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侧花香茶菜

侧花香茶菜

编辑:亓官涛发布时间:2021-02-08 18:00:57

侧花香茶菜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Stachyurus oblongifolius Wang et Tang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
芸香目
旌节花科
蜀枣.
枣族
旌节花属
类型
落叶花灌木类

与侧花香茶菜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RabdosiasecundifloraC.Y.Wu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唇形科Labiatae

罗勒亚科Ocimoideae

香茶菜族PLECTRANTHEAE

香茶菜属Rabdosia

皱叶香茶菜组Sect.Rabdosia

细锥香茶菜系Ser.Coetsae

形态特征

灌木。茎直立,圆柱形,具细条纹,被白色具腺微柔毛,具白色髓部。茎叶对生,叶片心脏形,长6.5-10.5厘米,宽5.5-8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整齐的圆齿状锯齿,齿尖具胼胝体,坚纸质,上面榄绿色,沿脉上被白色小硬毛,余部散布微柔毛,下面淡绿色,散布具腺微柔毛,侧脉约4对,在边缘之内网结,与中脉均两面微隆起;叶柄细长,长4.5-5.5厘米,腹面具浅槽,背面隆起,具细条纹,密被具腺微柔毛。花序为三歧状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十分伸长,长达25-30厘米,由具3花的聚伞花序组成,聚伞花序常偏向于一侧,具梗,总梗长1.5-4毫米,与长1-2毫米的花梗及序轴均密被具腺微柔毛;最下一对苞叶圆心形,径约2厘米,先端圆,具小突尖,基部心形,边缘具浅圆齿,近于无柄,苞叶向上渐变小,圆形,径在斗毫米以下,先端具小突尖,渐近全缘,小苞片线形,长不及1毫米。花萼开花时钟形,长约2毫米,口部直径约2毫米,外被具腺微柔毛,内面无毛,微呈二唇形,萼齿5,均卵状三角形,长约1毫米,上唇3齿略小,下唇2齿稍大,果时花萼增大,长达5毫米,管状钟形,基部圆球形,口部开张,略呈二唇形,10脉明显。花冠粉红色,长6.5毫米,外被微柔毛,内面无毛,冠筒基部上方突然囊状,至喉部宽约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2毫米,外反,先端具4圆裂,下唇近圆形,长约3毫米,内凹,基部收缩。雄蕊4,内藏,花丝在中部以下具髯毛。花柱内藏,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成熟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2毫米,褐色,无毛。花、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产四川西南部;生于山坡上,海拔约2000-23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西部。

相关植物
  • 巴塘风毛菊

    基础信息学名Saussurealimprichti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

  • 柠檬桉

    柠檬桉(学名:Eucalyptuscitriodora)是常绿大乔木,高可达40米,胸径达1.2米,干形高耸通直,树皮光滑洁白,被誉为“林中仙女”。原产澳大利亚,中国引种已有近百年历史。中国华南及福建、浙江、云南、四川等地有栽培。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强,耐干旱,速生,出材率高,为华南地区重

  • 簇花唇柱苣苔

    簇花唇柱苣苔基本信息学名Chiritafasciculiflora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巴西栗

    基本信息【学名】BertholletiaexcelsaH.B.K.【英文名】Brazilnut【中文名】巴西栗、巴西坚果、巴西果、鲍鱼果其中“巴西果”之名也常指西番莲,俗称“鸡蛋果”、“巴西果”、“巴西果百香果”,因其果汁营养丰富,气

  • 象牙花

    形态特征小型落叶乔木;小枝常有皮刺。羽状复叶具3小叶,有时被星状毛;托叶小;小托叶呈腺体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很美丽,红色,成对或成束簇生在花序轴上;苞片和小苞片小或缺;花萼佛焰苞状,钟状或陀螺状而肢截平或2裂;花瓣极不相等,旗瓣大或伸长,直立或开展,近无柄或具长瓣柄,无

  • 云贵叶下珠

    形态特征云贵叶下珠是一种双子叶植物纲、大戟科、叶下珠属灌木,高1-2米;茎红棕色;枝条圆柱形;小枝纤细,灰绿色,通常1至数条自枝的小凸起处发出;全株均无毛。叶紧密排列在小枝两侧,每侧12-20片,纸质,斜椭圆形而稍镰刀状弯曲,长3-7毫米,宽约3毫米,顶端有小尖头,基部圆,两

  • 宜兴复叶耳蕨

    学名ArachniodesyixinensisChingetY.T.Hsieh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D

  • 枕果榕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广东(广州)、海南常见栽培或野生,通常喜生于沟边。国外分布: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国(均为变种)、尼泊尔、缅甸、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至所罗门群岛和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也有。形态特征乔

  • 凹叶景天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细弱,高10-15厘米。叶对生,匙状倒卵形至宽卵形,长1-2厘米,宽5-10毫米,先端圆,有微缺,基部渐狭,有短距。花序聚伞状,顶生,宽3-6毫米,有多花,常有3个分枝;花无梗;萼片5,披针形至狭长圆形,长2-5毫米,宽0.7-2毫米,先端钝;基部有短距

  • 短头唇柱苣苔

    短头唇柱苣苔基本信息学名Chiritabrachystigma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