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多年生黑麦草

多年生黑麦草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21 08:21:34

重点介绍多年生黑麦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多年生黑麦草的属性介绍

类型:草本类

早熟禾科(Poaceae)黑麦草属(Lolium)植物,约10种。丛生,根系发达,须根主要分布于15厘米表土层中,分蘖众多,单株栽培情况下可达250-300个或更多。秆直立,高80-100厘米。叶狭长,长4-12厘米,宽2-4毫米,深绿色,幼时折叠;叶耳小;叶舌小而钝;叶鞘裂开或封闭,长度与节间相等或稍长,近地面叶鞘红色或紫红色。穗细长,最长可达30厘米;每小穗含小花7-11朵。种子扁平,略小。外稃长4-7毫米,背圆,有脉纹5条,质薄,端钝,无芒或近似无芒;内稃和外稃等长,顶端尖锐,质地透明,脉纹靠边缘,边有细毛。

多年生黑麦草形态特征

根系发达,须根主要分布于15厘米表土层中;分蘖多,秆扁平直立,高80~100厘米;叶狭长,叶脉明显,芽中幼叶呈折叠状,叶耳小,叶舌小而钝。叶鞘裂开或封闭,长度与节间相等或稍长,近地面叶鞘红色或紫红色;穗状花序,细长,可达30厘米,含小穗轴数可达35个,小穗单生,无柄。两侧压扁以其背面对向穗轴,每小穗含花5~10朵。除顶端小穗外,余均无内颖。外颖短于小穗。异花授粉;种子扁平,略小,外颖无芒。千粒重1.5~2.0克。

多年生黑麦草是禾本科早熟禾亚科黑麦草属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具短根茎,茎直立;丛生,株高50~100厘米。叶片窄长,边缘粗糙,深绿色,具光泽,富弹性。叶脉明显,叶舌膜质,幼叶折叠于牙中穗状花序顶生,小穗含4-15小花,单生于穗轴的每节,两侧压扁,以其背面对向穗轴,第一颖除在顶生小穗外均退化,第二颖位于背轴的一方,具5-9脉[3]。第一颖常常退化,第二颖质地坚硬,有脉纹3~5条,长6~12毫米。外稃披针形,长4~7毫米,质薄,端钝,无芒或有芒;内稃和外稃等长,顶端尖锐,透明,边有细毛。颖果梭形。种子千粒重1.5克。

生长环境

喜温凉湿润气候,宜夏季凉爽、冬季不太严寒地区生长。难耐-15℃的低温,10~27℃均能适宜生长。35℃以上易枯萎死亡。不耐荫,能耐湿,不耐旱,夏季高温干旱对生长极为不利,喜肥不耐瘠,适宜在排水良好、湿润肥沃、pH值为6~7的土壤上栽培。

黑麦草喜温凉湿润气候。宜于夏季凉爽、冬季不太寒冷地区生长。10℃左右能较好生长,27℃以下为生长适宜温度,35℃生长不良。光照强、日照短、温度较低对分蘖有利。温度过高则分蘖停止或中途死亡。黑麦草耐寒耐热性均差,不耐阴。在风土适宜条件下可生长2年以上,国内一般仅作越年生牧草利用。

黑麦草在年降水量500-1500毫米地方均可生长,而以1000毫米左右为适宜。较能耐湿,但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也不利黑麦草的生长。不耐旱,尤其夏季高热、干旱更为不利。

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喜肥不耐瘠。略能耐酸,适宜的土壤pH为6-7。

分布情况

原产于西南欧、北非及亚洲西南。1677年英国首先栽培。在英国、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广泛栽培,在中国长江流域、四川、云南、贵州、湖南一带生长良好。

栽培技术

春秋均可播种,而以秋播为佳。每公顷播种量11~15千克,行距15~20厘米,覆土深度1~2厘米。施用氮肥,可促进生长,增加有机物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减少难以消化的半纤维素含量。秋播次年可刈割3~4次,每公顷产鲜草45~60吨或种子750~1125千克。作青饲利用宜抽穗前或稍晚刈割。作干草用宜初花期刈割。收种用的应于蜡熟期刈割。留茬高度不应低于5厘米,以利再生。

由于多年生黑麦草结籽正常,通常均采用播种繁殖。播前需要精细整地,提早l天深灌土地,次日在表土半湿条件下进行播种。如条件许可,耕翻土地时宜施入适量基肥,对草苗生长有利。黑麦草种子发芽迅速,一般播后5—7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幼苗期应注意供给水分及拔除杂草。由于它的分蘖力极强,必须定期修剪,以控制其生长高度,并促进其基部增加分蘖密度,使其迅速覆盖成形。

为了使黑麦草形成草坪,经常保持绿色,喷施氮肥十分重要,长江流域一般于梅雨季节施用,用量为3kg/100米2。黑麦草播种量为15—30g/米2,秋播和春播均可,但以秋播最为适宜,因秋播杂草较少,幼苗期养护管理省工。

多年生黑麦草也可采用营养繁殖。通常在扩大繁殖优良品种或种子供应不足情况下采用。一般挖起l米2草块,约可扩大移栽5一10米2,而且栽植后成活迅速,成苗率很高。

(一)整地与施肥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小,幼苗纤细,顶土力弱,种植地要深翻松耙,粉碎土块,整平地面,蓄水保墒,使土壤上虚下实,为种子出苗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结合翻耕,视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料1000~1500千克,或复合化肥25~30千克。

(二)种子与播种种子田播种国家规定标准Ⅰ级种子,收草田播种国家规定标准Ⅰ~Ⅲ级种子均可。无论是自产或是购入的种子都需在播前检测品质,确定级别,算出实际播种量。春、夏、秋季均可播种,可根据当地具体条件来确定,一般收种可在秋季播种,便于翌年收种后翻种其它作物。种子田用单播,收草可单播,可混播。条播行距,种子田宜宽35~40厘米,收草田宜窄20~30厘米。播撒时落粒要均匀。覆土要深浅一致,以免影响出苗。收种亩播0.75~1.0千克,收草亩播1.0~1.25千克。与白三叶,红三叶,百脉根混播时,其混播比例视草地利用目的而异,放牧为主的草地多年生黑麦草占50~60%。割草为主的草地多年生黑麦草占60~70%为宜。播种深度2~3厘米。

(三)田间管理播种后出苗前遇雨,土壤表层形成板结层,要注意及时破除板结层,以利出苗,保全苗。幼苗期要及时除草,并注意防治虫害。由于根系发达,分蘖多,再生快,每次刈割后要及时追施氮肥,每亩5~10千克。若为酸性土壤,可增施磷肥每亩10~15千克。

(四)收获利用收草宜在抽穗至乳熟期进行;放牧宜在株高15~20厘米时进行。无论是放牧或割草,留茬高度不得低于7厘米,过高形成牧草浪费,过低影响牧草再生长。当混播草地出现多年生黑麦草生长过快,抑制豆科牧草生长时,可通过刈割或放牧加以抑制,以保护豆科牧草的正常生长。由于多年生黑麦草抽穗不整齐,种子成熟先后不一致,加以自行脱粒性高,应在全田70%的种穗变黄白时及时收割,运晒,脱粒,收藏。为延长草地的利用年限,在管理上要特别重视适时适量灌水施肥。

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灌方便之处栽种。

春秋均可播种而以早秋播种为宜。多年生黑麦草早期生长较其他多年生牧草为快,秋播后如天气温暖,在初冬和早春就可生产相当的草料。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次年开春后即达最盛时期,杂草也难侵入。单播时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以1.5-2千克为度。可条播或撒播。

施用氮肥可提高牧草质量。据研究,在每667平方米施氮量0-22.4千克情况下,每1千克氮素可生产黑麦草干物质24.2-28.6千克,粗蛋白质4千克。多年生黑麦草还可与其他豆科牧草如红三叶、苜蓿、紫云英等混种,可克服豆科牧草单种产量不高、营养不完善、不易调制保藏等缺点。

主要价值

早期收获的鲜草干物质含量约14%左右,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可达18.6%,木质素少,质地柔嫩,适口性好,消化率高,为畜禽、鱼类优良青饲料。与苜蓿、三叶草、紫云英、苕子等豆科牧草混播对放牧、青饲、青贮、调制干草,提高产量与土壤肥力均有利。鲜草含干物质19.2%,粗蛋白质3.3%,粗脂肪0.6%,粗纤维4.8%,无氮浸出物8.1%,灰分2.4%。

声明:本文 多年生黑麦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