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叶南川鼠尾草
南川鼠尾草(学名:Salviananchuanensis)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湖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700米至1,800米的地区,
- 拉丁名
- Salvia nanchuanensis Sun var. pteridifolia Sun
- 别名
- 朱砂草、春丹参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唇形科
- 种
- 南川鼠尾草
- 亚科
- 野芝麻亚科
- 族
- 鼠尾草族
- 属
- 鼠尾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蕨叶南川鼠尾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为3-4回羽状复叶,顶生小叶或小裂片均为线形。
参照南川鼠尾草(原变种)
。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500~1800m的路边旷地、岩坡上阴湿处。
分布范围
产自四川东部;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开县。
-
甜罗勒
形态特征甜罗勒学名(SweetBasil),唇形科罗勒属,原产埃及的一年生草本,株高15~80cm,茎直立,单叶对生,总状花序,白色或紫色的花排列成簇。花期5~9月,全株有很强的、令人愉快的特征性香气。小坚果,卵圆形,果熟后种子落出。由于天然杂交,有几个品种的植物也叫罗勒,但
-
宝盖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茎高10-30厘米,基部多分枝,上升,四棱形,具浅槽,常为深蓝色,几无毛,中空。茎下部叶具长柄,柄与叶片等长或超过之,上部叶无柄,叶片均圆形或肾形,长1-2厘米,宽0.7-1.5厘米,先端圆,基部截形或截状阔楔形,半抱茎,边缘具极深的圆齿,顶部的齿
-
光叶鸡骨柴
形态特征直立灌木,高0.8-2米,多分枝。茎、枝钝四稜形,具浅槽,黄褐色或紫褐色,老时皮层剥落,变无毛,幼时被白色蜷曲疏柔毛。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通常长6-13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具粗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榄绿色,被糙伏毛,下面淡绿
-
小叶金鱼花
形态特征小叶金鱼花多于春季开花,花期20余天。开花时枝蔓上缀满了红艳的花朵,好似一条条活跃的小金鱼浮游在葱绿的水草之中,饶有风趣。花蔓飘,垂,轻悠荡漾,真可谓妙趣横生,别有姿韵。栽培技术小叶金鱼花适合在室内培养。春夏秋三季放室内明亮散射光处,现
-
卧地延命草
简介卧地延命草Plectranthusprostrates唇形科(鞘蕊花)香茶菜属卧地延命草原产地东非的坦桑尼亚卧地延命草需要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耐半阴,怕水涝,忌闷热潮湿。具有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休眠的习性。卧地延命草对土
-
百里香
形态特征半灌木。茎多数,匍匐或上升;不育枝从茎的末端或基部生出,匍匐或上升,被短柔毛;花枝高(1.5)2-10厘米,在花序下密被向下曲或稍平展的疏柔毛,下部毛变短而疏,具2-4叶对,基部有脱落的先出叶。叶为卵圆形,长4-10毫米,宽2-4.5毫米,先端钝或稍锐尖
-
美花圆叶筋骨草
形态特征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宽卵形或近菱形,长4-6厘米,宽3-7厘米,基部下延;花冠长1.5-2(-3)厘米;植株具短茎,高3-6(-12)厘米,通常有叶2对,稀为3对。圆叶筋骨草(原变种)生长环境产四川西部、西北部,甘肃
-
新塔花
入药部位地上部分。性味味辛,性凉。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安神强壮。主治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咽痛,失眠,多梦,软骨病,阳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海南深红鸡脚参
简介【种中文名】:海南深红鸡脚参【种拉丁名】:Orthosiphonrubicundus(D.Don)Benth.var.hainanensisSunexC.Y.Wu【科中文名】:唇形科【科拉丁名】:Labiatae【属
-
皱叶薄荷
形态特征皱叶薄荷株高约10~20厘米,茎匍匐性,有棱角。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细齿缘,叶面有皱,叶色翠绿,清凉芳香。萌芽力强、耐湿、耐高温,可盆栽、做吊盆或地被美化。分布范围欧洲、中亚、北美、亚洲。繁殖方式1、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