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菊
五色菊,株高20~45厘米,花径4厘米,花色丰富,适生于干燥向阳环境。原产于澳大利亚。
- 拉丁名
- Anchusa capensis
- 别名
- 雁河菊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菊目
- 科
- 菊科
- 种
- 五色菊
- 亚科
- 鼻花亚科
- 族
- 绵枣儿族
- 属
- 旋花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五色菊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株高20~45cm,多分枝,叶互生,羽状分裂,裂片条形,头状花序,径约2.5cm,单生花葶顶端或叶腋。盘心花两性、黄色。舌状花一轮单瓣蓝白混色,有蓝色、玫瑰粉或白色。发芽适温18-20℃,生长适温15-25℃。
生长环境
原产澳大利亚,性喜温暖、向阳,不耐寒,忌炎热;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涝。
分布范围
澳大利亚
主要价值
五色菊适用于花坛边缘,亦可作盆花、切花,栽培容易,管理疏松,喜较为疏松的砂质壤土,对水肥要求不大,适合在我国南北方进行种植,开花灿烂繁多,株型整齐紧凑,株高在30~45CM左右,开花时间较长。
栽培技术
五色菊发芽的温度是15~22℃。冬天温度不太低的地方,可以秋天播种,虫害少,春天也能开得早将种子点播在种植盘里,等发芽后移栽,小盆株有人说互色菊不耐移植,建议直接播种。因茎杆柔嫩,它会长得东倒西歪,失掉许多美感所以在阳台上种植时,要注意经常转动花盆,使其受光均匀,均衡生长。这期间,五色菊容易被蚜虫盯上,要注意。五色菊的分枝性很好,不需掐顶。一月长出花苞,可将一小株合为一大盆,各种颜色齐相开放花期有半个月左右,结种后,便可剪掉,第二年再播。
栽培
株高20~45厘米,花径4厘米,生长快速,袋栽12~13周开花,盆栽14~15周开花,花色丰富。每两天浇一次水,当花茎长到五厘米左右时,可放陶土装饰。一盆五颗左右。种子较小,无需覆盖。
-
大丽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巨大棒状块根。茎直立,多分枝,高1.5-2米,粗壮。叶1-3回羽状全裂,上部叶有时不分裂,裂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头状花序大,有长花序梗,常下垂,宽6-12厘米。总苞片外层约5个,卵状椭圆形,叶质,内层膜质,椭圆状披针形
-
银月
形态特征多年生植物,叶互生,肉质,呈纺锤状,叶片灰绿色,表面覆蚕丝状白毛。可长成矮灌木状。头状花序,花黄色。生长习性喜阳光充足的温暖环境和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需水量较小。分布范围银月是南非北开普省的特有植物物种,
-
牛眼雏菊
形态直径2.5~5公分,高可达60公分;叶长圆形,锯齿状,叶柄长。分布区域产于欧洲和亚洲,但在美国已成为常见的野生植物。
-
蚕丝殿
形态特征蚕丝殿,叶形奇特,株形小巧,整个叶就像一把斧子,叶色为带粉的灰绿色。斧叶椒草对光线要求不高,适合家庭栽培!生长环境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怕湿热,耐半阴,也耐干旱,有一定的耐寒性,具有夏季高温休眠,秋季至春季的冷凉季节生长的习性。
-
高山火绒草
简述菊科,火绒草属。多毛、多年生具匍匐茎的匐地生长草本。高30厘米,叶基生,线状至椭圆状披针形,两面敷满白色柔毛;叶状总苞片多数,卵形至线状长椭圆形,生满白毛,向四周开展成一星状;头状花序小,多数密集于枝顶,成淡黄色球形。常见于欧亚高山上。用分根法繁殖易活,播种也可。如2月初
-
泥鳅掌
形态特征泥鳅掌植株呈矮小的肉质灌木状,茎圆筒形,两头略尖,匍匐性,接触土壤即生根。平卧于地上,具节,每节长10~30厘米,直径1.5~2厘米,表皮灰绿或褐色,有深绿色线状纵条纹。叶线形,0.2厘米长,早干枯,但干枯后并不脱落,而是宿存在变态茎上,如同小刺。总花梗上有头状花序1
-
茵陈草
形态特征英文名称Tarragon或FrenchTarragon、TrueTarragon、Estragon,Tarragon来源于拉丁语Dracunculus,意为“小龙”,系由法语“Esdragon”讹用而来。学名为ArtemisiadracunculusL.音译名塔里根,
-
紫背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柔软,基部稍木质,上部有伞房状分枝,干时有条棱。叶具柄或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稀长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5-4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楔状渐狭成具翅的叶柄,或近无柄而多少扩大,但不形成叶耳。边缘有不
-
蹄叶橐吾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蹄叶橐吾,菊科。多年生湿生草本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厚绒黄鹌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2-40厘米。根细,垂直直伸或歪斜,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单生,自基部或上部伞房花序状分枝,全部茎枝被褐色绒毛,下部的毛稠密,上部及花序梗上的毛稀疏。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全形倒披针形或线状长椭圆形,包括叶柄长5.5-10厘米,宽约1.5厘米,基部渐狭成短翼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