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太白山虾脊兰

太白山虾脊兰

编辑:乐正箫妍发布时间:2021-02-10 11:10:19

太白山虾脊兰(学名:Calanthetaibaiense):陕西省太白山保护区科研人员近期在一次调查中发现了几个居群的虾脊兰属植物,与弧距虾脊兰类似。科研人员新发现的虾脊兰属植物花是浅黄色的,唇瓣侧裂片较短,疑似是不同于其他植物的新物种。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显示,这种植物是兰科新物种。

拉丁名
Calanthe taibaiense
别名
老鹤嘴、毛脚茵、施州龙芽草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微子目
兰科
太白山虾脊兰
亚科
兰亚科
树兰族
龙芽草属
类型
草本类

与太白山虾脊兰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虾脊兰属是地生草本植物。根圆柱形,细长而密被淡灰色长绒毛。根状茎有或无。假鳞茎通常粗短,圆锥状,很少不明显或伸长为圆柱形的。叶少数,常较大,少有狭窄而呈剑形或带状,幼时席卷,全缘或波状,基部收窄为长柄或近无柄,柄下为鞘,在叶柄与鞘相连接处有一个关节或无,无毛或有毛,花期通常尚未全部展开或少有全部展开的。花葶出自当年生由低出叶和叶鞘所形成的假茎上端的叶丛中,或侧生于茎的基部,少有从去年生无叶的茎端发出,直立,不分枝,下部具鞘或鳞片状苞片,通常密被毛,少数无毛。

总状花序具少数至多数花;花苞片小或大,宿存或早落;花通常张开,小至中等大;萼片近相似,离生;花瓣比萼片小;唇瓣常比萼片大而短,基部与部分或全部蕊柱翅合生而形成长度不等的管,少有贴生在蕊柱足末端而与蕊柱分离的,分裂或不裂,有距或无距;唇盘具附属物(胼胝体、褶片或脊突)或无附属物;蕊柱通常粗短,无足或少数具短足,两侧具翅,翅向唇瓣基部延伸或不延伸;蕊喙分裂或不分裂;柱头侧生;花粉团蜡质,8个,每4个为一群,近相等或不相等;花粉团柄明显或不明显,共同附着于1个粘质物上。

太白山虾脊兰花浅黄色,唇瓣侧裂片较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陕西太白山区。

相关报导

央广网西安2018年3月15日消息:陕西省太白山保护区科研人员近期在一次调查中发现了几个居群的虾脊兰属植物,与弧距虾脊兰类似。科研人员新发现的虾脊兰属植物花是浅黄色的,唇瓣侧裂片较短,疑似是不同于其他植物的新物种。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显示,这种植物是兰科新物种。

虾脊兰属植物大多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太平洋岛屿以及非洲,只有一种在南美洲北部分布。该属的属下亲缘关系,以及该属与其近缘属(如鹤顶兰属、黄兰属和Gastrorchis)间的亲缘关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最近提出的观点中,之前虾脊兰属下的离翅兰亚属和落苞组被升级为属。这一观点被大多数兰科植物学家所接受。基于这种观点,目前全世界共有约150种虾脊兰属植物,其中近40种分布在中国。

据了解,太白山保护区科研人员的新发现已在国际学术期刊《Phytotaxa》(翻译为《植物分类》)杂志第327期第2卷的第184-190页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兰科新物种,太白山虾脊兰: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的文章。

相关植物
  • 斑唇贝母兰

    形态特征茎根状茎稍粗壮,粗5—6毫米,密被褐色鞘。假鳞茎在根状茎上较密集,相距6—7毫米,近长圆形,向两端稍变狭,长2—3厘米,粗5—7毫米,干后无光泽,顶端生2枚叶,基部具鞘;鞘褐色,长1.5—2厘米。叶叶长圆状倒披针形,革质,长1

  • 红松盆距兰

    形态特征红松盆距兰茎匍匐状,通常长2-10厘米。叶绿色带紫红色斑点,二列互生,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2.6厘米,宽5-7毫米。先端急尖并且稍3小裂。伞形花序具3-4(-7)朵花;花序柄短,长8-10毫米;花梗和子房长5-6毫米;花小,不甚开展,萼片和花瓣黄

  • 直立卷瓣兰

    形态特征茎根状茎近直立或斜立,粗约3毫米。假鳞茎在根状茎上彼此相距2-4厘米,圆柱形或长卵形,长2-3.5厘米,通常粗6-9毫米,顶生1枚叶,基部被覆2枚膜质鞘,上面较长的1枚鞘与假鳞茎约等长。叶叶狭长圆形,长7-8厘米,宽1-1.9

  • 蜥蜴兰

    植物介绍蜥蜴兰属兰科植物,虽然也是一种兰花,但比起我们在室内看到的娇柔兰花要粗壮许多。它那长达50厘米的花序上生着许多花朵,开放时细长如蜥蜴尾巴的花瓣似随风飘动的彩条。蜥蜴兰分布在欧洲,它们喜欢比较干燥的生长环境。

  • 宝岛美冠兰

    形态特征宝岛美冠兰假鳞茎卵球形,长约3厘米,直径约2.2厘米,白色,位于地下。叶2-3枚,线形,长约5厘米,宽约5毫米,在开花时凋萎。花葶侧生于假鳞茎上部节上,高20-40厘米,中部以下有数枚紫色鞘;总状花序直立,具10余朵花,无分枝;花苞片披针形,长约1.1厘

  • 麦斛

    产地分布利川,建始,巴东,姊归,宜昌,五峰,兴山,神农架,宜都,枝城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生长习惯岩缝中或树干上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

  • 狭叶盆距兰

    形态特征茎茎伸长,长达20厘米,粗4––7毫米,节间长1.5—2厘米。叶叶二列互生、舌形或长圆形,长6—16.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长渐尖并且具2—3条芒。花伞形花序具4—15朵花;花序柄劲直

  • 白齿唇兰

    形态特征茎植株高达18厘米。根状茎匍匐,伸长。茎肉质,圆柱状,暗紫褐色。叶叶通常5枚,上部叶较大,叶片斜歪的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绿色,先端急尖,基部圆形,骤狭成柄;叶柄长1.5-2厘米,基部具抱茎的鞘。叶柄与鞘为绿色。花

  • 番仔林投

    产地分布原产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大洋洲,中国形态特征株高3-5m,成株丛生状,茎细直,长高后易弯斜。叶线形,全缘,无柄,细长下垂状,浓绿富光泽。生长习惯耐阴,耐强光。成株开花呈绿白色,顶生,浆果橙黄色。

  • 裂唇线柱兰

    形态特征植株高11-12厘米。根状茎伸长,圆柱状,匍匐,具节,肉质,不呈莲藕状。茎绿色,无毛,直立,具4-7枚叶。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2.5-5.5厘米,宽1.5-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狭成渐狭的柄,上面淡绿色,绒毛状,背面淡绿色;叶柄长约1-2厘米,下部扩大成鞘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