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白花紫藤

白花紫藤

编辑:姜依烨发布时间:2021-02-09 14:10:13

白花紫藤,豆科紫藤属落叶藤本,是紫藤的变种,学名:Wisteriasinensis(Sims)Sweetf.alba(Lindl.)Rehd.etWils.落叶藤本,喜阳略耐阴,对外部环境(气候、土壤等)的适应性较好,其生命力较强,耐寒、耐旱、耐水湿,且具一定抗污染性能。

拉丁名
Wisteria sinensis f. alba (Lindl.) Rehd. et Wils.
别名
白雪藤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豆科
紫藤
亚科
蝶形花亚科
灰毛豆族
紫藤属
类型
藤本类

与白花紫藤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a.紫藤(原变型)

f.sinensis

落叶藤本。茎左旋,枝较粗壮,嫩枝被白色柔毛,后秃净;冬芽卵形。奇数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托叶线形,早落;小叶3-6对,纸质,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上部小叶较大,基部1对最小,长5-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至尾尖,基部钝圆或楔形,或歪斜,嫩叶两面被平伏毛,后秃净;小叶柄长3-4毫米,被柔毛;小托叶刺毛状,长4-5毫米,宿存。总状花序发自去年年短枝的腋芽或顶芽,长15-30厘米,径8-10厘米,花序轴被白色柔毛;苞片披针形,早落;花长2-2.5厘米,芳香;花梗细,长2-3厘米;花萼杯状,长5-6毫米,宽7-8毫米,密被细绢毛,上方2齿甚钝,下方3齿卵状三角形;花冠细绢毛,上方2齿甚钝,下方3齿卵状三角形;花冠紫色,旗瓣圆形,先端略凹陷,花开后反折,基部有2胼胝体,翼瓣长圆形,基部圆,龙骨瓣较翼瓣短,阔镰形,子房线形,密被绒毛,花柱无毛,上弯,胚珠6-8粒。荚果倒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1.5-2厘米,密被绒毛,悬垂枝上不脱落,有种子1-3粒;种子褐色,具光泽,圆形,宽1.5厘米,扁平。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果期5-8月。

本种我国自古即栽培作庭园棚架植物,先叶开花,紫穗满垂缀以稀疏嫩叶,十分优美。野生种略有变异,常见有1个变型。

b.白花紫藤(变型)

本变型花白色与原变型不同。

生长环境

紫藤喜阳略耐阴,对外部环境(气候、土壤等)的适应性较好,其生命力较强,耐寒、耐旱、耐水湿,且具一定抗污染性能,对气候环境变化和土壤条件差异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分布范围

紫藤产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白花紫藤产湖北。南北各地常见栽培。

繁殖方法

可采用播种、扦插、嫁接繁殖,但一般以播种为主。于秋后采种,晒干贮藏,早春气温稳定在10~13℃时用60℃温水浸种1~2天,见种子膨胀后即点播于土中,约1个月出苗,出苗率90%左右。因植株不耐移植,故播种时株行距应稍大,2~3年后直接移往定植处。扦插繁殖需秋季采条,捆束埋至次年,剪留2~3节扦插。

也可根插,为提高成活率,插前可用40~100mg/kg萘乙酸或生根粉浸蘸插穗基部处理。插条入土2/3,插后浇透水,以后随时保持湿润,并适当遮荫,防止烈日曝晒,促进成活。优良品种可以采用嫁接繁殖,选用优良品种作接穗,接在普通品种的砧木上。一般多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枝接、根接均可。

栽培技术

定植

紫藤由于主根长,须根少,要求移植要尽量避免伤害根系,在春秋两季移植的成活率比较高,移植时可不带土团。多于早春定植,栽植穴施有机肥作基肥,栽后浇透水。定植前须给紫藤进行搭架,并将比较粗的枝条系在架上,使其能够沿架攀援,由于紫藤生长期比较长,枝叶繁茂,因此可在定植前或未攀援前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比较坚实的栅架。

修剪

紫藤一般是在休眠期进行修剪,可通过去密留稀和人工牵引调节枝条的分布。为了促进生长发育,应根据紫藤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修剪,要对当年生的新枝进行回缩,剪去1/3-1/2,并将细弱枝、枯枝齐分枝基部剪除。花后修剪可采用对头年枝条的强修剪、抹去过多萌芽来适当降低高度,保障灌丛形体和当年生长足量壮枝。

施肥

在紫藤萌芽之前,每半个月施1次氮磷钾混合肥料,开花前再追施1次磷钾肥,用氮肥不要过多,否则会使植株徒长不开花。开花后要及时修剪,剪除花梗,追施1次以氮为主的混合肥料。秋季在紫藤茎部周围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好,施后浇水。

病虫害防治

紫藤的主要虫害有紫藤潜叶细蛾、豆天蛾、黄毒蛾、介壳虫、白粉虱牛等,以紫藤潜叶细蛾为害为主。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灰斑病和脉花叶病等。

虫害防治

紫藤潜叶细蛾以幼虫在叶片上为害并在叶片上结茧越冬,秋后落叶时清除叶片并烧毁。在成虫出现的5月、7月,幼虫出现的5月下旬、9月中下旬,及时喷洒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在成虫羽期、幼虫初龄期防治的有利时机,最少要喷洒3至4次药剂,防止虫害的扩散;介壳虫多寄生于紫藤的叶片边缘或叶面吸取汁液引起植株枯萎,严重时导致整株植株枯黄死亡,可用40%的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2000倍液或25%速蚧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杀;白粉虱寄生于枝干或叶片,可用2.5%速扑杀乳油3000倍液或2%蚜虱消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杀。

病害防治

紫藤软腐病发生时会使植株整株死亡。对发病较重的病株要废弃掩埋,以防其成为感染源。并采用50%的多菌灵可溶性湿剂10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可溶性湿剂800倍进行防治;紫藤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浅褐色小斑,逐渐扩展成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后期变为灰褐色。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株上或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40%多菌灵硫悬浮剂500倍液,隔10d左右1次,防治2-3次;紫藤脉花叶病是由马铃薯Y病毒群脉花叶病毒WVMV引起的,初次侵染源是带病紫藤,由蚜虫作非持久性传毒。可用50%蚜松乳油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防治蚜虫。

应用

为装点花廊、棚架、篱栅、假山的良好材料,亦可盆栽观赏。

相关植物
  • 多伦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10厘米。根粗壮,褐色。茎缩短,分枝多。轮生羽状复叶长4-10厘米;托叶膜质,透明,与叶柄贴生,彼此合生呈鞘状,先端微分离,疏被淡黄色绵毛;叶柄和叶轴疏被近贴伏柔毛;小叶7-12轮,对生或3-4片轮生,长圆形,或线形,长2-5毫米,宽1-2毫米,先端

  • 宽叶山黧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毛或无毛。茎可达3米,四棱形,具翅。叶具1对小叶,形状多变,通常椭圆形至椭圆状近圆形或卵形至线形,长(3)4-15厘米,宽3-50毫米,平行侧脉直达叶端;托叶半箭形,披针形至卵形,长(2)3-8厘米,宽2-11毫米,具平行脉,脉明显,卷须发达,有分枝。总

  • 台湾灰毛豆

    形态特征灌木状草本。茎直立或上升,被淡黄色平伏细柔毛,小枝之字形曲折。羽状复叶长6-8厘米;叶柄长约占1-1.5厘米,叶轴密被硬毛;托叶线状三角形,长3-6毫米,渐尖,外被硬毛,叶腋有芽腋叶;小叶6-8(-10)对,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5-18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钝圆或凹缺

  • 箭筈豌豆

    形态特征具棱,被微柔毛。偶数羽状复叶长2-10厘米,叶轴顶端卷须有2-3分支;托叶戟形,通常2-4裂齿,长0.3-0.4厘米,宽0.15-0.35厘米;小叶2-7对,长椭圆形或近心形,长0.9-2.5厘米,宽0.3-1厘米,先端圆或平截有凹,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侧脉不甚明显,

  • 东北山黧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茎直立,高40-70厘米,无毛。托叶狭半箭形,长0.5-1.5厘米,宽1-3毫米;叶具(2)3-4(-5)对小叶,叶轴未端具针刺;茎最下部小叶通常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两端渐尖,长2.5-4.5厘米,宽4-12毫米,中上部小叶卵形或狭卵形,稀长圆形,

  • 长梗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厘米。主根棕色,伸长,根径4-6毫米。茎矮,丛生,分枝多,几无毛或疏被开展白色长柔毛。羽状复叶长11-20厘米;托叶草质,卵形,长5-9毫米,离生,先端渐尖,被开展白色长柔毛;叶轴上面有深沟,疏被开展白色长柔毛,有时在小叶附近具有1-2个淡黄色小腺点

  • 毛序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约10-20厘米。根较粗,直伸。茎缩短,微被白色长硬毛。轮生羽状复叶长2.5-6厘米;托叶于中部与叶柄贴生,分离部分披针形,先端渐尖;小叶7-12轮;通常每轮3-4片,卵形至狭披针形,长2-8毫米,宽1-2毫米。头形总状花序;总花梗长10-20厘米,粗壮

  • 菊花木

    产地分布原产我国南部、香港。形态特征常绿攀缘大藤本,基径粗达20厘米,干黄褐色,嫩枝有锈色皮孔。叶阔心形,先端2浅裂,裂凹间常有一芒尖,长5~9厘米,宽4~6厘米,叶脉7~9条,叶柄先端粗大成为关节。总状花序顶生,黄白色,裂片长卵形,花瓣边缘皱

  • 绣球小冠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多分枝,疏展,高50-100厘米。茎、小枝圆柱形,具条棱,髓心白色,幼时稀被白色短柔毛,后变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1-17(-25);托叶小,膜质,披针形,长3毫米,分离,无毛;叶柄短,长约5毫米,无毛;小叶薄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

  • 苦参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