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草本植物 > 互叶长蒴苣苔

互叶长蒴苣苔

编辑:潘宛蓉发布时间:2021-02-15 13:28:06

互叶长蒴苣苔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Phlox subulata Linn.
别名
丛生福禄考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管状花目
花荵科
针叶天蓝绣球
天蓝绣球属
类型
草本类

与互叶长蒴苣苔相似植物

互叶长蒴苣苔

基本信息

学名DidymocarpusaromaticusWall.exD.Don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长蒴苣苔族Trib.Didymocarpeae

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

狭冠长蒴苣苔组Sect.Didymocarpus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高7-12厘米,通常不分枝,被贴伏短柔毛。叶2-3对,最下一对具长柄,常互生,顶部的具短柄或近无柄,对生;叶片薄纸质,狭卵形或椭圆形,长2-6.8厘米,宽1.3-4.2厘米,顶端钝,基部宽楔形、圆形或浅心形,常稍斜,边缘有钝牙齿或浅齿,上面被贴伏短柔毛,下面只沿脉被短柔毛,两面有黄色小腺点,侧脉每侧4-5条;叶柄长0.1-3厘米。聚伞花序具细长梗,生茎顶叶腋,有2-3花;花序梗长2.8-3.5厘米,与苞片及花梗均疏被短腺毛;苞片对生,红紫色,卵形或圆卵形,长2-2.5毫米,全缘或有齿;花梗长5-14毫米。花萼钟状,红紫色,长3-4毫米,5裂近中部,外面散生少数腺毛,内面无毛,裂片近等大,正三角形。花冠紫红色,长约1.6厘米,无毛;筒近筒状,长约1.2厘米,口部直径约4毫米;上唇长约2.2毫米,2浅裂,裂片扁圆形,下唇长约5.5毫米,3浅裂。雄蕊无毛,花丝着生于距花冠基部9毫米处,狭线形,长约4毫米,直,花药椭圆形,长约2毫米;退化雄蕊3,着生于距花冠基部约8毫米处,狭线形,侧面的长4毫米,中央的长2.5毫米。花盘杯状,高约2毫米。雌蕊长约1.3厘米,无毛,花柱长约1.5毫米,柱头扁头形,直径1毫米。蒴果线形,稍镰刀状弯曲,长约2.6厘米。花期8月。

产地分布

产我国西藏南部(聂拉木)。生于山地草坡或石上,海拔2500-2800米。在尼泊尔及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相关植物
  • 小尖风毛菊

    基本信息学名Saussureamucronula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

  • 台湾角萼苔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康巴栒子

    形态特征半常绿灌木,直立,高达1.5米;枝与小枝直立开展,初时被稀疏刚伏毛,不久脱落近于无毛,呈灰褐色,老时密被灰色皮孔。叶螺旋状排列,叶片亚革质,长圆倒卵形,稀倒披针形,先端圆或钝,有微凸,基部楔形,长6-12毫米,宽4-8毫米,上面初时被稀疏柔毛,深绿色,下面有平铺曲柔毛

  • 华雀麦

    产地分布产四川西北部(红原、乾宁、康定、乡城)、云南、西藏、青海

  • 俅江紫堇

    种名:俅江紫堇学名:CorydaliskiukiangensisC.Y.Wu别名:科:罂粟科属:紫堇属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北部形态特征:多年生无毛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粗约3毫米,先端具加厚的

  • 蓝雾树

    形态特征小叶长椭圆形,长约1cm,全缘,先端锐尖,略被微柔毛。花: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钟形,花冠二唇形5裂,长约5cm,蓝紫色,二强雄蕊。花期4~5月,开花时叶落尽。果:蒴果木质,卵球形,稍扁,浅褐色,直径约5cm。果期9~12月。种子小而有翅。

  • 莲花池山龙眼

    产地分布台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黄长春花

    种名:黄长春花学名:Catharanthusroseus(Linn.)G.Doncv.FlavusTsiang别名:科:夹竹桃科属:长春花属产地分布:广东、海南形态特征:长春花为多年

  • 四川丁香

    四川丁香(学名:SyringasweginzowiiKoehne&Lingelsh.):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近圆柱形或带四棱形,具皮孔。冬芽被芽鳞,顶芽常缺。叶对生,单叶,全缘,具叶柄。花两性,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花萼小,钟状,花冠漏斗状、高脚碟状或近幅状,子房2室

  • 旱地油杉

    旱地油杉(KeteleeriaxerophilaHsuehetS.H.Huo),松科(Pinaceae)。国家三级保护濒危种。分布范围极为狭窄,仅发现于云南沅江上游,生于海拔800~1100m处干热河谷两岸的草坡灌丛中。喜光耐旱,适应干热河谷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5至6月开花,冬季球果成熟,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