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开口箭
根状茎圆柱形,直径1-2.5厘米,黄褐色。叶3-5枚,生于短茎上,近两列的套迭,近革质,披针形,长40-95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不明显的柄。
- 拉丁名
- Tupistra yunnanensis
- 别名
- 牛牯缩砂、波罗砂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姜亚纲
- 目
- 百合目
- 科
- 百合科
- 种
- 疣果豆蔻.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铃兰族
- 属
- 开口箭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云南开口箭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根状茎圆柱形,直径1-2.5厘米,黄褐色。叶3-5枚,生于短茎上,近两列的套迭,近革质,披针形,长40-95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不明显的柄,边缘皱波状;鞘叶1-4枚,椭圆形,长5-12厘米,宽1-1.5厘米。穗状花序长4.5-11厘米;总花梗长8-12厘米,宽4-5毫米,苞片披针形,长6.5-9毫米,宽1.5-3毫米,先端渐尖,花序下部的苞片有时在中部两边各有1个或2个牙齿;花近钟状,长7-8毫米;花被筒长4.5-5毫米,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先端为尾状渐尖,长2.5-3毫米,白色,肉质;雄蕊着生于裂片基部,花丝极短,在花丝间有一小突起与花被片互生,花药卵形,长约1毫米;子房卵形,长2-2.5毫米,宽2-2.5毫米,花柱不明显。浆果卵形,长0.9-1.4厘米,宽7-9毫米,红色。花期5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东北部(昭通、寻甸一带)。生林下,海拔1600-2800米。
-
多花萱草
形态特征该种花暗金黄色,白天开晚上谢,花序常两次分枝,花最多可达75-100朵。它很近北黄花菜(H.lilio-asphodelusL.emend.Hyland.)、西南萱草(H.forrestiiDiels)和折叶萱草(H.plicataStapf)。该种区别于北黄花菜在于
-
点花黄精
形态特征根状茎多少呈连珠状,直径1-1.5厘米,密生肉质须根。茎高(10-)30-70厘米,通常具紫红色斑点,有时上部生乳头状突起。叶互生,有时二叶可较接近,幼时稍肉质而横脉不显,老时厚纸质或近革质而横脉较显,常有光泽,卵形、卵状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6-14厘米,宽1.5
-
阿里山胡麻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短而厚的根茎;叶基生,薄,匙形;花3-9朵排成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有苞片;花被片6,离生,广展;雄蕊6,多少突出;子房3裂;花柱单生,柱头全缘;果为一膜裂的蒴果。分布范围我国特有物种,产于台湾。主要价值
-
日本舞鹤草(拟)
产地分布湖北分布:宣恩,鹤峰,恩施,利川,建始,巴东,秭归,神农架,房县,丹江口国内分布:贵州,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台湾,河南,陕西国外分布: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生长习惯山坡
-
抱茎鹿药
形态特征:植株高50-80厘米;茎无毛,具6-9叶。叶薄纸质,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11-13(-17)厘米,宽3-成-8)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作穿茎状抱茎,无柄,两面无毛。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具十几朵至几十朵花,长8-15厘米,疏生短柔毛;花梗长3-6毫米,有毛;花黄
-
淡黄花百合
产地分布产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间型沿阶草
形态特征植株常丛生,有粗短、块状的根状茎。根细长,分枝多,常在近末端处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长15-55(70)厘米,宽2-8毫米,具5-9条脉,背面中脉明显隆起,边缘具细齿,基部常包以褐色膜质的鞘及其枯萎后撕裂成的纤维。花葶长20-50厘
-
暗紫贝母
产地分布产四川西北部(松潘、若尔盖、马尔康、刷经寺、洪源、理县)和青海东南部(兴海、河南、果洛、班玛)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
-
火把莲
形态特征火炬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自地下茎的节位上发出,一般寿命为1~2年。茎着生于地下短缩,因而整棵植株的地下部分形成一个较庞大的根茎群。短缩茎的顶芽常孕育为花芽,侧芽容易萌发,形成许多分蘖。大量侧芽与老根茎潜伏芽的萌芽期。叶丛生、草质、剑形,多数叶宽2
-
兴安天门冬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东北、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山东(山东半岛)和江苏(北部)国外分布:也分布于朝鲜、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形态特征直立草本,高30-70厘米;根稍肉质,粗约2毫米。茎与分枝均具条纹,有时幼枝具软骨质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