茎节处均可产生小鳞茎,同样可将它们分离出来,作为培育种球的材料。为使百多产生小鳞茎,常有人工促成法,即适当栽鳞茎或在开花前后切除花蕾,均有助于小鳞茎的发生。也可花后将茎切成小段,每段带3~4片叶,平铺于湿沙中,露出叶片,经20~30天便自叶腋处发生小鳞茎。播种前,将上述小鳞茎剪去须根,按大小分别播种。苗圃地耕翻时施足底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千克,整平地面,相隔40厘米开播种沟17~20厘米,沟深10厘米,顺沟方向间隔5厘米播种一行,每沟共播3~4厘米,播后覆土。田间及时中耕除草,每年早春施一次追肥。连长3年,于秋末收获种球。每667平方米苗圃收获的种球可供平方米(5亩)大田的播种需要。
②鳞片培育法选取成熟的大鳞茎,阴干几天后,将肥大健壮的鳞片剥下,斜插入粗沙或石中,注意使鳞片弯面向上,顶端微露土面即可,每3~4厘米播一片。入冬可加盖薄膜移入大棚或温室中,保持温度20℃,以后自鳞片基部伤口处便可产生了球并生根,经3年培养便长成种球。一般一个母球可剥取20~30片鳞片,可育成50~60个了球。
③扦插繁殖法利用百合地上茎脱离地下鳞茎后可再萌生鳞茎的特性,选取当年生、长10~13厘米、无病害、健壮的嫩梢作插穗。用浓度为75微升/升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扦插枝条的基部1小时,然后将嫩梢扦插入铺有粗沙或蛭石的苗床中,扣上薄膜,保持相对空气湿度在95%以上,土壤湿度保持在80%~95%,湿度制度在20~30℃,一般10天即可生根,生根率可达90%左右,一个月后可移植大田定植。施肥及田间管理与常规栽培相同。采用该方法,每株扦插苗一般当年可产生直径1~14厘米的鳞茎3~5个,多者可达8~10个。
(2)整地施基肥
百合的栽培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粘质土壤不但易患病害,而且鳞片易生污点。最好选择倾斜地栽培,在平地应采用高畦栽培。耕翻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机肥~千克,草木灰10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深翻于土中,耙细整平,使肥与土壤充分混匀。作宽1.5~2米,深10厘米的高畦。
(3)定植
百合栽植宜深,以利根茎吸收肥分。一般在畦面开深18~25厘米的横沟,沟内撒施土杂肥,盖一层薄土,踏实,然后按20~25厘米的株距定植,上面盖土,浇足底水。
(4)田间管理
百合在生长期间不需特殊管理,可在旺盛生长而天气干旱时浇水,追施2~3次较稀的液肥。平时只宜锄草,中耕,以免损伤茎根。为促进鳞茎膨大,减少养分消耗,要及时摘除花蕾和不利用的珠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