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百科 > 济麦44小麦新品种特点介绍

济麦44小麦新品种特点介绍

编辑:傅冬燕
发布时间:2023-12-27 09:35:51 阅读:0
济麦44小麦新品种特点介绍

济麦44小麦新品种特点介绍

济麦44有优质、抗病、早熟、高产等突出优点。小麦新品种济麦是一个强筋小麦新品种,一般平均亩产500~600公斤,最高亩产超766公斤深受农民和加工企业欢迎,并刷新了全国冬小麦单个品种的转让价格纪录。

济麦44小麦新品种介绍

小麦新品种济麦44一个强筋小麦新品种,一般平均亩产500~600公斤,最高亩产超766公斤,这个品种就是济麦44。

济麦44新品种是由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强筋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山东省审定,2021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和国家审定。

该小麦品种具有优质、抗病、早熟、高产等突出优点。它深受农民和加工企业欢迎,并以1500万元的转让费,刷新了全国冬小麦单个品种的转让价格纪录。

该品种的上市对于缓解国内优质小麦供求关系矛盾,优化小麦供给侧,延伸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等,都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济麦44的品种特性

(1)济麦44幼苗匍匐生长,叶片宽长,叶色浅绿,抗寒性好,分蘖成穗率高,株型紧凑。

(2)该小麦种的株高76.9~80.1厘米,茎秆弹性好,抗倒能力强。

(3)济麦44的亩穗数45.3万穗,穗粒数32.2粒,千粒重42.8克。

(4)济麦44的穗纺锤形,长芒,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穗层整齐,成熟一致。

济麦44品种的产量表现

济麦44在连续两年的试验种植中,平均亩产为603.7公斤。经济麦44品种多年生产种植,一般平均亩产624.6公斤。

2020年,济麦44的最高亩产766.62公斤,创造了我国超强筋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济麦44的品质表现

济麦44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质含量 15.4~17.3%,湿面筋含量35.1%,面团稳定时间25.4分钟,三项指标均达到超强筋小麦标准。

济麦44小麦的栽培技术要点

① 适宜种植区域

济麦44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河北保定、沧州以南地区、山西运城和临汾盆地灌区等高水肥地块种植。

②播种要点

济麦44最佳播种期10月5~25日,播种前种衣剂拌种,精细整地,足墒播种。

济麦44每亩播种6.7-7kg种子,每亩保基本苗15~18万株。在播种后的种植管理中,年前注意防治纹枯病,年后返青后,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

③田间管理要点

济麦44在生长中后期注意防治蚜虫、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等病虫害

声明:本文 济麦44小麦新品种特点介绍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

知识拓展

小麦播种后需要震压吗

小麦播种之后是需要进行震压的,因为现在的农业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了,旋地耕地会造成土壤松软,小麦播种之后与土壤的接触不密切,会影响发芽和出叶之后的生长。而冬季是小麦停止生长的时间,所以农村都有踩麦苗的习惯,一是为了有个祥兆,二则是为了压实土壤,为了来年更好的生长。

小麦的生长环境及生长地方条件

小麦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欢土层深厚,结构良好、富含有机质、排水性好的土壤,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它是长日照作物,每天的光照时间在8至12小时,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很难抽穗结实,在我国的华北地区主要在11月份播种,东北地区在3-4月份播种。

小麦生长环境与条件

小麦分为春小麦、冬小麦,以长城为界,北方主要种植春小麦,南方主要种植冬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小麦在中国的南北方都有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北部中部、江西、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庆、四川、贵州、内蒙古、新疆都有栽培。

小麦生长条件

小麦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欢土层深厚,结构良好、富含有机质、排水性好的土壤,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它是长日照作物,每天的光照时间在8至12小时,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很难抽穗结实。

小麦生长温度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度至18度,半冬型为14度至16度,春性为12度至14度,温度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温度越低,播种期可早些。

小麦的生长过程

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因此种植时间是不同的,在我国的华北地区主要在冬季的11月份播种,东北地区在春季的3-4月份播种,由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温度很低,因此不可在冬季种植,华北地区温度适宜,也较为稳定,可以进行多番轮作。

1、小麦播种后,会经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

2、春季后,麦苗开始恢复生长,进入返青期,温度升高后,麦苗生长速度加快,进入拔节,麦秆有明显突起的节,拔节后,分化中的麦穗向上生长,幼穗长到顶部叶子的叶鞘中,叶鞘会膨大,称为孕穗。

3、小麦的抽穗期在4-5月份,抽穗后2-6天后开花,开花受精后小麦会马上步入成熟阶段,华北平原一般种植冬小麦,都是在十一之后种植,生长10公分左右,冬季不生长,次年春季升温后会有返青的过程,然后就开始生长,每年大概六一之后收割。

为什么小麦亩产少还比大米便宜

小麦的播种成本和水稻差不多,但是病虫防治成本和管理成本远低于水稻,另外面食的消费群体更趋于固定、相对狭窄。成本和供需关系综合后,就决定了小麦的价格不如大米。当然小麦的优势是种植和管理更省事,更适合大面积种植。

水稻与小麦的产量对比

小麦没有水稻的产量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小麦一般的亩产量也就是800~900斤,偶尔能碰到特别风调雨顺,还没有虫害的年份,每亩也能收1000斤小。

至于一些小麦品种宣称每亩产量能达到1200斤以上也不算是吹牛,很可能真能达到。

不过这样的产量只能是在实验田中才能出现,在大田地中是永远不可能出现的。所以小麦的正常亩产量也就是800~900斤。

而水稻的产量就比小麦高出了不少。水稻的亩产每亩在1200~1500斤之间,这还只是一季稻的产量。如果再加上一季早稻800~1000斤的产量,那么水稻的亩产量就更高了。

小麦的生产成本低于水稻

①播种

小麦每亩播种在20斤左右,每斤麦种近几年均价在4-5元/斤,每亩的种子成本在80-100元左右。

杂交水稻插秧的话每亩播种在1.2-1.5斤/亩,单价40-50元/斤,成本在70-80元/亩。

如果直播的话,每亩播种3斤左右,每斤40-50元,每亩的种子成本在120元-150元。平均来看,二者播种成本相差不大。

②病虫害防治

小麦主要防治:蚜虫和赤霉病,一年打药2次左右:清明前和扬花期各1次,每次成本10-12元/亩,2次防治成本在20-24元/亩。

而水稻需要防治的病虫害就比较多了:稻纵卷叶螟、三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最近这两年又比较流行细菌性条斑病和黄金卷叶螟。

一季杂交稻全程防治下来,需要打药3-4次,累计防治成本在100-120元/亩。在病虫害的防治上,水稻的亩防治成本远高于小麦。

小麦的种植方式相对与水稻更简单,且机械化程度高

从人工成本上来讲,小麦上一次肥打两遍药可人工可机械,其他的都可以做到全程机械化:联合播种机、联合收割机、联合翻耕机。

这点和种植区域偏北方有关系,土地相对更平整、种植更集中。而水稻的种植,水田、插秧、肥料撒施需要人工完成,收割和打药根据地形情况再定机械和无人机能否进去。

这样就意味着水稻的种植工序更复杂,需要人工更多,导致用工成本更高。

供需关系:大米的消费群体更广

2017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4.53亿亩,小麦的种植面积约3.6亿亩。

随着杂交水稻育种水平不断提高,水稻的亩产量也大幅提升,现在亩均产在1000-1200斤;小麦的亩均产在900-1100斤。大米的产量相对小麦要多,同时需求量也更大。

多数吃馒头的人能接受主食馒头、偶尔米饭;但是,绝大多数南方吃米饭的人接受不了馒头,甚至说偶尔馒头。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能接受米饭的人群更多,而能吃馒头的人是固定、特定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