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苞菊
革苞菊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anonia indica Linn.
- 别名
- 山菊花,疏花百日草,疏花百日菊,五色梅野菊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木兰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菊目
- 科
- 葫芦科
- 种
- 翅子瓜
- 亚科
- 紫菀亚科
- 族
- 向日葵族
- 属
- 翅子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革苞菊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旋覆花族Trib.Inuleae
旋覆花亚族Subtrib.Inulinae
革苞菊属Tugarinovia
革苞菊(原变种)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粗壮的根状茎,基部为厚层残存的枯叶柄所紧密围裹成径达6-7厘米的块状体;茎基被棉状污白色厚茸毛,上端有少数稀多数簇生或单生的花茎。花茎不分枝,长2-4厘米,柔弱,径约2毫米,被白色密茸毛,稍有沟,无叶。叶多数生于茎基上成莲座状叶丛,通常长7-15厘米,宽2-4厘米,有基部扩大被长茸毛的叶柄;叶片长圆形,革质,被疏或密的蛛丝状毛或茸毛,羽状深裂或浅裂;裂片宽短,有浅齿和生于齿端而长约2-4毫米的硬刺;中脉在下面稍凸起;内层叶较狭。头状花序在茎端单生,下垂,径达2厘米。总苞倒卵圆形,长约1.5厘米;总苞片3-4层,被蛛丝状棉毛,外层由较宽长的苞叶组成,革质,绿色,有浅齿和生于齿端的黄色刺;内层较短,线状披针形,无齿,上部稍紫红色,顶端有刺。小花多数,花冠管状,长7-9毫米,干后近白色,顶端褐黄色;裂片卵圆披针形,稍尖,长1.2-1.5毫米。花柱分枝短,卵圆形,顶端稍钝,下部稍扁;基部膨大。冠毛长5-6毫米,污白色,有不等长而上部稍粗厚的微糙毛。瘦果无毛。
产地分布
产内蒙古中部。生于干旱草地,海拔1500米。也分布于蒙古南部。
变种
卵叶变种
此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叶卵形,侧脉3-5对;头状花序较大。
产内蒙古伊克昭盟海渤湾拉僧庙南,低山石砾山坡,徐志杰466(模式标本);伊克昭盟鄂托克旗,蒙药普查队369。
-
小穗臭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须根细长,具短根茎。秆细,直立或基部稍倾斜,密丛,高25-50厘米,径1-2毫米,具3-4节,花序下粗糙并扭曲。叶鞘闭合不达鞘口,粗糙,基部者长于而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毫米;叶片常纵卷,稀扁平,直立,长6-10厘米,宽约2毫米,上面疏被柔毛,下面粗
-
长芒鹅观草
形态特征:秆直立,常被白粉,高60-90厘米。叶片扁平或边缘内卷,长10-20厘米,宽3-7毫米,上面粗糙或密生柔毛,下面光滑无毛。穗状花序直立或稍垂头或多少弯曲,长10-15(17)厘米;穗轴节处有时被微毛;小穗有时具短柄,绿色或带有紫色,长12-20毫米(除芒外),含3-6小
-
尖齿臭茉莉
尖齿臭茉莉基本信息学名ClerodendrumlindleyiDecneexPlanch.别名臭茉莉(中国树木分类学),臭牡丹(海南植物志),鬼点火(江西)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筠竹
物种简介筠竹,别名,花斑竹(河南)与原变种之不同处在于竿渐次出现紫褐色斑点或斑纹。产山西、陕西和河南等省。模式标本采自郑州河南农学院竹子栽培园。笋味淡;竿色美观,篾性韧,致密,为河南博爱“清化竹器”的原材料,适宜编竹器及工艺品。
-
台湾盆距兰
形态特征台湾盆距兰茎常匍匐、细长,长达37厘米,粗2毫米,常分枝,节间约5毫米。叶绿色,常两面带紫红色斑点,二列互生,稍肉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2-2.5厘米,宽3-7毫米,先端急尖。总状花序缩短呈伞状,具2-3朵花;花序柄通常长1-1.5厘米;花苞片膜质,长2
-
类三脉梅花草
形态特征矮小草本,高8-10厘米,柔弱。根状茎块状,其下生出多数丝状根,其上有褐色膜质鳞片。基生叶2-4,具柄;叶片肾形或卵状心形,长4-7毫米,宽3-5毫米,先端圆钝,基部心形,边全缘,有一圈窄膜,上面褐绿色,下面淡绿色,有紫褐色小斑点,具(3-)5条明显脉;叶柄长7-9毫
-
金合欢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高2-4米;树皮粗糙,褐色,多分枝,小金合欢枝常呈“之”字形弯曲,有小皮孔。托叶针刺状,刺长1-2厘米,生于小枝上的较短。二回羽状复叶长2-7厘米,叶轴糟状,被灰白色柔毛,有腺体;羽片4-8对,长1.5-3.5厘米;小叶通常10-20对
-
油叶柯
形态特征叶纸质,稍硬,卵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9厘米,宽1-4厘米,顶部短尾状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叶缘有3-6锯齿状钝裂齿,中脉在叶面平坦或微凸起,有时微凹陷,被粉末状细毛,侧脉每边7-10条,在叶面微凹陷,支脉纤细,尚可见,两面同色,嫩叶背面脉腋上有小丛
-
猫儿菊大黄菊
猫儿菊大黄菊(吉林),别称:小蒲公英(河南),黄金菊(河南)。拉丁名:Hypochaerisciliata(Thunb.)Makino猫儿菊大黄菊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倒卵叶红淡比
倒卵叶红淡比基本信息学名Cleyeraobova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山茶亚目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