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菊花脑

菊花脑

编辑:姜吉毅发布时间:2021-02-10 11:16:14

菊花脑为菊科菊属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有小叶菊花脑和大叶菊花脑两种,以大叶者品质为佳。菊花脑是民间餐桌上最常见的菜肴,尤其是菊花脑鸭蛋汤是夏日防暑清火的佳品。菊花脑营养丰富,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野生蔬菜。菊花脑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有特殊芳香味,食之凉爽清口。可以炒食、凉拌或煮汤。

拉丁名
Dendranthema indicum (L.) Des Moul.
别名
吸毒草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菊目
菊科
菊花脑
亚科
金莲花亚科
菊花族
菊属
类型
草本类

与菊花脑相似植物

分类学

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菊目科:菊科属:菊属

形态特征

菊花脑茎秆纤细,半木质化,直立或半匍匐生长,分枝性极强,无毛或近上部有细毛。叶片互生,长卵型,叶面绿色,叶缘具粗大的复锯齿或二回羽状深裂,叶基稍收缩成叶柄,具窄翼,绿色或带紫色。叶腋处秋季抽生侧枝。株高30~100厘米,分枝性强,叶腋抽生侧枝。

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长2~6厘米,宽1~2.5厘米,舌状花和管状花同生于一个花序,黄色,典型的菊科头状花序,着生于枝顶,花序直径0.6~1厘米,花梗长0.5厘米。总苞半球形,外层苞片较内层苞片短一半,狭椭圆形,内层苞片卵圆形,先端钝圆。主侧枝各花序聚集成圆锥形,花期为9~11月。果实为瘦果,12月成熟,种子细小,千粒重1.6克左右。

生长习性

10--12月开花结籽,头状花序着生于枝项,花小、黄色;瘦果,种子小,灰褐色,千粒重仅0.16g。菊花脑耐寒耐热,地下部宿根能安全越冬,耐贫瘠和干旱,忌涝,强光照有利于其茎叶生长,短日照有利于其花芽形成和抽薹开花。菊花菜种子在4℃以上就能发芽,幼苗生长适温为15~20℃,在20℃时生长旺盛,嫩茎叶品质最好,成株在高温季节也能生长。菊花脑为短日照植物,强光、长日照有利于茎叶生长,在弱光下植株生长缓慢;短日照则有利于花芽的形成与开花。

菊花脑可一次栽培多年多次采收,但每年换地种植可提高产量与品质。通常利用田边、隙地进行露地栽培,可采用直播或移栽等形式进行大面积栽培。在华南地区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播种育苗,迟播的种子易丧失发芽力,4月上旬定植,5月就可采收嫩茎叶上市。精细管理的可连续采收3年左右。

分布情况

原产中国,江苏、湖南和贵州等省都有野生种。江苏南京地区特产,常作菜蔬,当地居民门前屋后普遍栽植,冬季分根,春季摘其嫩苗炒作菜。药效与野菊相似。

栽培技术

菊花脑容易栽培。零星种植可采用分株繁殖,成片种植则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也可进行多年栽培。采取多年生栽培的,3--4年后植株衰老,需要更新。

1.选地整地:以选用肥沃的沙壤土为好。播种前或移栽前,施足基肥,精细整地,做成宽1.2--1.5m,高约20--30cm的畦。

2.繁殖方法:菊花脑可用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以扦插繁殖为好,其方法是:在5--6月份,选取长约5--6cm的嫩梢,摘去茎部2--3叶,把嫩梢扦插于苗床,深度为嫩梢长度的1/3,插后保持土壤湿润,并用遮阳网遮荫,半个月左右成活。栽种密度为30cm--30cm。

3.田间管理:首先要施足基肥,勤施“长脑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500kg左右。定植时结合浇定根水施一次稀薄人畜粪,每667平方米约1500kg,以利成活。每采收一次结合浇水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每次追施腐熟人畜粪2000kg左右。如果实行多年生栽培,在地上部茎叶完全干枯后,于霜冻前割去茎秆,重施一次过冬肥,培土5cm左右,有利于安全越冬和早春萌发。其次做好中耕除草,还应注意病虫害防治,菊花脑很少发生病虫害,多年生菊花脑主要应防治蚜虫,其方法是定期进行叶面喷水。

4.采收和留种:保护地栽培可提早在3月份采收,露地栽培一般在4--5月份开始采收。采收盛期为5--8月份,每隔半个月采收1次,直到10--11月份现蕾开花为止。采收次数越多,分枝越旺盛,勤采摘还可避免蚜虫危害。采收标准以茎梢嫩,用手折即断为度,扎成小捆上市。连片种植每667平方米一次可收获150--200kg,年产4500--5000kg。采收初期用手摘或用剪刀剪下,后期植株长大,可用镰刀割取。采摘时,注意留茬高度,以保持足够的芽数,有利于保持后期高产,春季留茬3--5cm,秋冬季留茬6--10cm,春夏季可采4--5次,秋冬季可采3--4次。

留种用的菊花脑植株,夏季过后不要采收,任其自然生长,并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以利开花结籽。12月种子成熟后,剪下花头,晾干,搓出种子,一般每667平方米产种子5--6kg。采种后的老茬留在田里,翌年3月又可采收嫩梢上市。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菊花脑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有特殊芳香味,食之凉爽清口。可以炒食、凉拌或煮汤。其茎、叶性苦、辛、凉,夏季食用有清热凉血、调中开胃和降血压之功效。

可治疗便秘、高血压、头痛和目赤等疾病。

菊花脑生长在位于江苏安徽等地区也叫菊花郎,当地居民门前屋后普遍栽植,冬季分根,春季摘其嫩苗做菜。一般较为家常的做法是菊花脑鸡蛋汤,这道汤是夏日防暑清火的佳品。菊花脑不仅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降血压之功效,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野生蔬菜。

1.缓解头晕目眩

用于感冒风热,发热头昏;肝经有热;目赤多泪,或肝肾阴虚,眼目昏花;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疮疡肿痛。现代又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

2.镇静杀菌

有镇静、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并增加血流量。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菊甙有降压作用。

菊花脑的存储

1.用喷雾器喷洒些水,然后用报纸包裹放入冷藏中。

2.在盐水中焯一下,然后去除水汽,放入冷冻中储存。

3.储存很长一段时间的话,在盐水中焯一下,然后去除水气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储藏在冰箱中。

食用价值

菊花脑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并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等,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4.33克、脂肪0.34克、总酸0.09克、粗纤维1.13克、干物质10.7克、还原糖0.40克、维生素c13.0毫克、氨基酸总量3.74克、铁1.68毫克、钙113.1毫克、锌0.62毫克

相关植物
  • 川西黄鹌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根垂直直伸或歪斜。茎单生,直立,基部直径2毫米,茎基被褐色残存的叶柄,通常自中部以上伞房状或伞房圆锥花序状分枝,全部茎枝纤细,无毛。基生叶全形倒披针形、长椭圆形,长5.5-12.5厘米,宽1-3厘米,基部渐狭成长或短翼柄,大头羽状或倒向羽

  • 紫花蒲公英

    形态特征叶长3-10厘米,宽5-15毫米,长椭圆形,不分裂、全缘或具齿或羽状浅裂,顶裂片小,先端急尖,全缘,每侧裂片2-3片,三角形,平展,先端急尖,全缘,裂片间无齿或具小裂片,无毛。花葶1-2,较粗壮,长于叶,高7-15厘米,无毛;头状花序直径约15-20毫米;总苞宽钟状,

  • 毛叶蒲公英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根颈部被大量黑褐色残存叶基,叶基腋部有褐色皱曲毛。叶叶狭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3.5-6厘米,宽6-10毫米,羽状深裂,顶裂片戟形或三角形,全缘,急尖,每侧裂片5-10片,裂片线形至椭圆形,裂片先端急尖

  • 厚绒黄鹌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2-40厘米。根细,垂直直伸或歪斜,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单生,自基部或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全部茎枝被褐色绒毛,下部的毛稠密,上部及花序梗上的毛稀疏。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全形倒披针形或线状长椭圆形,包括叶柄长5.5-10厘米,宽约1.5厘米,基部渐狭成短翼柄

  • 堆心菊

    形态特征堆心菊为菊科堆心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厘米以上,叶像菊芋,叶阔披针形,头状花序生于茎顶,舌状花柠檬黄色,花瓣阔,先端有缺刻,管状花黄绿色。花期7至10月,果熟期9月。草本植物一二年生花卉,叶阔披针形,头状花序生于茎顶,舌状花柠檬黄色,花瓣阔,先端有缺刻,管状花黄

  • 矮小厚喙菊

    形态特征多年生莲座状草本,高8-10厘米,根状茎横走或斜升,自顶端发出1-3个花葶。花草纤细,基部直径不足1毫米,光滑无毛。全部叶几基生,莲座状,长椭圆形或长倒披针形,长2.5-5厘米,宽5-7毫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下部楔形收窄成狭翼柄,柄长1-4厘米,边缘全

  • 铺散亚菊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铺散草本,须根系,高10-20厘米。茎叶花茎和不育茎多数,被稠密或稀疏的顺向贴伏的长柔毛或细柔毛。叶全形圆形、半圆形、扇形或宽楔形,长0.8-1.5厘米,宽1-1.8厘米,或更小,长2-3毫米,宽3.5

  • 皇帝菜

    简介皇帝菜又称“茼蒿”。据说在古时候,皇帝菜是专门献给皇帝食用的贡品,所以又叫贡菜。此外,皇帝菜还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像是“角菜”、“珍珠菜”、“香甜菜”等,其实指的都是同一种菜。皇帝菜的特色,就是即使经过曝晒,再用水浸泡过,它的口感仍然还是爽脆可口

  • 翠菊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30-100厘米。茎直立,单生,有纵棱,被白色糙毛,基部直径6-7毫米,或纤细达1毫米,分枝斜升或不分枝。下部茎叶花期脱落或生存;中部茎叶卵形、菱状卵形或匙形或近圆形,长2.5-6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截形、楔形

  • 泥鳅掌

    形态特征泥鳅掌植株呈矮小的肉质灌木状,茎圆筒形,两头略尖,匍匐性,接触土壤即生根。平卧于地上,具节,每节长10~30厘米,直径1.5~2厘米,表皮灰绿或褐色,有深绿色线状纵条纹。叶线形,0.2厘米长,早干枯,但干枯后并不脱落,而是宿存在变态茎上,如同小刺。总花梗上有头状花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