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狼毒大戟

狼毒大戟

编辑:向东林发布时间:2021-02-10 10:17:40

狼毒大戟是多年生草本;高达40cm,有白色乳液;根肥厚肉质,圆柱形,外皮土褐色,含黄色汁液。茎基部的叶多鳞片状,向上逐渐增大,互生,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中上部的叶有时为3—5轮生。花序呈伞状,有5数伞梗,每伞梗再二叉分枝,每一分枝基部有2枚对生苞片;杯状花序,花单性同株。蒴果。花期4—5月,果期5-6月。

拉丁名
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
别名
狼毒疙瘩、狼毒、猫眼睛、山红萝卜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纲
金虎尾目
大戟科
辐花蜘蛛抱蛋
亚科
蔷薇亚科
铃兰族
大戟属
类型
草本类

与狼毒大戟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全株含白色乳汁。根肥大肉质呈圆柱形,直径37厘米,外皮红褐色或褐色,薄而疏松,断面白色,粉性大,有黄白相间的筋脉花纹。茎单一直立。单叶无柄,下部叶鳞片状,中部叶轮生或互生,上部叶4、5片轮生,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7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全缘。

顶生多枝聚花序;总苞片5片,卵状披针形轮生,伞梗5个,顶端各有3片三角卵形的小总苞片;花单性,均无花被,同生于杯状花序中,杯内有多数雄花,每花具1个雄蕊,雌花1朵,具1个雌蕊,子房扁圆形,被白色长柔毛,3室,花柱3出。

蒴果宽卵形,有三个纵沟,密生微毛。花期在5、6月份,果期在6、7月份。

生长环境

生于较干燥的山坡、丘陵坡地,砂质草原和阳坡稀疏的松林下,是森林草原带的松柞树林下和草甸化草原群落中常见伴生种,草原带东部的砂质草原或山地丘陵也有伴生。

分布范围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区;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

主要价值

以根入药,有破积杀虫,除湿止痒之功效。主治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皮肤结核,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慢性支气管炎,阴道滴虫。

栽培技术

栽培方法

喜凉爽和较干旱环境、怕涝,直选向阳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地区栽种。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冬前或春季条播,覆土以盖过种子为度。生长期间无需特殊管理,但雨季需注意排水。

采集加工

春、秋季采挖,除去残茎,洗净泥土,晒干切片。中药生用或醋煮用(狼毒大戟100公斤,醋30-50公斤)。

蒙药切片,与牛奶同煮(狼毒100公斤,牛奶50公斤)至将牛奶吸尽,取出晾干备用,或取净狼毒置乳牛尿中浸泡至透心,取出晾干备用。

特性毒性

全株有毒,根毒性大。可外用治头癣,杀鼠。全草含刺激性乳汁,皮肤接触后,能引起水泡,误食引起口腔咽喉的刺激、恶心、呕吐、出血性下痢、腹痛÷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烦躁,严重时精神失常,眩晕、站立不稳、抽搐、痉挛,有时引起死亡。还可杀蛆、灭孑孓。报道非洲产狼毒大戟浆汁对小鼠耳壳试验ED50为15.8μg/car。

化学成分

从非洲产狼毒大戟得到的有毒成分为12—异丁酰基—13—乙酰基—20—当归酰基佛波醇酯(12—isobutyryl—13—acetyl—20—angelyphorbol)(36—16),毒性不强,小鼠耳壳试验半数有效量为2.5μg/ear,持续时间也较短。此外,尚含O-乙酰基—N—(N′—苯酰—L—苯丙氨酰)—L—苯丙氨醇(O—acetyl—N—(N′-benzoyl—L—phenylalanyl)—L—phenylalaninol)及树脂等成分。

药材鉴别

性状根的切片呈类圆形或长圆形的块片,直径4—7厘米,厚0.5—3厘米。表面黄棕色或淡棕色。栓皮呈重叠的薄片状,易剥落。切面不平坦,有暗棕色与黄白色相间的明显同心环,偶有环纹不显著者。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粉性。水浸后有粘性,撕开时可见粘丝。气微,味甘,有刺激性辣味。

以片大、粉性足者为佳。

鉴别本品粉末黄棕色。淀粉粒单粒直径至24微米,复粒由2—7粒组成,半复粒少见。网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至102微米。乳汁无色。

相关植物
  • 圆叶野桐

    形态特征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体干后有零陵香味;嫩枝密被黄色星状毛或单生长柔毛。叶子形态叶互生,生于小枝上部的有时对生,纸质,卵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8-20厘米,宽7-18厘米,顶端急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近截平或稍心形,边缘波状或具疏齿,齿端常具角质突

  • 光棍树

    简介总苞陀螺状,高约2毫米,直径约1.5毫米,内侧被短柔毛;腺体5枚,盾状卵形或近圆形。雄花数枚,伸出总苞之外;雌花1枚,子房柄伸出总苞边缘;子房光滑无毛;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柱头2裂。蒴果棱状三角形,长度与直径均约8毫米,平滑,略被毛或无毛。种子卵球状,长与直径均约4毫米

  • 阿拉套大戟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长达10厘米以上,直径4-8毫米。茎自基部多分枝,丛状着生,每个分枝向上不再分枝,高20-50厘米,直径约3毫米,被白色柔毛或无毛;植株有时略呈红褐色。叶互生,长卵状椭圆形,长2-3厘米,宽8-1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不明显细齿;侧脉

  • 米咀闭花木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米;树皮灰色;小枝有条纹;除雌花花盘外,全株均无毛。叶片革质,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长6-11厘米,宽2.5-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钝;例脉每边4-6条,小脉网状;叶柄长4-5毫米;托叶三角形,比叶柄短。团伞花序,腋生,花序梗短;雄花:花梗5-10

  • 云南大柱藤

    形态特征缠绕藤本;茎圆柱形,灰褐色,具纵纹。叶近椭圆形、倒卵形或圆心形,长12-16厘米,宽7-14厘米,顶端骤狭呈尾状,基部心形或耳形,湾缺深1-2厘米,全缘,上面疏生紧贴短柔毛,下面仅沿叶脉被短柔毛;基出脉3-5条,侧脉4-5对;叶柄长4-14厘米,具毛;托

  • 佛肚树

    形态特征佛肚树直立灌木,不分枝或少分枝,高0.3-1.5米,茎基部或下部通常膨大呈瓶状;枝条粗短,肉质,具散生突起皮孔,叶痕大且明显。叶盾状着生,轮廓近圆形至阔椭圆形,长8-18厘米,宽6-16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截形或钝圆,全缘或2-6浅裂,上面亮绿色,下面灰

  • 黄蓉花

    形态特征攀缘状灌木,长约3米;小枝具纵棱,被紧贴微柔毛。叶膜质,长和宽各5-15厘米,3深裂,基部心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均被微柔毛,中裂片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2.5-4.5厘米,顶端渐尖,两侧的裂片卵状披针形,长10-12厘米,宽3-3.5厘米,顶端长渐尖;叶柄长5-

  • 海南粗毛藤

    形态特征藤本或攀缘状灌木;小枝圆柱形,稍具纵棱,被灰白色短柔毛。叶近纸质,长圆形,长3-6.5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急尖或骤狭渐尖,基部圆形,全缘或上部叶缘具疏齿,上面初被短柔毛,后渐脱落,下面被灰色短柔毛;基出脉3-5条,侧脉3-4对;叶柄离叶基部约1毫米处盾状着生,

  • 浙江叶下珠

    形态特征浙江叶下珠是灌木,高达1米;茎圆柱状,淡棕色;枝条棕色;小枝常集生于枝条的上部或数条簇生于枝条的凸起处,纤细,长6-20厘米,稀达30厘米,有纵条纹;除子房和果皮外,全株均无毛。叶二列,在小枝上排成15-30对,叶片纸质或薄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毫米,宽3

  • 小叶雀舌木

    形态特征直立灌木;茎上部和小枝具纵棱,节间长3-10毫米;除托叶边缘被缘毛外,其余均无毛。叶片厚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0毫米,宽3-5毫米,顶端渐尖,基部圆;侧脉两面均不明显;叶柄长约1毫米或几无柄;托叶近膜质,卵状披针形,长1.5毫米。花雌雄异株;雌花:单生叶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