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草本植物 > 刺疙瘩

刺疙瘩

编辑:李蜜轩发布时间:2021-02-17 09:32:43

刺疙瘩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类型
草本类

与刺疙瘩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刺疙瘩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菜蓟族Cynareae

飞廉亚族Carduinae

蝟菊属Olgaea

翼茎组Sect.PterocaulonIljin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无明显主根,不定根多数,直径2毫米。茎单生或2-3条茎成簇生,被稀疏蛛丝毛,基部被密厚的棕色的纤维状撕裂的柄基,通常有长分枝。基生叶线形或线状长椭圆形,长达33厘米,宽达3厘米,羽状浅裂或深裂,基部渐狭成长或短叶柄,柄基扩大;侧裂片约10对,三角形,通常边缘不等大2或3刺齿,齿顶针刺褐色或淡黄色,长3-4毫米或稍短,齿缘无针刺、少针刺或小针刺;有时基生叶不呈明显的羽状分裂,中下部边缘2-3个三角形刺齿为一组而稀疏排列,齿端有针刺,齿组之间无针刺或几无针刺,上部边缘2-3针刺为一组,稀疏排列。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等样分裂或边缘具等样的刺齿或针刺;最上部茎叶或接头状花序下部的叶最小,长三角形,边缘针刺。全部茎叶基部两侧沿茎下延成茎翼,不包翼缘针刺宽达1厘米,翼缘有三角刺齿,齿顶有长针刺,齿缘有短针刺或无针刺。全部叶及茎翼质地坚硬,革质,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有光泽,下面灰白色,被密厚的绒毛。头状花序单生枝端,疏松排列,不成明显的伞房花序,或4-5个集生于茎端,而花序梗短。总苞钟状,无毛,直径3-4厘米。总苞片多层,多数,外层长三角形,长5-10毫米,宽1-1.5毫米;中层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1.7厘米,宽1-1.5毫米;内层线形,长2.3厘米,宽不足1毫米,外面被稠密的顺向贴伏的微糙毛。全部苞片顶端针刺状渐尖,外层短渐尖,内层及中层长渐尖,中外层边缘针刺状缘毛,中外层苞片上部平展或反折。小花紫色或蓝紫色,花冠长2.7厘米,簷部长1厘米,5裂,裂片线形,长达5毫米,细管部长1.7厘米。瘦果楔状长椭圆形,长6毫米,宽2.2毫米,淡黄白色,有浅棕色色斑,顶端截形,果缘边缘有大小不等的尖齿。冠毛多层,褐色或浅土红色,不等长,向内层较长;冠毛刚毛糙毛状,长达1.5厘米,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外层向顶端渐细,内层向顶端稍粗扁。花果期6-9月。

产地分布

分布甘肃(海源、定西、合水等)、陕西(靖边、白水等)、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生于山坡、山谷灌丛或草坡、河滩地及荒地或农田中,海拔1200-2000米。模式标本采自甘肃大通县。

医药价值

全草:苦,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

相关植物
  • 扬子小连翘

    扬子小连翘基本信息学名HypericumfaberiR.Keller别名过路黄肝红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

  • 横纹薹草

    种名:横纹薹草学名:CarexnugataOhwi别名:科:莎草科属:薹草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安徽、福建。国外分布:分布日本。形态特征:根状茎短,具匍匐茎。秆侧生,高20-50厘米,纤细,钝三

  • 小果咖啡

    产地分布:原产热带非洲,现世界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形态特征:高4-8m。枝灰白色,叶对生,矩圆形或披针形,长6-14cm,边缘波状。聚伞花序数个簇生于叶腋,每花序有花2-5朵;花白色,芳香,花冠筒长10-18mm,花期3-4月。浆果椭圆形,红色。

  • 厚叶巴豆

    形态特征灌木,高1.5-3米;嫩枝、叶下面、叶柄和花序均密被星状绒毛;枝条几无毛。叶常密生于枝顶,厚纸质,长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11-20(-32)厘米,宽3-6(-11)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近圆形至微心形,全缘,于后背卷,成长叶上面无毛侧脉每边8-12条,远离边缘

  • 毛茎薯

    产地分布产我国台湾、广东海南岛。分布亚洲热带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托叶龙芽草

    形态特征主根不发达,侧根较多,纤细,根茎粗短,木质化,常有地下芽。茎高70-100厘米,被疏柔毛及短柔毛。叶为间断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3-4对,上部1-2对,叶柄被疏柔毛及短柔毛,小叶无柄,菱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急尖至圆钝

  • 梭罗草

    形态特征:植株低矮,密丛;秆高12-15厘米,具1-2节,紧接花序以下平滑无毛。叶鞘平滑无毛,疏松裹茎;叶片内卷呈针状,长2-5(分蘖叶片长可达8)厘米,宽2-3.5毫米,上面及边缘粗糙,近基部疏生软毛,下面平滑无毛。穗状花序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3-4厘米,宽1-1.5厘米;

  • 海南山矾

    形态特征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褐色;顶芽及嫩枝无毛,小枝红褐色。叶纸质或近膜质,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6-10(12)厘米,宽3-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圆锯齿;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每边8-10条,向上弯拱,在离叶缘2-4毫米处分叉网结,侧脉和网脉在两面均明显;

  • 方枝守宫木

    形态特征植物形态灌木,高达1米;茎皮灰褐色;小株四棱形,着生稠密的叶,呈羽状排列;全株无毛。叶子形态叶片膜质或薄纸质,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长5-20(-25)毫米,宽3-12毫米,顶端钝或圆,有小凸尖,基部圆或钝;侧脉每边4-5条,

  • 网果褐叶榕

    产地分布:特产云南(勐海曼罗乡)。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主要区别在于叶背面密被棕红色短柔毛。榕果红色,圆锥状,直径1.3-厘米,表面具网纹,无总梗。花果期5-8月。生长习性:生于海拔1350米的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