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苞铁苋菜
裂苞铁苋菜(学名:AcalyphabrachystachyaHornem):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全株被短柔毛和散生的毛。叶膜质,卵形、阔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5.5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浅心形,有时楔形,上半部边缘具圆锯齿;基出脉3-5条;叶柄细长,长2.5-6厘米,具短柔毛;托叶披针形,长约5毫米。产于中国河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贵州、广西和广东。生于海拔100-1900米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或溪畔、林间小道旁
- 拉丁名
 - Acalypha brachystachya Hornem.
 - 别名
 - 短穗铁苋菜、鸡眼草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大戟目
 - 科
 - 大戟科
 - 种
 - 裂苞铁苋菜
 - 亚科
 - 铁苋菜亚科
 - 族
 - 车轴草族.
 - 属
 - 铁苋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裂苞铁苋菜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裂苞铁苋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80厘米,全株被短柔毛和散生的毛。叶膜质,卵形、阔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5.5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浅心形,有时楔形,上半部边缘具圆锯齿;基出脉3-5条;叶柄细长,长2.5-6厘米,具短柔毛;托叶披针形,长约5毫米。
雌雄花同序,花序1-3个腋生,长5-9毫米,花序梗几无,雌花苞片3-5枚,长约5毫米,掌状深裂,裂片长圆形,宽1-2毫米,最外侧的裂片通常长不及1毫米,苞腋具1朵雌花;雄花密生于花序上部,呈头状或短穗状,苞片卵形,长0.2毫米;有时花序轴顶端具1朵异形雌花;雄花:花萼花蕾时球形,长0.3毫米,疏生短柔毛;雄蕊7-8枚;花梗长0.5毫米;雌花:萼片3枚,近长圆形,长0.4毫米,具缘毛;子房疏生长毛和柔毛,花柱3,长约1.5毫米,撕裂3-5条;花梗短;异形雌花:萼片4枚,长约0.5毫米。
子房陀螺状,1室,长约1毫米,被柔毛,顶部具一环齿裂,膜质,花柱1枚,位于子房基部,撕裂。蒴果直径2毫米,具3个分果爿,果皮具疏生柔毛和毛基变厚的小瘤体;种子卵状,长约1.2毫米,种皮稍粗糙;假种阜细小。花期5-12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00-1900米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或溪畔、林间小道旁草地。
分布范围
产于河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贵州、广西和广东。亚洲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越南和非洲热带地区也有分布.
- 
        
        
坏女人花
毒性这种植物的真正可怕之处是向外渗出的一种具有腐蚀性的乳状液体,这是大戟属植物家族很多成员的一个共同特征。这种液体能够导致令人痛苦的皮肤刺激以及不雅观的变色现象。斯图尔特说:一些人对我说,他们曾不小心将大戟属植物渗出的液体弄到眼睛里,令他们感到非常吃惊的是,这种液体能对眼睛造
 - 
        
        
圆叶澳杨
形态特征灌木至小乔木,高1-3米,各部均无毛。叶纸质,盾状着生,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6-16厘米,宽5.5-15厘米,顶端短尖至短渐尖,基部截平或具一浅凹缺,腹面亮绿色,背面带苍白色;中脉于背面强壮凸起,侧脉7-9对,斜上举,基部2-3对于中上部有2-3分枝,网状脉明显;
 - 
        
        
地构叶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5-50厘米,分枝较多,被伏贴短柔毛。叶纸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8-5.5厘米,宽0.5-2.5厘米,顶端渐尖,稀急尖,尖头钝,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疏离圆齿或有时深裂,齿端具腺体,上面疏被短柔毛,下面被柔毛或仅叶脉被毛;叶柄长不及5
 - 
        
        
罗定野桐
形态特征灌木或乔木;通常被星状毛。叶互生或对生,全缘或有锯齿,有时具裂片,下面常有颗粒状腺体,近基部具2至数个斑状腺体,有时盾状着生;掌状脉或羽状脉。花雌雄异株或稀同株,无花瓣,无花盘;花序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雄花在每一苞片内有多朵,花萼在
 - 
        
        
白背叶
来源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Mallotusapelta(Lour.)Muell.-Arg.的根或叶。分布区域产于云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和海南。分布于越南。生长环境生于海拔30-1000米山坡或山谷灌
 - 
        
        
锈毛野桐
形态特征植物形态灌木,高1-3米;小枝、叶和花序均密被锈色星状短柔毛;树皮灰褐色。叶子形态叶纸质,对生,同对的叶形状和大小
 - 
        
        
台湾算盘子
形态特征灌木;小枝纤细;全株无毛。叶片纸质,披针形,长4-6.5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渐尖,有短尖头,基部急尖,两侧不等大;叶柄长约5毫米。雌雄异株;雄花几朵簇生于叶腋内;花梗纤细,长约5毫米;萼片6,2轮,外轮的较大,长圆形,长约1.5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急尖,内轮
 - 
        
        
准噶尔大戟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无毛。根圆柱状,长30-50厘米,直径5-10毫米。茎直立,多丛生,具条纹,高50-100厘米,直径可达8-10毫米,中部以上多分枝,顶部二歧分枝。叶互生,倒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3-11厘米,宽5-18毫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叶上部边缘具细
 - 
        
        
粗糠柴
形态特征小乔木或灌木,高2-18米;小枝、嫩叶和花序均密被黄褐色短星状柔毛。叶互生或有时小枝顶部的对生,近革质,卵形、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8(-22)厘米,宽3-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近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灰黄色星状短绒毛,叶脉上具长柔毛,散生红色颗粒
 - 
        
        
斑子乌桕
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各部均无毛;枝纤弱,小枝具强纵棱。叶互生,纸质,叶片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7厘米,宽1.5-2.5厘米,极稀有长达9厘米、宽达3厘米者,顶端短尖至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背面近边缘处和最下1对侧脉上有圆形的腺体;中脉两面微凸起而背面略粗,侧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