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叶瘤果茶
皱叶瘤果茶,灌木;嫩枝有棱,无毛,顶芽被微毛。
- 拉丁名
- Berberis everestiana Ahrendt
- 别名
- 碎米子树、乌子树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侧膜胎座目
- 科
- 山茶科
- 种
- 竹叶椒
- 亚科
- 山茶亚科
- 族
- 山茶族
- 属
- 山茶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皱叶瘤果茶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灌木;嫩枝有棱,无毛,顶芽被微毛。叶厚革质,椭圆披针形,长11-16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略钝,上面干后深绿色,发亮,下面黄绿色,有腺点,侧脉11-13对,几成直角开出,与网脉小脉在上面显著下陷,在下面突起;叶柄长6-12毫米。花白色,单生于近枝顶叶腋,无柄,直径约4.5厘米;外侧苞被片4-5片,卵圆形,长3-8毫米,先端圆或钝,被柔毛;内侧苞被片5-6片与外侧的同形,长达1.7厘米,边缘干膜质,先端圆,被毛;花瓣7片,倒卵状长圆形,长1.5-2.5厘米,宽7-10毫米,基部略连生;雄蕊长1.5厘米,基部与花冠连生达1厘米,游离部分近离生;子房有稀疏茸毛,3-4室;花柱3-4条,离生,长达1.6厘米,被茸毛。蒴果扁球形,直径3厘米,3-4爿开裂,果爿厚1毫米,有瘤状凸,种子被柔毛。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750米的阔叶林。
分布范围
产自贵州开阳毛坪。
-
鸳鸯凤冠
形态特征鸳鸯凤冠是茶花的一个品种,为赤丹芽变育成。属华东茶花(即红山茶,红山茶群系指原产华东地区和四川的品种。它是现有茶花中品种数量最多的一类。)。叶似赤丹,但较宽,先端尾尖较短,叶脉比赤丹细密清楚,俗称(蛇皮状)。[1]花色多变,极为艳丽妩媚。有全红、全粉、半
-
烈香茶花
形态特征粉红色花,花期1-4月份,新西兰J.R.Finlay先生从红山茶品种"哈姆斯夫人"×("赛拉伯"×杂交种"甜香水")育成的一个具浓香的品种,1986年公布。花为淡粉红色,渐向花瓣边缘呈深红色,花药金黄色,花丝奶白色,中型花,直径9~10厘米,半重瓣型到牡丹
-
蒙自连蕊茶
产地分布产于云南西部和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矩圆叶柃
产地分布产于广西(田林)、四川中部(洪雅、古蔺、筠连、蓬溪、峨眉、屏山、雷波、天全、汶川、汉阳、马其顿边、雅安、洪化)、贵州北部(赤水、雷山)及云南东南部至东北部(金平、屏边、文山、马关、广南、绥江、盐津、大关)等地。形态特征暂无
-
凹脉金花茶
形态特征灌木,高3米,嫩枝有短粗毛,老枝变秃。叶革质,椭圆形,长12-22厘米,宽5.5-8.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阔楔形或窄而圆,上面深绿色,干后橄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褐色,被柔毛,至少在中脉及侧脉上有毛,有黑腺点,侧脉10-14对,与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强烈突起,边缘
-
细叶连蕊茶
产地分布分布到江西。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贝拉大玫瑰
形态特征贝拉大玫瑰是茶花的一个品种。灌木,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厚实,宽大,长势旺,开张,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略尖,基部阔楔形,上面浓绿色,干后发亮,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幼叶泛红色,侧脉7-8对,在上下两面均能见,边缘有相隔2-3.5厘米的细锯齿。叶
-
锥果厚皮香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312米;小枝灰褐色,平滑。叶互生,革质,常聚生于枝端,略呈假轮生状,椭圆形至阔椭圆形,长6—10厘米,宽2.8—5.3厘米,顶端短渐尖或短尖,基部阔楔形,常多少下延于叶柄上,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干后不变黑,中脉在上面稍凹下
-
木荷
形态特征大乔木,高25米,嫩枝通常无毛。叶革质或薄革质,椭圆形,长7-12厘米,宽4-6.5厘米,先端尖锐,有时略钝,基部楔形,上面干后发亮,下面无毛,侧脉7-9对,在两面明显,边缘有钝齿;叶柄长1-2厘米。花生于枝顶叶腋,常多朵排成总状花序,直径3厘米,白色,花柄长1-2.
-
尖齿木荷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云南腾冲。国外分布:分布于印度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