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植物病虫害的高峰期,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许多植物病虫害进入繁殖高峰期,多种虫害孵化成幼虫,大量食取叶片,吮吸叶液,多种病害危害加剧。园林病虫害防治一贯提倡“治早、治小、治了”。夏季病虫害的特点是基数大,虫龄小,抗性弱。抓好防治时机,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花木护理网介绍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1、介壳虫,又称花虱子。在万年青、棕榈、罗汉松、白玉兰、月季、黄杨、海桐等植物上危害较为严重。该虫一年通常发生两代,大都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中、下旬开始孵化活动。雌若虫孵化后好群集与叶片和枝条上,雄若虫常沿叶面的叶脉而固定,蜕皮时少数移动。雄虫9月份羽化,与雌冲交配后死亡。该虫繁殖快,产卵量大,产卵期长,若虫发生期不一致,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该虫食性较杂,适应能力强,既能危害常绿阔叶树,也能危害针叶树,尽管有些植物能分泌树脂,但仍能取食。在枝稍叶背中脉吸取汁液危害,严重时枝叶干枯,并能诱发煤污病。防治方法①在孵化前人工轻轻把虫体刷掉;②勤检查,在若虫孵化期喷洒4乙蒜素)10ml兑水公斤均匀喷施苗床。
3、白粉病。该病可危害月季、紫玉兰、大叶黄杨、凤仙花和黄栌等很多植物花卉。主要发生于叶片上,叶片两面布满白粉,使叶片皱缩,病斑为淡黄色,不规则,后期在叶面着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囊壳。防治方法①栽培养护预防,注意花卉的通风透光,进行适度修剪减少传染的阶梯;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减少叶面淋水。②消灭病原,白粉病多以其闭囊壳随病叶等落入地面或表土中,及时清除病落叶、并进行翻土和在植株下覆盖无菌土,以减少初侵染来源③少施氮肥,多施些磷钾肥;④初侵染期喷一次乐翻天,兑水一倍,间隔期天每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