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叶一枝枪
独叶一枝枪,中药名。为兰科植物细葶无柱兰和大花无柱兰的全草或块茎。
- 拉丁名
- Spodiopogon sagittifolius Rendle
- 别名
- 独叶一枝花、双肾草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石竹亚纲
- 目
- 微子目
- 科
- 兰科
- 种
- 细葶无柱兰、大花无柱兰
- 亚科
- 黍亚科
- 族
- 高粱族
- 属
- 无柱兰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独叶一枝枪相似植物
入药部位
全草或块茎。
性味
味微甘,性凉。
归经
归心经。
功效
解毒消肿,活血止血。
主治
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吐血。
相关配伍
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华无柱兰鲜根茎,捣烂或加米泔水磨汁,外敷局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采集加工
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
细葶无柱兰
又名无柱兰、华无柱兰。陆生植物,高7-26cm。块茎椭圆状球形,长2.5cm,粗约1cm,肉质。茎直立,下部具1枚叶,近无柄,叶下具筒状鞘1-2枚。叶片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3-12cm,宽1.5-3.5cm,先端急尖或稍钝,基部鞘状抱茎。花葶纤细,长5-20cm,无毛;总状花序,疏生5-20余朵花,花梗长5-10mm;花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8mm,先端渐尖;花小,红紫色或粉红色;萼片卵形,长约3mm,近于靠合;花瓣斜卵形,较萼片稍长且稍宽,先端近急尖;唇瓣3裂,长5-7mm,中裂片倒卵形,先端几平截或具3枚细齿,侧裂片倒卵状长圆形;距纤细,几直立,长2-3mm;合蕊柱极短,蕊喙小;退化雄蕊2,花粉块2,粒粉质,具花粉块柄及粘盘,花粉块柄多少为蕊喙的边缘所包蔽。子房长圆锥形,无毛,具长柄。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大花无柱兰
又名独叶珠、独叶金枪。陆生植物,高8.5-16cm。块茎卵球形,长约1cm,肉质。茎直立,下部具1枚叶,近无柄,叶下具筒状鞘1-2枚。叶片卵形,条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3-8cm,宽0.8-1.2cm,先端稍尖。花葶纤细,顶生1-2朵花;花苞片条状披针形,较子房短很多;花大,粉红色;中萼片卵形,长6-7mm,宽约4mm,先端急尖;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长约8mm,宽约4mm,先端急尖;花瓣斜卵形,较中萼片短而略宽,先端钝尖;唇瓣扇形,长与宽各约1.5cm,具爪,3裂,侧裂片卵状楔形,伸展,中裂片较侧裂片小,全缘或具浅的凹缺;距圆锥状,长约1.5cm;合蕊柱短,蕊喙小;退化雄蕊2,花粉块2,粒粉质,具花粉块柄及粘盘,花粉块柄多少为蕊喙的边缘所包蔽。子房无毛。花期4-5月。
生长环境
细葶无柱兰
生于沟谷边或山坡林下阴处石上。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陕西等地。
大花无柱兰
生于林下阴处石上或沟谷边阴处草地。分布于浙江、湖北、四川西北部。
-
象耳蝴蝶兰
植物简介由于其叶片有如大象的耳朵,因此婆罗洲当地土著形象地称之象耳蝴蝶兰(大象的耳朵),象耳蝴蝶兰的花期集中在夏秋季,花期约有20天。花为黄白底色,上有浮雕般红褐色斑块,煞是好看,但由于象耳兰幼年生长期长,生长缓慢,所以最少要十年才能开花,十分难得加之象耳蝴蝶兰的抗病菌能力较
-
手掌参
形态特征手参,又名:阴阳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块茎4~6裂,肥厚似手掌,通常2枚,初生时白色,后呈黄白色。茎直立,基部具淡褐色叶鞘。茎生叶4~7,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抱茎,先端渐尖。穗状花序顶生,长6~15厘米;花多数,粉红色或淡红紫色,苞片椭圆状披针形,外花被片长
-
台湾卷瓣兰
形态特征台湾卷瓣兰根株高约6厘米。根状茎匍匐,质地坚硬,粗1-1.5毫米。根出自生有假鳞茎的根状茎的节上,纤细,弯曲。假鳞茎在根状茎上彼此相距5-15毫米,卵状长圆柱形,长12毫米,中部粗4毫米,淡绿色,具纵条纹,顶生1枚叶。叶肉质,狭长圆形,长5厘米,中部宽1-1.5厘米,
-
单花无柱兰
产地分布神农架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生长习惯山坡草地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长帽隔距兰
形态特征茎茎直立,长约2厘米,不分枝。叶叶二列而斜立,肉质,常4-5枚,密生,狭长,长约7厘米,宽约5毫米,呈V字形对折,先端近锐尖,基部具1个关节,其下扩大为抱茎而宿存的叶鞘。花花序侧生,不分枝,斜出而下
-
大红桃兜兰
形态特征粉粉嫩嫩,一副娇艳妆容。大红桃兜兰拥有大家闺秀的“血统”。它的亲本是号称“兜兰之王”的罗氏兜兰Paphiopedilumrothschildianum,和的越南美人兜兰Paphiopedilumdelenatii。大红桃兜兰花型大,花径有10多厘米,而且色彩艳丽,花瓣
-
鸟舌兰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至东南部(勐腊、景洪、普洱、澜沧、沧源、孟连)。生于海拔110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从喜马拉雅西北部经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到缅甸、泰国、老挝都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形态特征植株高约10厘米。茎
-
大叶火烧兰
形态特征大叶火烧兰是地生草本植物,高30-70厘米;根状茎粗短,有时不明显,具多条细长的根;根多少呈“之”字形曲折,幼时密被黄褐色柔毛,后期毛脱落。茎直立,上部和花序轴被锈色柔毛,下部无毛,基部具2-3枚鳞片状鞘。叶5-8枚,互生,中部叶较大;叶片卵圆形、卵形至椭圆形,长7-
-
斯诺登水兰
简介诺登水兰学名为“Snowdoniahawkweed”。这种植物看起来并不是外观最奇怪的,也不是体型最大的,更不是气味最臭的,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是世界上最罕见的植物。植物学家曾一度认为它于几十年前就已经灭绝。再次发现2002年,它又再次被发现
-
紫玉兰
产地分布原产我国湖北、四川、云南,现长江流域各省广为栽培。北京少气候条件适宜处可露地种植。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3m。树皮灰褐色,小枝紫褐色。顶芽卵形,中间有溢缩,外有黄褐色绢毛。叶椭圆形,先端渐尖,下面沿脉有短柔毛,托叶痕长为叶柄的一半。花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