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猫尾草

猫尾草

编辑:谯井洁发布时间:2021-02-10 11:19:38

猫尾草(学名:Urariacrinita(L.)Desv.exDC.)是豆科,狸尾豆属多年生亚灌木植物;茎直立,高可达1.5米.分枝少,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托叶长三角形,先端细长而尖,边缘有灰白色缘毛;叶柄被灰白色短柔毛;小叶近革质,侧生小叶略小,上面无毛或于中脉上略被灰色短柔毛,下面沿脉上被短柔毛,在两面均凸起,下面网脉明显;小托叶狭三角形,小叶柄长密被柔毛。总状花序顶生,粗壮,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花梗花后伸长弯曲,花萼浅杯状,花冠紫色,荚果略被短柔毛;4-9月开花结果。

拉丁名
Uraria crinita (L.) Desv. ex DC.
别名
大叶吊、大叶吊兰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豆科
狗屎花
亚科
蝶形花亚科
山蚂蝗族
狸尾豆属
类型
草本类

与猫尾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亚灌木;茎直立,高1-1.5米.分枝少,被灰色短毛。叶为奇数羽状复叶,茎下部小叶通常为3,上部为5,少有为7;托叶长三角形,长6-10毫米,先端细长而尖,基部宽2毫米,边缘有灰白色缘毛;叶柄长5.5-15厘米,被灰白色短柔毛;小叶近革质,长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顶端小叶长6-15厘米,宽3-8厘米,侧生小叶略小,先端略急尖、钝或圆形,基部圆形至微心形,上面无毛或于中脉上略被灰色短柔毛,下面沿脉上被短柔毛,侧脉每边6-9条,在两面均凸起,下面网脉明显;小托叶狭三角形,长5毫米,基部宽1.5毫米,有稀疏缘毛;小叶柄长1-3毫米,密被柔毛。总状花序顶生,长15-30厘米或更长,粗壮,密被灰白色长硬毛;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达2厘米宽达7毫米,具条纹,被白色并展缘毛;花梗长约4毫米,花后伸长至10-15毫米,弯曲,被短钩状毛和白色长毛;花萼浅杯状,被白色长硬毛,5裂,上部2裂长约3毫米,下部3裂长3.5毫米;花冠紫色,长6毫米。荚果略被短柔毛;荚节2-4,椭圆形,具网脉。花、果期4-9月。

生长习性

喜冷凉湿润气候,抗寒性极强,在中国东北地区可安全越冬,在内蒙古及新疆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越冬率也较高。最适生长温度为16~21℃。对干旱和高温敏感,不适应西北地区的于旱(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除外)和中国南方低海拔地区的夏季高温。猫尾草喜湿润,较耐水淹,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在黏土及壤土上生长最好,耐微酸性及微碱性土壤。猫尾草的生长年限较长,一般为6~7年,管理得好可达10~15年。

繁殖方法

猫尾草种子中常混有秕粒和杂质,播前需清选,要求纯度达90%以上时才能播种。选好种子,拌入种肥。种肥的用量为每667平方米用种拌颗粒状复合肥5-6千克,这样不仅给幼苗生长提供养分,还使下种均匀、出苗好。⑴播种期:因地而异。长江以南各地可春播或秋播,通常以秋播为好,而华北、西北和东北南部也可秋播,但秋旱地区仍以春播为好。春播宜早不宜迟,要抢墒播种,以保证出苗。⑵播种量:每667平方米播0.75-1.0千克。⑶播种方式:条播,行距15-30厘米,播深2-8厘米。播后镇压1-2次。猫尾草可与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等混播,以提高产量与品质,还可恢复土壤肥力。

相关植物
  • 齿翅岩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约100厘米。茎直立,具沟纹,被疏柔毛。叶长11-19厘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棕褐色干膜质,下部合生;叶轴被疏柔毛。小叶11-21,具长约1毫米的短叶柄;小叶片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0-25毫米,宽10-17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下面

  • 冷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7-16厘米。根粗壮。茎缩短,具分枝和短枝,灰绿色,或灰白色。羽状复叶长5-15厘米;托叶膜质,披针形,与叶柄贴生很高,边缘疏具纤毛,1脉;叶柄与叶轴被贴伏白色短柔毛;小叶17-33,卵状披针形、披针形,长3-10毫米,宽2-4毫米,两面被贴伏绢状柔毛。

  • 菽麻

    形态特征植株直立草本,体高50-100厘米;茎枝圆柱形,具浅小沟纹,密被丝光质短柔毛。叶托叶细小,线形,长约2毫米,易脱落;单叶,叶片长圆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0.5-2厘米,两端渐尖,先端具短尖头,两面均被毛

  • 长穗决明

    形态特征灌木,高2.5-3米;幼枝和嫩叶均被短柔毛,老时脱落。叶长达35厘米;叶柄和叶轴被短柔毛;叶轴无腺体;小叶8-16对,卵状长椭圆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长3-4.5厘米,宽1-1.8厘米,顶端圆钝,具短尖头,基部圆形,偏斜,边全缘,下面粉白色;叶柄极短。

  • 高山锦鸡儿

    形态特征灌木,高1-1.5米。老枝深褐色或黄褐色;一年生枝粗壮,密被灰色长柔毛。羽状复叶有3对小叶;托叶革质,密被长柔毛,先端针刺常脱落;叶轴密集短枝上,长2.5-6厘米,嫩时密被灰色长柔毛,老时褐红色;小叶各对远离,线形,长12-16毫米,宽2-3毫米,先端锐尖,有刺尖,基

  • 蒺藜叶黄耆

    形态特征根状茎长,木质。茎多数,平铺状上升,长6-20厘米,被开展的白色短柔毛。羽状复叶有17-21片小叶,长2.5-3.5厘米,苍白色;托叶三角形,长2.5-3毫米,叶状,具缘毛;叶柄长约3毫米;小叶长圆形,长5-9毫米,互相接近,先端尖稀至钝圆

  • 甘青黄耆

    形态特征茎平卧或上升,多数,长20-40厘米,密被白色开展的短柔毛,多分枝。羽状复叶具11-21片小叶,长2-4厘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达4毫米,上面无毛;叶柄长4-6毫米;小叶近对生,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4-11毫米,宽2-4毫米,先端圆或截形,有

  • 须弥葛

    形态特征灌木状缠线藤本。枝纤细,薄被短柔毛或变无毛。叶大,偏斜;托叶基着,披针形,早落;小托叶小,刚毛状。顶生小叶倒卵形,长10-13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三角形,全缘,上面绿色,变无毛,下面灰色,被疏毛。总状花序长达15厘米,常簇生或排成圆锥花序式;总花梗长,纤细;花梗纤

  • 榼藤子崖豆藤

    形态特征藤本。小枝黄褐色,蔓生,几无毛,密布细疣状凸起的皮孔,老茎深褐色,粗糙。羽状复叶长20-30厘米;叶柄长8-10厘米,无毛;托叶阔三角状卵形,贴生鳞芽两侧,长约3毫米,宽约5毫米,宿存;小叶3-6对,间隔2毫米,纸质,倒披针状长圆形,长9-12厘米,宽2-3厘米,先端

  • 三裂叶豇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或一年生蔓生草本。茎长30-60厘米,无毛或被脱落性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卵形,长0.6-1.9厘米,近基部盾状着生;小叶菱形或卵形,长2.5-5厘米,一年生的栽培种常浅裂,多年生的野生种常深裂,中裂片阔匙形,顶端钝,无毛或被不明显的短毛。花黄色,排成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