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豌豆
重点介绍大野豌豆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大野豌豆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灌木状,全株被白色柔毛。根茎粗壮,直径可达2厘米,表皮深褐色,近木质化。茎有棱,多分支,被白柔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喜生于海拔600-2900米林下、河滩、草丛及灌丛。生境:灌丛中,山坡草丛中,山坡灌丛,山坡林缘,石坡,疏林中,溪边,阳坡草甸。花期有毒。
大野豌豆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ViciagiganteaBunge
别名:确山巢菜、山豆根、芦豆苗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种:大野豌豆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野豌豆族
属:野豌豆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灌木状,全株被白色柔毛。根茎粗壮,直径可达2厘米,表皮深褐色,近木质化。茎有棱,多分支,被白柔毛。偶数羽状复叶顶端卷须有2-3分支或单一,托叶2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0.6厘米;小叶3-6对,近互生,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5-3厘米,宽0.7-1.7厘米,先端钝,具短尖头,基部圆形,两面被疏柔毛,叶脉7-8对,下面中脉凸出,被灰白色柔毛。总状花序长于叶;具花6-16朵,稀疏着生于花序轴上部;花冠白色,粉红色,紫色或雪青色;较小,长约0.6厘米,小花梗长0.15-0.2厘米;花萼钟状,长0.2-0.25厘米,萼齿狭披针形或锥形,外面被柔毛;旗瓣倒卵形,长约7毫米,先端微凹,翼瓣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最短;子房无毛,具长柄,胚珠2-3,柱头上部四周被毛。荚果长圆形或菱形,长1-2厘米,宽4-5毫米,两面急尖,表皮棕色。种子2-3,肾形,表皮红褐色,长约0.4厘米。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地理分布
华北、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2900米林下、河滩、草丛及灌丛。生境:灌丛中,山坡草丛中,山坡灌丛,山坡林缘,石坡,疏林中,溪边,阳坡草甸。
栽培要点
一、野豌豆种子为画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流散性好。千粒重广布野豌豆最小,为8.3克,绢毛野豌豆最大,为19.2克,比童均较大,适宜飞机播种用。种子由厚壳包被,皮壳率在20%左右,高的可达30%以上,质地坚硬,阻碍吸水,就是贮存两年的种子,其硬实率也在80%以上,非经处理,不能播种。
二、擦搓和碾磨是破除野豌豆种子硬实行之有效的措施。按沙、种2:1重量比混合脚擦30分钟,能破除近20%的硬实率,发芽率50%以上。用立式普通碾米机,沙轮直径335毫米,间隙9毫米,碾磨5一6次,或沙轮直径380毫米,间隙7毫米,碾磨1次,硬实可全部破除,发芽率可达90%。
三、野豌豆秋播,种子在土壤中经过冻融交替,每年能减少10%左右的硬实率,具有一定的破除效果。
四、用盐酸、硝酸处理野豌豆种子,由于这两种酸的腐蚀作用差,不能破除硬实率。用H:50.含量为95一98%的浓硫酸浸蚀10一15分钟,硬实可全部被破除,发芽率达95%以上。
饲用价值
野豌豆种籽是铁和铜的良好来源,含量分别达到340mg/kg和46.7mg/kg。氨基酸成分分析显示它非常适合用作饲喂家禽。从家禽营养需求的角度来看,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刀豆氨酸和单宁含量分别是0.78、6.7kg干物质。通过加工处理可以提高粗蛋白含量和AMEn,除粗磨后在水中浸泡47h,每12h换水的方法外,其他处理方法都可以显著降低刀豆氨酸和单宁的含量。
毒性
本种花期有毒。
声明:本文 大野豌豆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