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背藤
黄背藤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Vitis wilsonae
- 别名
- 大叶山天萝;川鄂葡萄;葡萄藤;威氏葡萄;魏氏葡萄;野葡萄;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管花目
- 科
- 葡萄科
- 种
- 小叶葡萄
- 亚科
- 马利筋亚科
- 族
- 马利筋族
- 属
- 葡萄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黄背藤相似植物
黄背藤种名:黄背藤
学名:ArgyreiafulvovillosaC.Y.WuetS.H.Huang
别名:
科:旋花科
属:银背藤属
产地分布:
产云南南部(西双版纳)。
形态特征:
藤本,长2-3米,茎圆柱形,褐色,被淡黄色柔毛。叶卵圆形,大,长约14厘米,宽11-1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叶面仅沿中、侧脉密被淡黄色柔毛,背面密被污黄色长柔毛,中脉侧脉在叶面下陷,背面突起,侧脉11-12对;叶柄长6.5-7厘米,密被污黄色柔毛。聚伞花序多花密集,总花梗长10.5-13厘米,被淡黄色柔毛,次级总梗长0.5-1厘米,花梗长约1厘米,均密被淡黄色柔毛;苞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薄,长1-1.3厘米,宽5-8毫米,钝,具中脉,外面密被淡黄色柔毛,内面无毛;萼片卵状长圆形,不等大?宽约7毫米,先端钝或锐尖,基部钝,内萼片长约10毫米,宽约5.5毫米,锐尖,外面密被淡黄色长柔毛,或中央部分密被毛,边缘毛被渐疏至近无毛,内面无毛;花冠宽漏斗形,紫色,长约4.5厘米,冠檐浅裂,裂片三角形,内面无毛,外面于瓣中带上疏被淡黄色长柔毛;雄蕊及花柱内藏,短于花冠许多,雄蕊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0毫米处,花丝丝状,长约11毫米,基部略扩大,密被长柔毛,花药箭形,长约5.5毫米。花盘环状,高约1毫米。子房圆锥状,高3毫米,无毛,花柱丝状,长33毫米,基部具关节,柱头头状,浅2裂,具乳突,宽约3毫米。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900-1000米的杂木林中及沟边。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
宝兴梾木
宝兴梾木学名Swidascabrida(Franch.)Holub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伞形目Umbelliflorae山茱萸科C
-
短序吊灯花
短序吊灯花基本信息学名CeropegiachristensenianaHand.-Mazz.别名小鹅儿肠(贵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准噶尔拉拉藤
准噶尔拉拉藤基本信息学名GaliumsoongoricumSchrenk.别名露珠草(四川德格)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
-
黄兰
黄兰种名:黄兰学名:Micheliachampaca别名:黄玉兰、黄缅桂、大黄桂科:木兰科属:含笑属产地分布:原产喜马拉雅山及我国云南南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均有栽植,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有盆栽。
-
光枝楔叶柃
基本信息光枝楔叶柃(变种)Euryacuneatavar.glabraKobuski来源:中国植物志第50(1)卷||40b.光枝楔叶柃(变种)Euryacuneatavar.glabraKobuskiinAnn.Miss.Bot.Gard.25:318,1937;H.T.C
-
粗穗胡椒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除花序轴和苞片外全部无毛;枝有纵棱,干时变黑色,直径约6毫米。叶纸质,有密细腺点,椭圆形,长13-15厘米,宽5.5-6厘米,顶端短尖,基部钝圆而微缺,凹缺宽度仅为叶柄宽度之半;叶脉7条,最上1对互生,离基2-2.5厘米从中脉发出,弧形上升达叶片顶部,最外1
-
琴叶毛蕊花
种名:琴叶毛蕊花学名:Verbascumcoromandelianum(Vahl)O.Kuntze别名:科:玄参科属:毛蕊花属产地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广西。阿富汗至印度也有。形态特征:一年或二
-
浅色茜草
浅色茜草基本信息学名RubiapallidaDiel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Rubiaceae
-
琴叶野靛棵
基本信息学名Mananthespanduriformis(R.Ben.)C.Y.WuetC.C.Hu别名琴叶爵床(广西植物)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
-
丛毛羊胡子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北、甘肃等省区。国外分布:分布于印度北部、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爪哇)。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