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背耳叶马蓝
锈背耳叶马蓝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锈背耳叶马蓝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Perileptaferruginea(D.FangetH.S.Lo)C.Y.WuetC.C.Hu
别名锈背马蓝(广西植物)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爵床科Acanthaceae
爵床亚科Ruellioideae
芦莉花族Ruellieae
马蓝亚族Strobilanthinae
耳叶马蓝属Perilepta
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2米。叶不等大,阔椭圆形至椭圆形,稀卵状椭圆形,大叶长13-18厘米,小叶长4-7.5厘米,上半部有疏浅钝齿,干时下面多少呈锈色。穗状花序腋生,长1-2.5厘米,间断,每个花序着花1-3朵;苞片椭圆形至长圆形,长约3.5-4毫米,宿存;花互生;花萼长9毫米,2唇形,下唇2裂几达基部,上唇3裂片长约4毫米,所有裂片均为长圆形;花冠长3-3.5厘米,外面无毛,喉部紫色,檐部白色,冠檐裂片5,长约5毫米;雄蕊4,花丝均疏被硬毛。(仅见模式标本照片)
产地分布
产广西(龙州)。生于石灰岩山、密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广西龙州[艹/弄]岗。
本种提示
据方鼎和罗献瑞文载:“本种与Strobilanthesgriffithiana(Nees)T.Anders.近缘,但那种叶宽披针形,干时下面不为锈色;穗状花序长达20厘米,被粘质短柔毛;苞片狭三角形,长25毫米,花冠黄色。”作者仅见模式标本照片,但据其描述,花萼为2唇形,应属本属,但叶具柄,且不抱茎,与本属其他种类明显不同,暂先根据花萼特征移至本属,待看到模式标本进行比较研究,并做花粉观察后,再定。
-
瓦山鼠尾草
基本信息学名SalviahimmelbauriiStib.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唇形科Labiata
-
大野豌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灌木状,全株被白色柔毛。根茎粗壮,直径可达2厘米,表皮深褐色,近木质化。茎有棱,多分支,被白柔毛。偶数羽状复叶顶端卷须有2-3分支或单一,托叶2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0.6厘米;小叶3-6对,近互生,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5-3厘米,宽
-
毛榛
别名小榛树、胡榛子、火榛子,所属植物界,桦木科。在中国分布广泛。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东部、四川东部和北部。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坡灌丛中或林下。毛榛形态特征灌木,高2—4m,丛生,多分枝。树皮灰褐色或暗灰色,龟裂。幼枝黄褐色,密被长柔毛。叶
-
异序虎尾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秆直立或基部膝曲,光滑无毛,有时带淡紫色,高35-60厘米,直径2-3毫米;2-4节,节上无毛,淡褐色。叶鞘光滑无毛,稍压扁而背部具脊;叶舌干膜质,长3-4毫米,上缘浅裂,常具白色睫毛;叶片线状矩圆形,长3-16厘米,宽3-5毫米,两面无毛,先端圆
-
美丽小檗
种名:美丽小檗学名:BerberisamoenaDunn别名:科:小檗科属:小檗属产地分布:产于云南、四川。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0.5-1米。老枝灰黑色,散生黑色疣点,幼枝暗红色,具条棱;茎刺单
-
狭叶芽胞耳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15-6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顶端密被棕色、披针形、边缘短流苏状的薄鳞片。叶簇生;叶柄禾秆色或浅紫红色,长1-12厘米,基部直径1-2毫米,上面有沟槽,通常密被棕色的大小两种薄鳞片,大鳞片卵形,长达8毫米,宽达5毫米,顶端短渐尖,全缘,小鳞片卵状披针形,长达4毫
-
盾鳞风车子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云南西南部国外分布:印度尼西亚、越南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小花叶底红
产地分布:产我国贵州、广西。形态特征:本变种叶片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10厘米,宽2-5厘米,叶面被微柔毛,背面被长柔毛;花小,萼管长约5毫米,萼片长约3毫米;花瓣卵形,长约10毫米;雄蕊短,花药长约6毫米,微弯,不成膝曲状。花期7-8月,果期未详
-
显孔崖爬藤
简介显孔崖爬藤(学名:Tetrastigmalenticellatum)是葡萄科崖爬藤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谷林中和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假报春
假报春基本信息学名Cortusamatthioli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春花科Primul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