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毛茜草
重点介绍钩毛茜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钩毛茜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钩毛茜草的属性介绍
类型:草本类
钩毛茜草基本信息
学名RubiaoncotrichaHand.-Mazz.
别名小茜草(云南文山),红丝线(广西隆林),四棱草(广西凌云)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茜草目Rubiales
茜草科Rubiaceae
茜草亚科Subfam.Rubioideae
茜草族Trib.Rubieae
茜草属Rubia
形态特征
藤状草本,长0.5-1.5米,常平卧或披散状,几全株均密被灰色硬毛,毛的末端作弯钩状;茎和分枝纤细,有四直棱和纵沟,节间通常伸长。叶4片轮生,近纸质,披针形或有时卵形,长8-25毫米,有时可达35毫米,宽3-8毫米,有时可达15毫米,顶端近渐尖,钝头,基部多少心形,边缘反卷;基出脉3条,有时5条,但最外侧的一对不很明显,在上面明显凹陷;叶柄比叶片短很多,长约2-9毫米,有时近无柄。聚伞花序通常排成狭长的圆锥花序式,顶生和腋生;小苞片披针形,长2-5毫米;花小,常团集,花梗长达1-3毫米,很少达7-8毫米,有时近无柄;萼管近无毛;花冠白色或黄色,干时变黑色,直径3.5-4毫米,外面被长硬毛,管长约0.8-1毫米,裂片5,三角状卵形,长1.8-2毫米,尾状渐尖;雄蕊5,生冠管近中部,花丝长0.5-0.8毫米,无毛,花药长圆形(原记载线形),长约0.4毫米,伸出;花柱2裂几达基部,长0.3-0.4毫米,柱头头状。核果浆果状,直径3-3.5毫米,无毛,常有淡褐色斑点。花期夏秋,果期冬季。
产地分布
我国特有,产广西西北部和西南部、四川泸定、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北部至东南部。常生于林缘或疏林中,有时亦见于山坡草地上,海拔500-2150米。模式标本采自昆明西北部。
主要价值
根及根茎治血病,扩散伤热,肺肾热邪,大小肠热
本种的根在云南文山地区作茜草入药,称小茜草。广西凌云民间作病后补药。
声明:本文 钩毛茜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