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叶巴豆
厚叶巴豆,学名CrotonmerrillianusCroiz.,为大戟科,巴豆属,灌木,嫩枝、叶下面、叶柄和花序均密被星状绒毛;枝条几无毛。叶常密生于枝顶,雌花萼片椭圆形,子房近球形,密被毛,蒴果近球形,种子椭圆状,花期1-10月。生于山地密林中。
- 拉丁名
- Croton merrillianus Croiz.
- 别名
- 皮子药、山胡椒、总管皮、满山香、搜山虎等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大戟目
- 科
- 大戟科
- 种
- 米咀闭花木
- 亚科
- 巴豆亚科
- 族
- 巴豆族
- 属
- 巴豆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厚叶巴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灌木,高1.5-3米;嫩枝、叶下面、叶柄和花序均密被星状绒毛;枝条几无毛。叶常密生于枝顶,厚纸质,长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11-20(-32)厘米,宽3-6(-11)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近圆形至微心形,全缘,于后背卷,成长叶上面无毛侧脉每边8-12条,远离边缘弯拱连结,基部中脉两侧各有1枚具柄的杯状腺体;叶柄长1-3厘米。
总状花序,仅基部数朵为雌花;雄花:萼片卵形,长约2毫米,外被星状毛,内面无毛;花瓣长圆形,外面无毛,内面被绵毛;雄蕊约16枚,花丝被白色长柔毛;雌花:萼片椭圆形,长6-7毫米,宽2-3毫米,外面被星状毛,内面无毛,花后增大,长达1厘米;花瓣丝状,长约1.2毫米;子房近球形,密被毛,花柱3枚,2深裂。
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密被星状毛;种子椭圆状,长约7毫米。花期1-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地密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海南南部和广西西南部。
-
湖北大戟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无毛。根粗线形,长达十多厘米,直径35毫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高50一100厘米,直径3--7毫米。叶互生,长圆形至椭圆形,变异较大,长4—10厘米,宽1—2厘米,先端圆,基部渐狭,叶面绿色,叶背有时淡紫色或紫色;侧脉6—10对;叶柄长3—6毫米
-
毛果算盘子
别名漆大姑、漆大伯、毛漆、生毛漆、痒树棵、毛七公《全国中草药汇编》入药部位根及叶。性味味苦、涩,性平。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主治根主治肠炎,痢疾。
-
斑子乌桕
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各部均无毛;枝纤弱,小枝具强纵棱。叶互生,纸质,叶片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7厘米,宽1.5-2.5厘米,极稀有长达9厘米、宽达3厘米者,顶端短尖至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背面近边缘处和最下1对侧脉上有圆形的腺体;中脉两面微凸起而背面略粗,侧脉
-
多脉木奶果
形态特征乔木,高6-10米;枝条圆柱形,上部被锈色长柔毛。叶片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0-35厘米,宽7.5-17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圆或浅心形,叶面中脉和叶背被短柔毛;侧脉每边12-16条,平行,细脉梯形;叶柄长5-8厘米,被短柔毛;托叶披针形,长约8毫米,
-
橡胶树
植物学史橡胶树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cau-uchu,意为"流泪的树",原产于亚马孙森林,1873年被移植到英国邱园,1877年22株三叶橡胶树被运至新加坡,1898年传到马来半岛,中国于1904年引种。在橡胶的史前时期,只有南美的印第安人对其进行简单的开采和
-
土蜜藤
形态特征土蜜藤为大戟科木质藤本,长达15米;小枝蜿蜒状;除枝条下部、花瓣、子房和核果无毛外,其余均被黄褐色柔毛。叶片近革质,椭圆形、宽椭圆形、倒卵形或近圆形,长6-15厘米,宽2-9厘米,顶端急尖或钝,稀微凹,基部钝至近圆,边缘干后背卷;侧脉每边1O-14条,在叶面扁平,在叶
-
旋风麒麟
形态特征包括极短的主茎在内共高18厘米,全茎粗7厘米。分枝3—7,老株分枝匍匐状,长5—7厘米、直径1.2—3厘米。3棱螺旋状,棱缘强烈地曲折。表皮蓝绿色带暗淡的花纹。棱缘上有类似疣突的突起,长0.5—1厘米,每个突起上有一对0.3—1厘米长的褐色刺。新生分枝顶端有微小的叶,
-
裂苞铁苋菜
形态特征裂苞铁苋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80厘米,全株被短柔毛和散生的毛。叶膜质,卵形、阔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5.5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浅心形,有时楔形,上半部边缘具圆锯齿;基出脉3-5条;叶柄细长,长2.5-6厘米,具短柔毛;托叶披针形,
-
厚柱山麻杆
形态特征叶子形态叶薄纸质,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9-12厘米,宽6-11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浅心形,边缘具疏生腺齿,上面无毛,下面沿中脉具疏毛,基部具斑状腺体4个;基出脉3条;小托叶钻状,长约2毫米;叶柄长3-7厘米,具疏毛;托叶披针形,长3-6毫米,具
-
山乌桕
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全国中草药汇编》。入药部位根皮、树皮及叶。性味味苦,性寒。功效泻下逐水,散瘀消肿。主治根皮、树皮:肾炎水肿,肝硬化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