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无梗五加

无梗五加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5-21 20:09:56

重点介绍无梗五加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无梗五加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无梗五加,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树皮暗灰色或灰黑色,有纵裂纹和粒状裂纹。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根皮有药用价值。

无梗五加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Eleutherococcussessiliflorus

别名:乌鸦子、短梗五加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种:桂花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染料木族

属:五加属

类型:落叶花灌木类

形态特征

无梗五加(种拉丁名:Acanthopanaxsessiliforus[Rupr.EtMaxim.]seem),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树皮暗灰色或灰黑色,有纵裂纹和粒状裂纹;枝灰色,无刺或疏生刺;刺粗壮,直或弯曲。叶有小叶3-5;叶柄长3-12厘米,无刺或有小刺;小叶片纸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稀椭圆形,长8-18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边缘有不整齐锯齿,稀重锯齿状,侧脉5-7对,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2-10毫米。头状花序紧密,球形,直径2-3.5厘米,有花多数,5-6个稀多至10个组成顶生圆锥花序或复伞形花序;总花梗长0.5-3厘米,密生短柔毛;花无梗;萼密生白色绒毛,边缘有5小齿;花瓣5,卵形,浓紫色,长1.5-2毫米,外面有短柔毛,后毛脱落;子房2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柱头离生。果实倒卵状椭圆球形,黑色,长1-1.5厘米,稍有棱,宿存花柱长达3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喜温和湿润气候,耐荫蔽、耐寒。宜选向阳较潮湿的山坡、丘陵、洒边、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稍带酸性的冲积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砾质土、粘质土或沙土上种植。

分布范围

生于海拔200-1000米森林或灌丛中。分布于黑龙江(黑龙江、虎林、海林)、吉林(吉林市、安图、抚松)、辽宁(千山)、河北(兴隆、易县、小五台山)和山西(五台山);朝鲜也有分布。

药用价值

根皮称为五加皮,有祛风湿、强筋通络之效,也可制“五加皮”药酒。有镇痛、解热作用。具有健胃利尿之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数点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栽培技术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春、秋季均可播种,但以秋播各子萌发率高。秋播在10月或11月,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条播,行距33cm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覆土约1cm稍加镇压,浇水,保持湿润,5月上旬出苗。培育1-2年移栽。

扦插繁殖:在6-8月剪取枝条(南方多在春秋季扦插)。截成10-15cm长,插入砂土中,保持适当温度约15-20d可生根成活,于秋季或第2年春季定植。移栽按行株距各60cm开穴,每穴栽苗1株,填细土压紧、浇水。

田间管理

每年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1次在成活返青后,第2次在6月下旬,均施入畜粪水;第3次在冬季落叶后,开沟施入堆肥或厩肥,施后盖土。

病虫害防治

蚜虫5-7月发生,为定嫩梢及叶片,可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防治。

化学成分

根含木脂素化合物五加甙A,B(9—1),C,D(9—2)(acanthosideA,B,C,D)、芝麻明(Sesamin)、新疆圆柏素(savinin)等,还有强心甙、皂甙、胡萝卜甙(daucoslerin)等。叶含无梗五加甙(acanthopanaxoside)。

植物毒性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小鼠腹腔注射根皮的氯仿提取物400mg/kg,惊厥死亡[A-25]。根皮用乙醇提取的未脱脂制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LD50相当于根皮13g/kg[A-19]。

声明:本文 无梗五加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