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叶牡丹,又名花毛茛,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学名
别名波斯毛茛、芹菜花、陆莲花、波斯毛茛
科名毛茛科
栽培技术
羽状或三深裂之掌状复叶,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的个体,其叶片的色泽、形状、裂深有差异。子叶椭圆形,幼叶缺刻少,后期真叶缺刻逐渐增多。冬季低温条件下呈团棵状,叶片平展、重叠。
花毛茛的盆花生产一般采用播种法,但播种法需较高的栽培水平才可生产出优质盆花(播种苗常有营养水平不足,花数少的问题)。所以也有用播种法生产块根,翌年用块根生产盆花的“块根法”。两法的栽培成本和经济效益尚待比较。
1、生长发育条件
水分花毛茛原产地在叙利亚和以色列,原生地夏季高温干燥,秋季到春季低温多雨,因此花毛茛具有秋冬生长发育、春开花、夏休眠的习性。其生长过程对水分的需求很多,生长初期缺水将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小,将来分蘖少,根系不发达,开花少,花小,重瓣率低;中期缺水将严重影响开花,花茎小、花期短,色彩不艳,叶片也将黄化;后期缺水植株将会强迫休眠,块根质量差。但是,作为一种块根花卉,过多的水分也有烂根的危险。水分的供应还必须均衡适量,过度的干旱或水渍均会严重影响生长。水分失衡还会造成块根裂口。其生长过程需水的大体规律是在栽培初期需要一定程度的水分,抽薹初期达到最大,以后逐渐减少。
日长反应花毛茛对日长反应非常敏感,播种苗遇长日条件,就会提前开花或生长停滞并开始形成块根。虽然这和花毛茛的生理成熟年龄较小有关,但最重要的是长日照促进了花芽分化。短日照虽然能抑制开花,但当植株长至一定大小时,还是能进行花芽分化。这说明花毛茛只是相对的长日照花卉。有人以切花品种作试验,长日照处理的(22时到2时进行4小时中断处理)比短日照处理(8小时)提前45天开花,比自然处理(CK)提早41天开花。但在长日条件下,花的质量下降,花径变小了2.5cm,花茎增高了28cm。与块根栽培相比,实生苗的长日反应更明显,开花更早,植株休眠也相应提早。12小时以上日长时影响更为显著,但如达2的遮阳网,每天喷水12次。催芽的约5天后出苗,干籽播的约20天出苗,注意检查出苗情况,及时揭去平盖的遮阳网。棚架上的遮阳网在齐苗后可以在傍晚揭去,翌日8时前盖上,让幼苗见早、晚的弱光。破心后逐步延长见光时间,10月中旬、下旬盖棚后则全光栽培。
破心后每10天左右施肥一次,浓度0.5‰1.2‰。
浇水前期注意保持苗床湿润,苗后期注意见干见湿,防止病害和徒长。
(7)分苗34片真叶时进行。采用10×8cm营养钵分苗,栽植深度以略过苗基部白色部分为宜。分苗用土参照“块根法”的上钵用土,质量宜再好一点。
起苗时注意剔除叶柄长而叶片小和叶柄很短、叶片厚而深绿的苗,前者将来分蘖少,茎高,花小,重瓣率低;后者将来是发棵小的“侏儒”。
(8)分苗后管理花毛茛苗不易带土,分苗后应在中午作短时间遮阳。分苗多在11月中旬12月中旬,如果温度低,棚温应适当调高些,以白天20℃22℃为宜,夜间8℃10℃(二、三层的覆盖防寒物早点盖)。醒棵后按正常温度管理。
心叶明显生长时表明已醒棵,可以进行正常管理。施肥初期浓度1‰,后期可用1.5‰2.0‰。肥料种类以氮肥为主,间施23次复合肥。施肥一般每10天左右一次。
7、上盆
(1)用盆播种苗的发棵比块根苗小,大苗用小5寸盆栽培,后批的苗用4.5寸盆。最后的小苗只能在原钵中作球根生产栽培,现蕾时将蕾除去,以集中养分,促进块根膨大。弱苗、病苗要全部淘汰。
(2)盆土参照“块根法”,但质量应更好一点,因为播种法栽培的生长速度较慢,而生育期又较短。
8、上盆后管理
上盆后管理大多可参照“块根法”,但在植株调整上应注意“播种法”的特点。
(1)为促进发棵,第一枝花可在现蕾时即摘除。
(2)为防止花茎窜高,视实际情况,在花蕾抽出叶丛但未现色前使用多效唑一次,浓度为20ppm。
(3)施肥应比“块根法”淡而勤些。
(4)开花时气温升高,光线增强,要注意通风降温并酌情遮荫,以延长花期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