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秆薹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缩。秆密丛生,高15-40厘米,上部稍粗糙。叶短于秆,叶片丝状,宽0.5-1毫米,平张或内卷,平滑,基部叶鞘撕裂成
- 拉丁名
- Carex capillacea Boott
- 别名
- 松叶菊、活石菊、红玻璃、红水晶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莎草目
- 科
- 莎草科
- 种
- 康定乌头
- 亚科
- 蝶形花亚科
- 族
- 山羊豆族
- 属
- 薹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发秆薹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缩。秆密丛生,高15-40厘米,上部稍粗糙。叶短于秆,叶片丝状,宽0.5-1毫米,平张或内卷,平滑,基部叶鞘撕裂成纤维状,褐色。小穗1个,顶生,雄雌顺序,雄花部分显著,线形,长4-7毫米,具3-7朵花,雌花部分卵圆形,长3-6毫米,具4-10朵密生的花。雄花鳞片长圆状椭圆形,先端钝圆,长约3毫米,两侧棕色,中间部分色淡,具3条脉;雌花鳞片椭圆状卵形,先端钝圆,长约2毫米,两侧棕色,中间部分色淡,具1-3条脉。果囊稍长于鳞片,披针状卵形,肿胀三棱形,长2.5-3毫米,两侧的脉明显,中间的脉纤细而不明显,成熟时水平展开,基部钝圆,上部渐狭成短喙,喙口微凹或具2微齿,有时具锈点。
果实特征
小坚果疏松地包于果囊中,椭圆形,三棱形,长约1.8毫米;花柱基部不膨大,宿存;柱头3个。花果期4-5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湿草地、溪旁。
分布范围
发秆薹草产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云南;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菲律宾、日本。
-
伴生薹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秆数个丛生成簇,高20-50厘米,纤细,平滑,1/2-3/5部分具小穗。叶宽3-6毫米,平张,略坚硬至草质,具较短的鞘;基生叶鞘无叶片,暗褐色,多撕裂成纤维状。苞片下部2-4枚叶状,几等长于花序,最下一个具较长的鞘。小穗4-8个,彼此有间距或上部2-3个接近
-
龙胜薹草
产地分布产于广西(龙胜、兴安)。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多枝扁莎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生长于稻田旁、山谷阴湿的沙土上或有时生长于盐沼泽边上。国外分布:此外在印度、越南、朝鲜、日本亦广泛分布。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
-
匿鳞薹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江苏、安徽。国外分布:也分布于朝鲜、日本。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柞薹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或长而斜生。秆密或疏丛生,高25-40厘米,纤细,粗约1.5毫米,三棱形,稍粗糙,略坚挺。叶短于秆或与之等长,平张,宽2-3毫米,稍坚挺,基部具褐色或暗褐色分裂成纤维状的宿存叶鞘。苞片佛焰苞状,苞鞘下部褐色,背部绿色,上部边缘白色膜质,苞叶甚短,或呈刚毛状。小
-
滇飘拂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云南。国外分布:分布于泰国、越南。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
-
杂穗嵩草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矮扁莎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具须根。秆丛生,高1-15厘米,稍纤细,扁三稜形,平滑。叶少,短于或长于秆,宽约2毫米,折合或平张。苞片3-5枚,叶状,长于花序,长侧枝聚繖花序简单,具3-5个辐射枝,或有时紧缩成头状,辐射枝长达2厘米,每一辐射枝具10-20余个或更多小穗;小穗长圆形,线
-
北疆薹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匍匐。秆高20-50厘米,纤细,三棱形,粗糙,基部具黑褐色的叶鞘。叶短于秆,宽2-3毫米,平张,边缘粗糙。苞片最下部的刚毛状,短于花序,无鞘,上部的鳞片状。小穗2-4个,远离,顶生1个雄性,圆柱形,长2-3.5厘米;柄长1.5-2厘米;侧生小穗雌性,圆柱形或长圆
-
具刚毛扁基荸荠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我国新疆可能有。国外分布:也分布于北欧,东至苏联西伯利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