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柱五加
重点介绍细柱五加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细柱五加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细柱五加,落叶灌木,高2-3米;枝灰棕色,软弱而下垂,蔓生状,无毛,节上通常疏生反曲扁刺。叶有小叶5,稀3-4,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柄长3-8厘米,无毛,常有细刺;小叶片膜质至纸质,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3-8厘米,宽1-3.5厘米,先端尖至短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沿脉疏生刚毛,边缘有细钝齿,侧脉4-5对,两面均明显,下面脉腋间有淡棕色簇毛,网脉不明显;几无小叶柄。伞形花序单个稀2个腋生,或顶生在短枝上,直径约2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长1-2厘米,结实后延长,无毛;花梗细长,长6-10毫米,无
细柱五加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DlenderAcanthopanax
别名:五加、白簕树、五叶路刺、白刺尖、五叶木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种:葫芦苏铁
亚科:苹果亚科
族:金合欢族
属:五加属
类型:常绿针叶乔木类
形态特征
枝灰棕以,无刺或在叶柄基部单生扁平的刺。叶为掌状复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柄长3-8cm,常有细刺;小叶5,稀为3或4,中央一片最大,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3-8cm,宽1-3.5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沿脉上疏生刚毛,下面脉腋间有淡棕色簇毛,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腋生或单生于短枝顶端,直径约2cm;总花梗长1-2cm;花梗长6-10mm;萼5齿裂;花黄绿色,花瓣5,长圆状卵形,先端尖,开放时反郑;雄蕊5,花丝细长;子房2室,花柱2,分离或基部合生,柱头圆状状。核果浆果状,扁球形,直径5-6mm,成熟时黑色,宿存花柱反曲。种子2粒,细小,淡褐色。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地海拔200-1600m的灌木丛林、林缘、山坡路帝和村落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药材主产湖北、河南、安徽等地。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喜温和湿润气候,耐荫蔽、耐寒。宜选向阳较潮湿的山坡、丘陵、洒边、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稍带酸性的冲积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砾质土、粘质土或沙土上种植。
繁殖方式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种子繁殖:春、秋季均可播种,但以秋播各子萌发率高。秋播在10月或11月,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条播,行距33cm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覆土约1cm稍加镇压,浇水,保持湿润,5月上旬出苗。培育1-2年移栽。扦插繁殖:在6-8月剪取枝条(南方多在春秋季扦插)。截成10-15cm长,插入砂土中,保持适当温度约15-20d可生根成活,于秋季或第2年春季定植。移栽按行株距各60cm开穴,每穴栽苗1株,填细土压紧、浇水。
田间管理
每年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1次在成活返青后,第2次在6月下旬,均施入畜粪水;第3次在冬季落叶后,开沟施入堆肥或厩肥,施后盖土。
病虫害防治
蚜虫5-7月发生,为定嫩梢及叶片,可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防治。
主要成分
含4-甲氧基水杨醛(4-methoxysalicylaldehyde),异贝壳杉烯酸(kaurenoicacid),紫丁香苷,异秦皮定苷(isofraxedinoside)和鞣质等成份。
声明:本文 细柱五加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