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吉利
入药部位全草。性味味甘、淡,性平。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积。主治用于痢疾,热淋,喘咳,风湿痹痛,疔疮疖肿,毒蛇咬伤,小
- 拉丁名
- 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 (L.) DC.
- 别名
- 翼豆、果阿豆、尼拉豆、皇帝豆、香龙豆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豆科
- 种
- 野百合
- 亚科
- 蔷薇亚科
- 族
- 菜豆族
- 属
- 猪屎豆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农吉利相似植物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消积。
主治
用于痢疾,热淋,喘咳,风湿痹痛,疔疮疖肿,毒蛇咬伤,小儿疳积,恶性肿瘤等病症的治疗。
相关配伍
1.治风湿关节痛野百合、全缘榕各15g,南蛇藤根24g,猪排骨酌量,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治白带野百合30g,水杨柳15g,白鸡冠花15g,百花乌豆30g,木通30g,土茵陈15g,煮鸡蛋食。(《湖南药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外用:研末调敷或撒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禁忌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有肝肾疾患者禁服。
采集加工
7-10月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理特性
直立草本,体高30-100厘米,基部常木质,单株或茎上分枝,被紧贴粗糙的长柔毛。托叶线形,长2-3毫米,宿存或早落;单叶,叶片形状常变异较大,通常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两端渐尖,长3-8厘米,宽0.5-1厘米,上面近无毛,下面密被丝质短柔毛;叶柄近无。
总状花序顶生、腋生或密生枝顶形似头状,亦有叶腋生出单花,花1—多数;苞片线状披针形,长4-6毫米,小苞片与苞片同形,成对生萼筒部基部;花梗短,长约2毫米;花萼二唇形,长10-15毫米,密被棕褐色长柔毛,萼齿阔披针形,先端渐尖;花冠蓝色或紫蓝色,包被萼内,旗瓣长圆形,长7-10毫米,宽4-7毫米,先端钝或凹,基部具胼胝体二枚,翼瓣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约与旗瓣等长,龙骨瓣中部以上变狭,形成长喙;子房无柄。
荚果短圆柱形,长约10毫米,苞被萼内,下垂紧贴于枝,秃净无毛;种子10-15颗。花果期5月至翌年2月。
生长环境
产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荒地路旁及山谷草地,海拔70-1500米。分布到中南半岛、南亚、太平洋诸岛及朝鲜、日本等地区。
药材性状
茎圆柱形,稍有分枝,表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茸毛。单叶互生,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暗绿色,下表面有柔毛,全缘。荚果长圆柱形,包于宿存花萼内,宿萼5裂,密被棕黄色或白色长毛;种子细小,肾形或心形而扁,成熟时棕色,有光泽。气无,味淡。
-
毛排钱树
形态特征植株灌木,高0.5-1.5米。茎叶茎、枝和叶柄均密被黄色绒毛。托叶宽三角形,长3-5毫米,基部宽2-3毫米,外面被绒毛;叶柄长约5毫米;小叶革质,顶生小叶卵形、椭圆形至倒卵形,长7-10厘米,宽3-5厘米,侧生小叶斜卵形,长比
-
闽油麻藤
形态特征攀援木质藤本。茎具纵脊,近无毛或具很稀疏短细毛,但在节间和嫩茎上密被硬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长26-31厘米,托叶未见;叶柄长达13厘米;小叶薄纸质,顶生小叶卵形或三角状心形,长约15厘米,宽约11.5厘米,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心形,侧生小
-
大通黄耆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根茎根直伸。地上茎短缩,基部为淡褐色残存的鳞片所围。叶羽状复叶基生,多少呈莲座状,有21-27片小叶,长4-6厘米;叶柄长1-2厘米,密被白色柔毛;托叶膜质,离生,卵状
-
酸角树
形态特征乔木,高10-15(-25)米,胸径30-50(-90)厘米;树皮暗灰色,不规则纵裂。小叶小,长圆形,长1.3-2.8厘米,宽5-9毫米,先端圆钝或微凹,基部圆而偏斜,无毛。花黄色或杂以紫红色条纹,少数;总花梗和花梗被黄绿色短柔毛;小苞片2枚,长约1厘米,开花前紧包着
-
苦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直伸,暗褐色,直径1-2厘米,味苦。茎直立或上升,多少呈蔓状,高30-60(100)厘米,具条纹,散生白色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具21-33片小叶,长5-12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膜质,离生,三角状卵形,长8-
-
毛刺锦鸡儿
形态特征矮灌木,高20-30厘米,常呈垫状。老枝皮灰黄色或灰褐色,多裂;小枝密集,淡灰褐色,密被长柔毛。羽状复叶有3-4对小叶;托叶卵形或近圆形;叶轴硬化成针刺,长2-3.5厘米,宿存,淡褐色,无毛,嫩枝叶轴长约2厘米,密被长柔毛,灰色;小叶线形,长8-12毫米,宽0.5-1
-
蝎子旃那
形态特征茎直立,多分枝,高0.5-1米;茎、小枝圆柱形,有棱条5-7,横断面为六角形,髓心白色,幼时稀被白色的短柔毛,后渐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5-9;托叶膜质,三角形至披针形,长1-2毫米,外面被白色短柔毛,分离;叶柄长5-8毫米,被白色短柔毛;小叶薄纸质,粉绿色,倒卵
-
少脉羊蹄甲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幼枝和叶柄被灰褐色短茸毛,渐变无毛;卷须少。叶革质,全缘,卵形至披针形,长4.6-10厘米,宽2.5-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无毛,有光泽;基出脉3-5条,与网脉在两面清晰凸起;叶柄纤细,长0.8-3厘米,初时被灰色或淡褐色短茸毛,变秃净。伞
-
小果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被灰白色的伏贴柔毛。根粗壮,直伸。茎多数,基部分枝,平卧或上升,高15-45厘米。奇数羽状复叶,具13-25片小叶,长2-7厘米;叶柄长1-2.5厘米;托叶离生,三角状披针形,长2-3毫米;小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8毫米,宽1-3毫米,先端钝或微凹,基部
-
印度黄檀
形态特征乔木;树皮灰色,粗糙,厚而深裂;分枝多,平展。枝被白色短柔毛。羽状复叶长12-15厘米;托叶披针形,早落;小叶1-2对,近革质,近圆形或有时菱状倒卵形,长3.5-6厘米,先端圆,具短尾尖,尖头长5-10毫米,嫩时两面淡绿色,被白色伏贴柔毛,成长时无毛,有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