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非洲菊

非洲菊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9-06 19:00:09

重点介绍非洲菊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非洲菊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非洲菊的属性介绍

类型:草本类

非洲菊(拉丁学名GerberajamesoniiBolus.)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扶郎花、灯盏花、秋英、波斯花、千日菊、太阳花、猩猩菊、日头花。繁殖用播种或分株法。株高30~45cm,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多数叶为基生,羽状浅裂。具较粗的须根,顶生花序,花朵硕大,花色分别有红色、白色、黄色、橙色、紫色等,花色丰富,管理省工,在温暖地区能常年供应,是现代切花中的重要材料。

主要类型可分现代切花型和矮生栽培型。原产地为南非,商业生产在台湾、广东。

非洲菊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帚菊木族Mutisieae

大丁草属Gerbera

毛足菊组Sect.Lasiopus

形态特征

多年生、被毛草本。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具较粗的须根。叶基生,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14厘米,宽5-6厘米,顶端短尖或略钝,基部渐狭,边缘不规则羽状浅裂或深裂,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老时脱毛;中脉两面均凸起,下面粗而尤著,侧脉5-7对,离缘弯拱连接,网脉略明显;叶柄长7-15厘米,具粗纵棱,多少被毛。

花葶单生,或稀有数个丛生,长25-60厘米,无苞叶,被毛,毛于顶部最稠密,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于花期舌瓣展开时直径6-10厘米;总苞钟形,约与两性花等长,直径可达2厘米;总苞片2层,外层线形或钻形,顶端尖,长8-10毫米,宽约1-1.5毫米,背面被柔毛,内层长圆状披针形,顶端尾尖。

长10-14毫米,宽约2毫米,边缘干膜质,背脊上被疏柔毛;花托扁平,裸露,蜂窝状,直径6-8毫米;外围雌花2层,外层花冠舌状,舌片淡红色至紫红色,或白色及黄色,长圆形,长2.5-3.5厘米,宽2-4毫米,顶端具3齿,内2裂丝状,卷曲,长4-5毫米,花冠管短,长约为舌片的1/8,退化雄蕊丝状,长3-4毫米,伸出于花冠管之外;内层雌花比两性花纤细,管状二唇形,长6-7毫米,二唇等长,外唇具3细齿或有时为2齿和1裂片,内唇2深裂,裂片线形,长约4毫米,卷曲,退化雄蕊4-5枚,线形或丝状,藏于花冠管内;中央两性花多数,管状二唇形,长8-9毫米,外唇大,具3齿,内唇2深裂,裂片通常宽,卷曲;花药长约4毫米,具长尖的尾部;雌花和两性花的花柱分枝均短,顶端钝,长不足1毫米。

瘦果圆柱形,长4-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冠毛略粗糙,鲜时污白色,干时带浅褐色,长6-7毫米,基部联合。花期11月至翌年4月。

生长习性

非洲菊喜冬暖夏凉、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忌炎热。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忌粘重土壤,宜微酸性土壤,生长最适pH为6.0~9.0。

非洲菊原产南非,适应温和气候,耐热、稍耐寒,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白天为20C--25C,夜间16C左右。开花适温不低于15C,白天不超过26C的生长环境可周年开花。冬季休眠期适温为12C-15C,低于7C时停止生长。属半耐寒性花卉,可忍受短期的0℃低温。

非洲菊为喜光花卉,冬季需全光照,但夏季应注意适当遮荫,并加强通风,以降低温度,防止高温引起休眠,对光周期的反应不敏感,自然日照的长短对花数和花朵质量无影响。非洲菊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土层深厚、微酸性的沙质壤土。

地理分布

非洲菊非洲菊原产南非,主产南非南部,另马达加斯加岛上也有大量野生。少数分布在亚洲。随着中国温室技术的进步及国外新型温室技术的引进,在中国的栽培量也明显增加,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皆有栽培。但由于其繁殖速度快,所以被中国广东列为外来入侵物种。

非洲菊同属植物约45种。四季有花,花色有大红、橙红、淡红、黄色等,以春秋两季最盛。最早进行非洲菊品种改良的是英国人IrwinLynch,用G.jamesonii和G.vurufolia(绿叶非洲菊)杂交。以后法国人M.Adent继续改进,育成了大量切花品种。另外日本也育成了重瓣品种,花型、花色多样,统称杂种非洲菊,用于切花,盆花。

声明:本文 非洲菊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