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毛菊
菊科,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第一大科。为草本植物。叶常互生,无托叶。头状花序单生或再排成各种花序,外形由一至多层苞片组成的总苞。花有两性,单性或中性,还有极少的雌雄异株。花萼退化以后,常变态为毛状、刺毛状或鳞片状,称之为冠毛;花冠合瓣,有管状、舌状或唇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上;花药合生成筒状,称聚药雄蕊。
- 拉丁名
- Astragalus skorniakovii B. Fedtsch.
- 别名
- 戈尔诺黄芪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蔷薇亚纲
- 目
- 菊目
- 科
- 菊科
- 种
- 毛棉杜鹃花
- 亚科
- 蝶形花亚科
- 族
- 山羊豆族·黄耆亚族
- 属
- 杜鹃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扁毛菊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草本、亚灌木或灌木,稀为乔木。有时有乳汁管或树脂道。
叶通常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或具齿或分裂,无托叶,或有时叶柄基部扩大成托叶状;花两性或单性,极少有单性异株,整齐或左右对称,五基数,少数或多数密集成头状花序或为短穗状花序,为1层或多层总苞片组成的总苞所围绕;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至多数排列成总状、聚伞状、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托平或凸起,具窝孔或无窝孔,无毛或有毛;具托片或无托片;萼片不发育,通常形成鳞片状、刚毛状或毛状的冠毛;花冠常辐射对称,管状,或左右对称,两唇形,或舌状,头状花序盘状或辐射状,有同形的小花,全部为管状花或舌状花,或有异形小花,即外围为雌花,舌状,中央为两性的管状花;雄蕊4-5个,着生于花冠管上,花药内向,合生成筒状,基部钝,锐尖,戟形或具尾;花柱上端两裂,花柱分枝上端有附器或无附器;子房下位,合生心皮2枚,1室,具1个直立的胚珠;果为不开裂的下位瘦果或称连萼瘦果;种子无胚乳,具2个,稀1个子叶
经济价值
菊科有大量的药用、观赏和经济植物。药用植物有佩兰、艾纳香、火绒草、天名精、签野菊、菊花、青蒿、款冬、千里光、白术、苍术、牛蒡、雪莲花、红花、水飞蓟、蒲公英等。在中国菊科植物中,大约有300种可为药用。向日葵、红花为油料植物,在中国西北有大面积栽培。
原产热带美洲的甜叶菊,含极高糖分,为食品工业原料,中国引种栽培。洋姜块茎可加工成酱菜,茼蒿是中国各地的蔬菜。艾纳香,又名冰片草,叶含龙脑等,可提制冰片。除虫菊是重要的杀虫或驱虫植物。菊科中有许多著名的观赏植物,如菊花、木茼蒿、金盏花、雏菊和翠菊、万寿菊、孔雀草、百日菊等。常见的菊科杂草有刺儿菜、泥胡菜、飞机草和紫茎泽兰等。
-
高寒雪菊
形态特征蛇目菊为一、二年草本植物,基光滑,上部多分枝,株高60一80cm。叶对生,基部生叶2一3回羽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上部叶片无叶柄而有刺,基部叶片有长柄。头状花序着生在纤细的枝条顶部,有总梗,常数个花序组成聚伞花丛,花
-
齿叶金光菊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30~120厘米,多少被长硬毛或粗毛。茎上部分枝。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长圆形或卵形,长5~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有不规则锯齿,3~5脉,具叶柄;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约15厘米,无柄或微抱茎或渐狭成具宽边缘的柄,边缘条裂或有尖锯齿
-
波斯菊
形态特征波斯菊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2米。根纺锤状,多须根,或近茎基部有不定根。茎无毛或稍被柔毛。叶二次羽状深裂,裂片线形或丝状线形。头状花序单生,径3-6厘米;花序梗长6-18厘米。总苞片外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近革质,淡绿色,具深紫色条纹,上端长狭尖,较内层与内
-
锦上珠
形态特征茎部直立或匍匐生长,茎叶表面覆有白粉。秋季自茎顶开花,头状花序只有管状花,花瓣白色,黄色花蕊长伸出管状花外。锦上珠的叶片呈水滴形状,有条纹。锦上珠的根茎比较直,特别是当它在生长的初期,没有垂盆的感觉。它可以开出白色小花,花蕊为黄色。生长环境
-
万寿菊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上部叶裂片的齿端有长细芒;沿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膨大;总苞长1.8-2厘米,宽
-
密毛白莲蒿
形态特征半灌木状草本。根稍粗大,木质,垂直;根状茎粗壮,直径可达3厘米,常有多数、木质、直立或斜上长的营养枝。茎多数,常组成小丛,高50-100(-150)厘米,褐色或灰褐色,具纵棱,下部木质,皮常剥裂或脱落,分枝多而长;叶两面密被灰白色或淡灰黄色短柔毛。茎下部与中部叶长卵形
-
稻搓菜
形态特征茎生叶较小,通常1~2,有短柄或近无柄。头状花序常下垂,排成疏散伞房状圆锥花序,有纤细的梗;总苞椭圆形,长约5mm;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mm;内层总苞片5~6,椭圆状披针形,长约4.5mm;全部苞片无毛;小花均为舌状花,两性,结实,花冠黄色。瘦果椭圆状披针形,
-
叉枝假还阳参
形态特征半灌木或多年生草本。茎生叶集中于枝端或互生,基生叶莲座状,全部叶不分裂或羽状浅裂,有叶柄。头状花序同型,舌状,含多数舌状小花,多数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圆柱状;总苞片2-3层,外层最短,3-5枚,内层最长,长5-8毫米,不呈覆瓦状排列。花托平,无托毛。舌状小花黄
-
堆叶蒲公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颈部被黑褐色残存叶基,叶基腋部有疏松的褐色皱曲毛。叶狭倒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18-25厘米,宽20-40毫米,不裂而具齿至大头羽状浅裂或深裂,顶端裂片宽三角形,全缘,先端急尖或钝尖,每侧裂片3-6片,裂片三角形或长三角形,急尖或渐尖,全缘或具牙齿,裂片间
-
多裂黄鹌菜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00厘米或更高。根粗,生多数细根。茎直立,上部伞房圆锥状分枝,基部粗达8毫米,全部茎枝无毛。基生叶全形长椭圆形,长达20厘米,宽8厘米,二回羽状全裂;一回侧裂片5—7对,椭圆形、不规则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大头羽状全裂,二回顶裂片椭圆形,边缘有不规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