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独活,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 拉丁名
- pineberry
- 别名
- 长生草、独滑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伞形目
- 科
- 伞形科
- 种
- 重齿毛当归
- 属
- 当归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独活相似植物
入药部位
植物的根。
性味
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
归肾、膀胱经。
功效
祛风除湿,痛痹止痛。
主治
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相关配伍
1、风毒脚弱痹满上气:独活五两,附子五两(生用,切)。以酒一斗,渍经三宿,服从一合始,以微痹为度。(《肘后方》独活酒)
2、脚气肿胀痛:真川独活五钱,木瓜、牛膝各一两。共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3、中风不语:独活一两,酒二升,煎一升,大豆五合,炒有声,以药酒热投,盖之良久,酒服三合,未瘥再服。(《本草纲目》引《小品方》)
用法用量
3~10g。
禁忌
阴虚血燥者慎服,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生理特性
本品根略呈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长10~750px。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直径1.5~75px,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稍突起的细根痕。质较硬,受潮则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产地
四川、湖北等地。
相关论述
1、《汤液本草》:独活,治足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故两足寒湿,浑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
2、《本草经疏》:独活,其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者,金疮为风寒之所袭击,则血气壅而不行,故其痛愈甚,独活之苦甘辛温,能辟风寒,邪散则肌表安和,气血流通,故其痛自止也。奔豚者,肾之积,肾经为风寒乘虚客之,则成奔豚,此药本入足少阴,故治奔豚。癎与庢皆风邪之所成也,风去则癎庢自愈矣。女子疝瘕者,寒湿乘虚中肾家所致也,苦能燥湿,温能辟寒,辛能发散,寒湿去而肾脏安,故主女子疝瘕,及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也。
3、《本草汇言》:独活,善行血分,祛风行湿散寒之药也。凡病风之证,如头项不能俯仰,腰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麻木不用,皆风与寒之所致,暑与湿之所伤也;必用独活之苦辛而温,活动气血,祛散寒邪,故《本草》言能散脚气,化奔豚,疗疝瘕,消痈肿,治贼风百节攻痛,定少阴寒郁头疼,意在此矣。
-
重齿当归
形态特征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类圆柱形,棕褐色长至15厘米,径1-2.5厘米,有特殊香气。茎高1-2米,粗至1.5厘米,中空,常带紫色,光滑或稍有浅纵沟纹,上部有短糙毛。叶二回三出式羽状全裂,宽卵形,长20-30(40)厘米,宽15-25厘米;茎生叶叶柄长达30-50厘米,基部膨
-
长柄小芹
形态特征植株高8-15厘米。根根茎长5-20厘米,棕褐色。茎茎单生,粗壮,具纵条纹,带紫色,通常不分枝。叶基生叶有长柄,叶柄长3-6厘米,叶鞘紫色;叶片轮廓呈三角形,长4-6厘米,宽2-4厘米
-
小柴胡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国外分布: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等地。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国内分布:产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多生长在向阳山坡草丛中,或干燥沙地瘠土中,海拔600—
-
羊齿囊瓣芹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纺锤形,棕褐色。茎1-2,高25-40厘米,不分枝或茎中上部有1-2个分枝。基生叶有柄,叶柄长3-7厘米,叶片三出分裂,裂片扇形,中下部3深裂,边缘有缺刻状锯齿,或近于三出式的2回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茎生叶1-2回三出分裂,无柄或有短柄,裂片线形伸长
-
裸茎囊瓣芹
产地分布产贵州、广东、云南。生于海拔600—1000米的荫蔽潮湿处。模式标本采自贵州乎伐。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
-
白棱子芹
基本信息分布范围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吉林、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等地,生长于海拔1,700米的地区,见于林缘草甸、石地、溪边、林缘、河谷林下、林中、山坡杂木林中、山谷溪边和针阔混交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具萼茴芹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我国东北部。国外分布:分布于朝鲜、日本。形态特征植株高约40厘米。主根短,有多数侧根。茎通常单生,直立,圆筒形,有细条纹,上部有2—3个分枝,微被柔毛。基生叶有柄,长4—6厘米,叶柄基部有膜质叶鞘:叶片通常2回三出分裂,两侧
-
短毛独活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云南等省区。生长于阴坡山沟旁、林缘或草甸子。模式标本采自河北百花山。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
-
扁叶刺芹
形态特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75厘米。根粗厚,圆柱形,通常不分枝,表皮棕褐色。茎灰白色、淡紫灰色至深紫色,单生,坚硬,光滑,上部3歧式1-4回叉状分枝,基部常残留枯死的叶或成纤维状。基生叶长椭圆状卵形,长5-8.5厘米,宽2.5-5厘米,边缘有粗锯齿,齿端刺尖,基部心形至深心
-
紫色藁本
形态特征植株植株高20-35厘米。根根圆锥形,表皮棕色。茎茎单一,暗紫色,具细条纹,无毛,仅上部有1-2个分枝。叶基生叶有柄,长7-9厘米;叶鞘长卵形,抱茎;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