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棱子芹
青藏棱子芹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Alpinia formosana K. Schum.
- 别名
- 台湾月桃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芭蕉目
- 科
- 姜科
- 种
- 美山姜
- 亚科
- 姜亚科
- 族
- 姜族
- 属
- 山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青藏棱子芹相似植物
种名:青藏棱子芹
学名:PleurospermumpulszkyiKanitz
别名:
科:伞形科属:棱子芹属
产地分布:
产青海、甘肃、西藏等省区。生长在海拔3600—4600米的山坡草地或石隙中。模式标本采自青海。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8—40厘米,常带紫红色。根粗壮,暗褐色,直伸,下部有分叉,颈部有多数褐色带状残存叶鞘。茎直立,粗壮,基部少分枝,常短缩。叶明显有柄,叶柄下部扩展呈卵圆形的叶鞘,叶片轮廓长圆形或卵形,长3—10厘米,宽1—3厘米,1—2回羽状分—裂,最下一对羽片卵形或长圆形,长1—2厘米,宽0.5—1.5厘米,有短柄,向上逐渐简化,末回裂片长圆形或线形,长3—10毫米,宽1—3毫米。顶生复伞形花序直径15—20厘米;总苞片5—8,圆形或披针形,长2—5厘米,宽3—10毫米,顶端钝尖或呈羽状分裂,边缘宽白色膜质,常带淡紫红色,伞辐通常5—10,长5—12厘米;小总苞片10—15,卵圆形或披针形,长1—2厘米,比花或果为长,顶端渐尖,边缘宽白色膜质;小伞花序有花多数,花柄长5—8毫米;侧生伞形花序较小,多不育,总苞常不分裂;伞辐长3—5厘米;花白色,花瓣倒卵形,顶端钝,基部明显有爪;萼齿明显,三角形,花药暗紫色。果实长圆形,长5—6毫米,宽2—3.5毫米,果棱有狭翅,每棱槽中有油管3,合生面6。花期7月,果期8—9月。
-
香港马兜铃
学名:AristolochiawestlandiiHems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马兜铃目Aristolochiales马兜铃科
-
假防己
基本信息学名MarsdeniatomentosaMorr.etDecn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萝藦科A
-
一点缨
形态特征株高40-60CM,茎直立,纤细,被稀疏毛,单叶互生,阔披针形,叶柄具狭翅,上部叶基呈抱茎状。头状花序单生或呈伞房花序着生茎顶,有长总梗,花序形小,全为筒状花,呈浓缨状。花为红色、橙黄色,花期6-9月。瘦果细小,果熟期8-10月。生长环境
-
台湾风毛菊
基本信息学名Saussureakanzanensi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
-
杯状灌丛马先蒿
形态特征这一亚种与前一亚种的区别在于植物多低矮,高仅15厘米,茎仅在基部分枝;叶宽仅2厘米;后方一对雄蕊多少有密毛。花期7月。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拔4,000米的云杉林中草地上。分布范围产自我国四川西部。
-
光笹竹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香港。野生于山涧陡坡之潮湿粘土地上。模式标本采自香港新界沙田村。形态特征竿高1.3米,粗6毫米;节间光滑无毛,幼竿节下方稍有白粉;竿节稍膨大,无毛;竿每节分1枝,稀为2枝,极少有3枝者,分枝开展。竿箨多少宿存,背部光滑,边缘
-
南川百合
产地分布产四川、湖北和贵州。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鳞茎近圆球形,直径3—5cm,淡黄白色。叶散生,下部生的条状披针形,长8—15cm,宽0.8—1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上部生的卵形,长3—4.5cm,宽1—1.2cm,先端
-
东北接骨木
东北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Hance,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与叶同出,圆锥聚伞花序顶生,花小而密,白色或淡黄色。浆果状核果近球形,黑紫色或红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据称最新的APG分类法将其列入五福花科。拉丁名:S.manshur
-
金山五味子
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当年生枝常紫色,呈短枝状,老枝灰褐色,圆柱形。叶3-7片聚生短枝上,纸质,狭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1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短尖,基部楔形,上半部边缘具胼胝质齿尖的疏离浅锯齿,1/3以下渐狭至基部下延成狭翅;叶上面中脉凹
-
钝齿蕨萁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