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耆
甘肃黄耆(学名:Astragaluslicentianus)为豆科黄芪属的植物,是我国的特有植物。产甘肃、青海。生于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沼泽草地。
- 拉丁名
- Astragalus licentianus Hand.-Mazz.
- 别名
- 地黄耆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豆科
- 种
- 肾形子黄耆
- 亚科
- 蝶形花亚科
- 族
- 山羊豆族、黄耆亚族
- 属
- 黄耆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甘肃黄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
根
根直伸,暗褐色,颈部具数个细瘦的根状茎。
茎
地上茎短缩。
叶
羽状复叶基生,有15-33片小叶,长4-11厘米;叶柄长1.5-3厘米,连同叶轴散生白色长柔毛;托叶离生,三角状披针形,长6-7毫米,具白色长缘毛;小叶卵形,长5-9毫米,宽2-4毫米,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微心形,近无柄,两面密被苍白色长柔毛。
花
总状花序生8-18花,稍密集,偏向一边;总花梗生于基部叶腋,与叶近等长或较长,具条棱,散生白色长柔毛,上部混有黑色柔毛;苞片长圆形或披针形,膜质,长5-6毫米,下面散生白毛或混生黑色长柔毛;花梗长2-3毫米,连同花序轴均密被黑色长柔毛;花萼管状,长7-9毫米,密被黑色柔毛,萼齿披针形或钻形,长2-3毫米;花冠青紫色,旗瓣倒卵形,长14-1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瓣柄,翼瓣与旗瓣近等长,瓣片长圆形,基部具长约2毫米的耳,瓣柄与瓣片近等长;龙骨瓣较旗瓣短或近等长,瓣片半卵形,具短耳,瓣柄与瓣片近等长;子房具短柄,被白色和混生黑色长柔毛。
果
荚果狭椭圆状长圆形,先端尖,长13-14毫米,宽4-6毫米,稍膨胀,果颈与萼筒近等长;种子5-6颗,褐色,卵形。
花果期
花期7月,果期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沼泽草地。
分布范围
产于甘肃、青海。
模式标本采自甘肃马衔山。
主要价值
【藏药】塞盎:全草治溃疡,胃痉挛,水肿,诸疮;外用熬膏治创伤《藏本草》。
-
勐板千斤拔
形态特征植株直立灌木,高约1米。枝小枝粗壮,具明显纵棱,密被灰色至灰褐色伏贴柔毛。叶叶具指状3小叶;托叶披针形,长约2厘米,先端长尖,密被灰褐色伏贴柔毛,早落;叶柄长6-13厘米,具纵沟,无翅,被伏贴柔毛;
-
朱缨花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枝条扩展,小枝圆柱形,褐色,粗糙。托叶卵状披针形,宿存。二回羽状复叶,总叶柄长1-2.5厘米;羽片1对,长8-13厘米;小叶7-9对,斜披针形,长2-4厘米,宽7-15毫米,中上部的小叶较大,下部的较小,先端钝而具小尖头,基部偏斜,边缘被
-
短翼岩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为直根,强烈木质化,外面围以纤维状残存根皮;根颈向上多分枝。茎仰卧地面,被向上贴伏的短柔毛,基部木质化。叶长3-5厘米,具短柄;小叶通常11-19;小叶片卵形、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4-6(-10)毫米,宽2-3毫米,上面无毛,下面被伏贴
-
缅甸羊蹄甲
形态特征高大藤本,具卷须;幼枝被亮锈色丝质柔毛。叶纸质,心状卵形至心状圆形,长18-21厘米,宽16-18厘米,基部深心形,先端分裂达叶长的1/2或1/3,裂片先端急尖或钝渐尖,罅口具中肋伸出所成之芒尖,嫩时下面疏被伏贴锈色柔毛,不久即变秃净;基出脉9-11条;叶柄长8-11
-
多枝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密被白色长柔毛。根淡褐色,较细,直伸。茎分枝多,细弱,铺散。轮生羽状复叶长3-5厘米;托叶草质,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与叶柄分离,彼此于基部合生,长3-6毫米,先端尖,密被开展白色长柔毛;叶柄与叶轴密被开展的贴伏白色长柔毛;小叶2-5轮,通
-
狭叶米口袋
形态特征狭叶米口袋,多年生草本,主根细长。分茎较缩短,具宿存托叶。羽状复叶长1.5-15厘米,被疏柔毛;叶柄约为叶长的2/5;托叶宽三角形至三角形,被稀疏长柔毛,基部合生;小叶7-19,早春生的小叶卵形,夏秋的线形或长圆形,长0.2-3.5厘米,先端急尖,钝头或截形,先端具细
-
无患子叶崖豆藤
形态特征藤本。小枝密被黄色绒毛。羽状复叶长25-30厘米;叶柄长3.5-5.5厘米,密被细绒毛,托叶退化;小叶3-5对,间隔2-2.5厘米,纸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状椭圆形,长6.5-11厘米,宽2.8-3.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阔楔形,上面光亮,有稀疏平伏柔毛,下面密被黄褐色
-
类帚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6-30厘米。茎短缩,有多数地下分枝,形成密丛。羽状复叶有5-7片小叶,长2-6厘米;叶柄与叶轴等长或较叶轴长,被灰色伏贴毛;托叶与叶柄近贴生,长3-4毫米,下部密被白色毛,上部锐尖、无毛或微有缘毛;小叶狭长圆形或狭披针形,长6-15毫米
-
海南崖豆藤
形态特征巨大藤本,长达20米;树皮黄色,粗糙,纵裂。小枝挺直,密被黄褐色绢毛,渐脱落,皮孔大,散布,茎中空。羽状复叶长25-35厘米;叶柄长6-8厘米;托叶三角形,长3-4毫米,宿存;小叶4对,间隔2-2.5厘米,厚纸质,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17厘米,宽3-5.
-
亚东黄耆
形态特征小半灌木;根较粗,圆锥形,直径5-6毫米。茎下部木质,多分枝,无毛或散生白色短伏毛。羽状复叶具11-15片小叶,长2.5-4厘米,叶柄长2.5-5毫米,连同叶轴上面疏生短毛;托叶离生,三角形,长不及2毫米,先端尖,无毛;小叶对生或近对生,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