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小叶鼠尾草
多小叶鼠尾草(学名:Salviajaponicavar.multifoliolata)为唇形科鼠尾草属下的一个变种。
- 拉丁名
- Salvia japonica var. multifoliolata
- 别名
- 朱砂草、春丹参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唇形科
- 种
- 鼠尾草
- 亚科
- 野芝麻亚科
- 族
- 鼠尾草族
- 属
- 鼠尾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多小叶鼠尾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在茎下部密集,长达13厘米,一回或2-3回羽状复叶,小叶多数,小,形状多变,花冠下唇中裂片深凹,2裂片叉开,边缘明显具牙齿。
参照鼠尾草(原变种)
生长环境
生于草坡,河边,灌丛,海拔750-1200米。
分布范围
产四川中部,广东中部。模式标本采自广东罗浮山。
-
硬毛地笋
形态特征多年生、沼泽或湿地生草本。根茎肥大;叶具齿或羽状分裂;轮伞花序腋生,多花密集,其下承以小苞片;花萼钟形,萼齿4-5,等大或有1枚特大;冠筒内藏或略伸出,钟形,内面在喉部有交错的柔毛,冠檐二唇形,上唇全缘或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稍大;雄蕊4,前对雄蕊能育,略伸出,花药2
-
梗花华西龙头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直立,高10—20厘米,稀25—40厘米,具匍匐茎;茎细弱,不分枝,幼嫩部分通常被短柔毛,以后渐稀,仅节上略密。叶纸质,心形至卵状心形或三角状心形,长2.8—6.5厘米,宽2—4.5厘米,通常以生于茎基部的较大,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疏
-
圆基叶龙头草
形态特征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长椭圆状卵圆形,基部圆形,疏生尖锯齿,叶柄顶端稍宽,被具节长柔毛;花序顶生总状,较短,基部常呈三分枝。参照龙头草(原变种)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约700米的山间溪边林下。分布范围
-
阿滕伯勒猪笼草
简介绿色轰炸机蠕虫惠勒说:“我是昆虫学家,对能吃昆虫的植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兴趣。”阿滕伯勒猪笼草发现于菲律宾的巴拉望岛,命名于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戴维-阿滕伯勒(DavidAttenborough)爵士。关于食肉植物的记载早已有之。1862年英国自然学家在东南亚婆罗洲地区观察到老
-
少毛甘西鼠尾草
形态特征叶和茎生叶丽种,均具柄,叶片三角状或椭圆状戟形,稀心状卵圆形,有时具圆的侧裂片,长5—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边缘具近于整齐的圆齿状牙齿,草质,上面绿色,被微硬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灰白毛;根出叶的叶柄长6—21厘米,茎生叶的叶柄长1—4厘米,
-
百里香
形态特征半灌木。茎多数,匍匐或上升;不育枝从茎的末端或基部生出,匍匐或上升,被短柔毛;花枝高(1.5)2-10厘米,在花序下密被向下曲或稍平展的疏柔毛,下部毛变短而疏,具2-4叶对,基部有脱落的先出叶。叶为卵圆形,长4-10毫米,宽2-4.5毫米,先端钝或稍锐尖
-
南方糙苏
国内分布产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湖北,贵州及广东;生于疏林下或草坡上,海拔200—3200米。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北部。形态特征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薄,具长柄,具圆齿状锯齿,顶端的齿有时长许多;苞片草质,线状披针形
-
雾灵山并头黄芩
形态特征雾灵山并头黄芩,在棱上疏被上曲的微柔毛,或几无毛,不分枝,或具或多或少或长或短的分枝。叶具很短的柄或近无柄,柄长1-3毫米,腹凹背凸,被小柔毛;叶片三角状狭卵形,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生长环境主要生长于海拔1500-1700米的草地或湿
-
卧地延命草
简介卧地延命草Plectranthusprostrates唇形科(鞘蕊花)香茶菜属卧地延命草原产地东非的坦桑尼亚卧地延命草需要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耐半阴,怕水涝,忌闷热潮湿。具有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休眠的习性。卧地延命草对土
-
新风轮菜
基本信息中文名:新风轮菜别称:大叶假荆芥拉丁学名:Calaminthadebilis(Bunge)Benth.科属:唇形科新风轮属产地分布:我国新疆等地形态特征新风轮菜为多年生植物,茎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