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鼠尾草
宝兴鼠尾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iziphora tenuior L.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唇形科
- 亚科
- 野芝麻亚科
- 族
- 塔花族
- 属
- 新塔花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宝兴鼠尾草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SalviapaohsingensisC.Y.Wu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唇形科Labiatae
野芝麻亚科Lamioideae
鼠尾草族SALVIEAE
鼠尾草属Salvia
弧隔鼠尾草亚属Subgen.Salvia
宽球苏组Sect.Eurysphace
多年生亚组Subsect.PerennesC.Y.Wu
鄂西鼠尾草系Ser.Maximowiczianae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下伸,常分叉,外皮红褐色,其上密生纤细须根。茎纤细,上升或近直立,连花序长20-40厘米,被卷曲长柔毛,上部尤为密集,钝四稜形,具四槽,不分枝。叶有基出叶及茎生叶,叶片均三角状卵圆形,长2.5-5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或锐尖,基部心形或近戟形,边缘具锯齿状圆齿或重锯齿状圆齿,近膜质,上面疏被近平伏的粗伏毛,下面主要沿脉上被卷曲长柔毛,后均渐脱落,脉在下面明显;叶柄扁平,基出叶者最长,长约为叶片1.5-2倍,长可达10厘米,茎生叶者渐向上变短,至近无柄,被毛同茎。轮伞花序通常2花,疏离,组成顶生长达15厘米的总状花序,总状花序下部无分枝或偶有长2.5-3厘米的分枝,因而在后一情况多少为圆锥状;苞片披针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长1-4毫米,宽2-3.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略被下面稍密被长柔毛,边缘具缘毛;花梗长3-5毫米,与序轴密被长柔毛及具腺小疏柔毛。花萼钟形,长6-7毫米,外面被长柔毛及具腺小疏柔毛,内面被微硬伏毛,二唇形,上唇近半圆形,先端具小尖突,下唇较上唇稍长,半裂成2齿,齿三角形,先端锐尖,上下唇边缘均具细缘毛。花冠紫色,下唇具白斑,长约2厘米,外被小疏柔毛,内面离基部3毫米具水平向的小疏柔毛毛环,冠筒长约1.5厘米,基部狭小,伸出萼外,向上渐膨大,至喉部宽约8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近圆形,长宽约4毫米,先端微凹,下唇长5毫米,宽9毫米,3裂,中裂片最大,宽心形,长3毫米,宽5.5毫米,先端微凹,侧裂片小,半圆形,宽不及2毫米。能育雄蕊伸向上唇,花丝扁平,长约5毫米,药隔弯成弧状,长约3毫米,上臂与下臂近等长,下臂具横生药室,药室顶端联合。花柱稍伸出花冠外,先端极不相等2浅裂,后裂片极短。花盘前方稍膨大。成熟小坚果未见。花期7月。
产地分布
产四川西部;生于林下,海拔28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宝兴。
-
沙苁蓉
沙苁蓉基本信息学名CistanchesinensisG.Beck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列当科Orob
-
玉山石竹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约15厘米。茎单一,直立。叶片线形,长2-3厘米,宽1-4毫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合生成短鞘,边缘具细微齿。花单生或成聚伞花序;花梗无毛,长1.5-1.8厘米;苞片4,交互对生,外苞片长圆形,具长尖,长8-10毫米,宽2-4毫米,内苞片卵形,长10-1
-
青葙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0.3-1米,全体无毛;茎直立,有分枝,绿色或红色,具显明条纹。叶片矩圆披针形、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少数卵状矩圆形,长5-8厘米,宽1-3厘米,绿色常带红色,顶端急尖或渐尖,具小芒尖,基部渐狭;叶柄长2-15毫米,或无叶柄。花多数,密生,在
-
多毛坡垒
多毛坡垒基本信息学名HopeamollissimaC.Y.Wu别名毽树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ieta
-
大叶黄杨球
大叶黄杨球种名:大叶黄杨球学名:Euonymus别名:科:卫矛科属:卫矛属产地分布:大叶黄杨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产我国中部及北部各省,栽培甚普遍,日本亦有。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m。小
-
结状飘拂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300-2600米低海拔地区山坡、路旁、草地。分布范围产于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江西、安徽、云南、四川、广东。也分布于缅甸、印度、菲律宾。
-
厚棉紫菀
厚棉紫菀基本信息学名Asterprainii(Drumm.)Y.L.Ch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杉树
起源时间化石资科表明,杉科植物的化石,最早出现于中体罗纪地层。白妥纪,几乎所有的类型都已出现,并已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其外类群之一为化石类群伏脂杉科Voltzjaceae中的一个组群。它们生活在晩二叠纪至早侏罗纪。由此可见,杉科植物的起源时间应追溯至早侏罗纪或晩三
-
紫脉鹅耳枥
学名:CarpinuspurpurinervisH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毛榉目Fagales桦木科Betulaceae
-
兜叶木藓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