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苦参

苦参

编辑:姜筱玥发布时间:2021-02-10 10:28:47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用于热痢,便血,黄疸

拉丁名
Euryale ferox
别名
地槐、好汉枝、山槐子、野槐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豆目
豆科
槐种
亚科
芸香亚科
菊苣族
槐属
类型
草本类

与苦参相似植物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主治

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相关配伍

1、热病狂邪,不避水火,欲杀人:苦参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下。亦可为末,二钱,水煎服。(《千金方》)

2、伤寒结胸:天行病四、五日,结胸满痛壮热。苦参一两,以醋三升,煮取一升二合,饮之好吐,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参醋药不解,及温覆取汗良。(《外台秘要》)

3、中恶心痛: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取八合,分二服。(《肘后方》)

用法用量

4.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炮制方法

除去残留根头,大小分开,洗净,浸泡至约六成透时,润透,切厚片,干燥。

生理特性

苦参,其根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750px,直径1~162.5px。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和裂隙,有的具异型维管束呈同心性环列或不规则散在。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砂壤和粘壤上均可生长,为深根性植物,应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地块种植。当年播种的幼苗多不开花,冬季叶子变黄脱落进入休眠,至翌年春重新返青生长,6月孕蕾开花,7~8月中旬果实成熟。生于沙地或向阳山坡草丛中及溪沟边。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张从正亦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者当触类而长之可也,至于饮食亦然。又按《史记》云,太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灸左手阳明脉,以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慎风,五、六日愈,此亦取其去风气湿热杀虫之义。”

2、《本草汇言》:“姚斐成云,苦参,祛风泻火,燥湿去虫之药也。前人谓苦参补肾补阴,其论甚谬。盖此药味苦气腥,阴燥之物,秽恶难服,惟肾气实而湿火胜者宜之;若火衰精冷,元阳不足,及年高之人,胃虚气弱,非所宜也。况有久服而致腰重者,因其专降而不升,实伤肾之谓也,何有补肾补阴之功乎?”

3、《神农本草经》:“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4、《名医别录》:“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疡,平胃气,令人嗜食。”

5、《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赤癞眉脱,主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除体闷,治心腹积聚。”

6、《滇南本草》:“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消风,消肿毒,痰毒。”

7、《唐本草》:“治胫酸,疗恶虫。”

相关植物
  • 类帚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6-30厘米。茎短缩,有多数地下分枝,形成密丛。羽状复叶有5-7片小叶,长2-6厘米;叶柄与叶轴等长或较叶轴长,被灰色伏贴毛;托叶与叶柄近贴生,长3-4毫米,下部密被白色毛,上部锐尖、无毛或微有缘毛;小叶狭长圆形或狭披针形,长6-15毫米

  • 细茎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细弱,平卧,长30-40厘米,具条棱,散生白色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具13-17片小叶,长3-6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披针形或三角形,长约3毫米,下面被白色短伏贴柔毛;小叶卵形或长圆形,长4-10毫米,宽2-4

  • 马鞍树

    形态特征乔木,高5-23米,胸径20-80厘米;树皮绿灰色或灰黑褐色,平滑。幼枝及芽被灰白色柔毛,老枝紫褐色,毛脱落;芽多少被毛。羽状复叶,长17.5-20厘米;小叶45(-6)对,上部的对生,下部的近对生,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2-6.8厘米,宽1.5-2.8厘米,先

  • 甘青黄耆

    形态特征茎平卧或上升,多数,长20-40厘米,密被白色开展的短柔毛,多分枝。羽状复叶具11-21片小叶,长2-4厘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达4毫米,上面无毛;叶柄长4-6毫米;小叶近对生,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4-11毫米,宽2-4毫米,先端圆或截形,有

  • 短叶锦鸡儿

    入药部位根。性味味苦、辛,性寒。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高血压病,痈疽,疮疖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熬膏敷。

  • 乡城黄耆

    形态特征茎多数丛生,平卧或上升,长20-30厘米,疏被白色短柔毛。羽状复叶有15-19片小叶,长2.5-7厘米,叶柄长4-6毫米;托叶线状披针形,长达3毫米,散生短伏贴毛;小叶对生或近对生,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7-12毫米,宽1.5-5毫米,先端圆或截

  • 河北木蓝

    形态特征直立灌木,高40-100厘米。茎褐色,圆柱形,有皮孔,枝银灰色,被灰白色丁字毛。羽状复叶长2.5-5厘米;叶柄长达1厘米,叶轴上面有槽,与叶柄均被灰色平贴丁字毛;托叶三角形,长约1毫米,早落;小叶2-4对,对生,椭圆形,稍倒阔卵形,长5-1.5毫米,宽3-10毫米,先

  • 定日黄耆

    形态特征根极长,木质。茎外倾或平卧,长10-25厘米,被白色和黑色疏短毛,多分枝。羽状复叶有11-13片小叶,长2-4厘米,叶轴和叶柄均被白色和黑色短毛;托叶小,三角状,长约3毫米;小叶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8毫米,宽2-3毫米,先端截形或微

  • 龙爪槐

    形态特征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线形或钻状,早落;小叶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

  • 伞房决明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2-3米,多分枝,枝条平滑,叶长椭圆状披针形,叶色浓绿,由3~5对小叶组成复叶。圆锥花序伞房状,鲜黄色,花瓣阔,3-5朵腋生或顶生,花期7月中下旬至10月。先期开放的花朵,先长成纤长的豆荚。荚果圆柱形,长5—8厘米。花实并茂,果实直挂到次年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