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地被植物 > 台湾盆距兰

台湾盆距兰

编辑:谯甜玲发布时间:2021-02-22 10:39:59

台湾盆距兰(学名:Gastrochilusformosanus(Hayata)Hayata):茎常匍匐、细长常分枝,节间约5毫米。叶绿色,常两面带紫红色斑点,二列互生,稍肉质,长圆形或椭圆形。总状花序缩短呈伞状,具2-3朵花;花淡黄色带紫红色斑点;花瓣倒卵形,长4-5毫米,宽2.8-3毫米,先端圆形;前唇白色,宽三角形或近半圆形,长2.2-3.2毫米,宽7-9毫米,先端近截形或圆钝,边缘全缘或稍波状。花期不定期。生于海拔500-25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

拉丁名
Niger Magia Camellia
别名
绿玫瑰
木贼门
木兰纲
亚纲
百合亚纲
天门冬目
兰科
台湾盆距兰
亚科
蔷薇亚科
楼梯草族
盆距兰属
类型
花卉类

与台湾盆距兰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台湾盆距兰茎常匍匐、细长,长达37厘米,粗2毫米,常分枝,节间约5毫米。叶绿色,常两面带紫红色斑点,二列互生,稍肉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2-2.5厘米,宽3-7毫米,先端急尖。

总状花序缩短呈伞状,具2-3朵花;花序柄通常长1-1.5厘米;花苞片膜质,长2-3毫米,先端急尖;花梗连同子房淡黄色带紫红色斑点;花淡黄色带紫红色斑点;中萼片凹的,椭圆形,长4.8-5.5(-7)毫米,宽2.5-3.2(-4)毫米,先端钝;侧萼片与中萼片等大,斜长圆形,先端钝。

花瓣倒卵形,长4-5毫米,宽2.8-3毫米,先端圆形;前唇白色,宽三角形或近半圆形,长2.2-3.2毫米,宽7-9毫米,先端近截形或圆钝,边缘全缘或稍波状,上面中央的垫状物黄色并且密布乳突状毛;后唇近杯状,长约5毫米,宽4毫米,上端的口缘截形并且与前唇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蕊柱长1.5毫米;药帽前端收狭。花期不定期。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500-25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

兰花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兰花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生长于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地和林间。

分布范围

产自中国陕西南部(宁陕)、福建北部(武夷山)、台湾(阿里山、溪头山、大雪山、插天山、大武山等)、湖北(神农架地区)。模式标本采自台湾(阿里山)。

植物文化

兰花是中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

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叶姿优美,花香幽远。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广泛在民间人格化了。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兰花的形象和气质久已深入人心,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剧以“兰步”、“兰指”为优美动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兰章”,把真挚的友谊叫做“兰交”,把人的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质”。又把杰出人物的去世比作“兰摧玉拆”。兰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

相关植物
  • 巴西木

    形态特征巴西木为常绿乔木,高可达6m以上。叶簇生于茎顶,长40~90cm、宽6~10cm,宽线性,尖稍钝,弯曲成弓形;叶缘呈波状起伏,鲜绿色,平行脉,有光泽,近无叶柄。圆锥花序,花小,簇生,黄绿色,傍晚时分散发芳香。果实橘黄色。生长环境巴西木喜

  • 全唇兰

    形态特征茎植株高5—10厘米。根状茎伸长,匍匐,具节,节上生根。茎纤细,直立或近直立,圆柱形,无毛,具数枚叶。叶叶小,较疏生,叶片圆形或卵圆形,长4––6毫米,宽4––5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钝,骤狭成柄;叶柄长3––5毫米,下

  • 北美鹅掌救

    产地分布原产北美,华东地区有栽培。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60M,径3M。树冠广圆锥状。干皮光滑,小枝褐色或紫褐色。叶鹅掌形,长7-12CM,两侧各有1-2裂。花瓣4-5CM,浅黄绿色,在内方近基部有显著的佛焰状橙黄色斑。生长习惯

  • 大叶火烧兰

    形态特征大叶火烧兰是地生草本植物,高30-70厘米;根状茎粗短,有时不明显,具多条细长的根;根多少呈“之”字形曲折,幼时密被黄褐色柔毛,后期毛脱落。茎直立,上部和花序轴被锈色柔毛,下部无毛,基部具2-3枚鳞片状鞘。叶5-8枚,互生,中部叶较大;叶片卵圆形、卵形至椭圆形,长7-

  • 短叶虎尾兰

    形态特征短叶虎尾兰,属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为虎尾兰的栽培变种。原产于印度东部和斯里兰卡。叶丛矮小,叶片短而宽,回旋重叠,叶面斑纹清新雅致,是装饰窗台、阳台或书桌的理想绿色材料。短叶虎尾兰叶丛矮小,叶片短而宽,回旋重叠,叶面斑纹清新雅致,短叶虎尾兰对土壤、肥分要求不高,只需粗

  • 广东隔距兰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闽,粤,港,琼形态特征不同于原变种在于唇瓣中裂片浅黄白色,距内背壁上方的胼胝体为中央凹陷的四边形,其四个角呈短角状均向前伸。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

  • 火烧兰

    形态特征火烧兰是地生草本植物,高20-70厘米;根状茎粗短。茎上部被短柔毛,下部无毛,具2-3枚鳞片状鞘。叶4-7枚,互生;叶片卵圆形、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罕有披针形,长3-13厘米,宽1-6厘米,先端通常渐尖至长渐尖;向上叶逐渐变窄而成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总状

  • 弧距虾脊兰

    产地分布产陕西南部(佛坪)、甘肃南部(康县)、台湾(宜兰、南投、嘉义、台东、花莲等地)、湖南(新宁)、湖北西部(兴山一带)、四川(康定、南坪、峨眉山、理县、汶川、宝兴、南川金佛山)、贵州(地点不详)和云南西北部(独龙江流域、高黎贡山)。生于海拔1400---2500米的山地林

  • 浙江金线兰

    形态特征茎植株高8~16厘米。根状茎匍匐,淡红黄色,具节,节上生根。茎淡红褐色,肉质,被柔毛,下部集生2~6枚叶,叶之上具1~2枚鞘状苞片。叶叶片稍肉质,宽卵形至卵圆形,长0.7~2.6厘米,宽0.6~2.1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

  • 温州素

    历史民国初,由温州艺兰者选出。简介【特征】:外三瓣长脚,形似柳叶,剪刀捧(盛开时呈开天窗式),花色淡黄绿色、白卷舌。叶阔而垂软、长大,叶束外叶多数呈半垂性。花葶高,一般可高40厘米以上,粗壮。繁殖快,健花性。惠兰又名夏兰.原产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