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万寿菊
南非万寿菊是菊科宿根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南非。近年来从国外引进我国,作一二年生草花栽培。矮生种株高20-30cm,茎绿色,头状花序,多数簇生成伞房状,有白、粉、红、紫红、蓝、紫等色,花单瓣,花径5-6cm,种子1000粒重11克左右。
- 拉丁名
-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
- 别名
- 虎皮兰、千岁兰、虎尾掌、锦兰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菊目
- 科
- 菊科
- 种
- 亚灌木
- 亚科
- 管状花亚科
- 族
- 龙血树族
- 属
- 南非万寿菊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南非万寿菊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南非万寿菊南非万寿菊为菊科宿根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南非,近年来从国外引进我国,作一二年生草花栽培。矮生种株高20-30cm,茎绿色,头状花序,多数簇生成伞房状,有白、粉、红、紫红、蓝、紫等色,花单瓣,花径5-6cm,种子1000粒重11克左右。同属高生种株高60cm,为亚灌木,在原产地可作切花栽培。
生长环境
喜阳,中等耐寒,可忍耐-3℃--5℃的低温。耐干旱。喜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在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表现更为优异。分枝性强,不需摘心。南非万寿菊露地4月播种,花期6--10月。目前常用作反季节花卉供应,温室栽的培花期会更长,大体播后70--90天开花。
分布范围
原产南非,我国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南非万寿菊无论作为盆花案头观赏还是早春园林绿化,都是不可多得的花材。如将其作为花境的组成部分,与绿草奇石相映衬,更能体现出它那和谐的自然美。
-
二色金光菊
形态特征二色金光菊,学名RudbeckiabicolorNutt.,为菊科金光菊属,二或多年生,稀一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稀对生,全缘或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大或较大,有多数异形小花,周围有一层不结实的舌状花,中央有多数结实的两性花。总苞碟形或半球形;总苞片2层,叶质,覆瓦状排列
-
艾草
名称艾(植物名实图考)艾蒿(尔雅、本草纲目),白蒿[神农本草经(部分)、本草纲目(部分)l,冰台(尔雅),医草(名医别录),甜艾(本草求原),灸草(埤雅),海艾、白艾、蕲艾(本草纲目),阿及艾(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家艾、艾叶、陈艾(中药俗称),大叶艾、祁艾(河北),大艾、
-
锡金蒲公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叶倒披针形,长5-12厘米,通常羽状半裂至深裂,稀仅具浅齿,每侧裂片4-6片;裂片三角形至线状披针形,平展或倒向,互相连接或有间距,近全缘,顶端裂片三角形或线形,通常无毛,稀被蛛丝状毛。花葶长5-30厘米,无毛,稀有蛛丝状毛;头状花序直径40-50毫米;总
-
散叶生菜
基本信息单株重300~450克,口感脆嫩,品质好。耐寒、抗病、生长速度快,不耐高温干旱。适宜春秋露地及冬保护地栽培。栽培要点育苗移栽苗龄30~40天,小苗4~5片叶时定植,平畦栽培,株行距20~25厘米。从定植到收获,春栽35天左右,秋栽20~25天。定植缓苗后
-
稻搓菜
形态特征茎生叶较小,通常1~2,有短柄或近无柄。头状花序常下垂,排成疏散伞房状圆锥花序,有纤细的梗;总苞椭圆形,长约5mm;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mm;内层总苞片5~6,椭圆状披针形,长约4.5mm;全部苞片无毛;小花均为舌状花,两性,结实,花冠黄色。瘦果椭圆状披针形,
-
驴耳朵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60cm。叶子长5-12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上部叶渐小,全缘,基生叶与下部叶有1-2.5cm的叶柄。分布范围分布全国,但以北方为多。主要价值来源菊科风
-
菊花脑
分类学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菊目科:菊科属:菊属形态特征菊花脑茎秆纤细,半木质化,直立或半匍匐生长,分枝性极强,无毛或近上部有细毛。叶片互生,长卵型,叶面绿色,叶缘具粗大的复锯齿或二回羽状深裂,叶基稍收缩成叶柄,具窄翼,绿
-
一点缨
形态特征株高40-60CM,茎直立,纤细,被稀疏毛,单叶互生,阔披针形,叶柄具狭翅,上部叶基呈抱茎状。头状花序单生或呈伞房花序着生茎顶,有长总梗,花序形小,全为筒状花,呈浓缨状。花为红色、橙黄色,花期6-9月。瘦果细小,果熟期8-10月。生长环境
-
叉枝假还阳参
形态特征半灌木或多年生草本。茎生叶集中于枝端或互生,基生叶莲座状,全部叶不分裂或羽状浅裂,有叶柄。头状花序同型,舌状,含多数舌状小花,多数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圆柱状;总苞片2-3层,外层最短,3-5枚,内层最长,长5-8毫米,不呈覆瓦状排列。花托平,无托毛。舌状小花黄
-
白莎蒿
形态特征植株:一年生草本;植株有臭味。根:根垂直、单一,细。茎:茎单生,高20-60厘米,纵棱不明显,分枝多,下部长,近平展,长10-15厘米,上部枝短,斜向上展;茎、枝密被灰白色细,短柔毛。叶:叶两面密被灰白色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