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东俄芹
宜昌东俄芹,多年生草本。根短,褐色;茎直立,有细条纹,疏生分枝;较下部的茎生叶柄长7—18厘米,基部扩大成膜质的叶鞘,叶鞘抱茎,叶片轮廓近阔三角形;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瓣白色,长椭圆形以至长倒卵形;分生果卵形以至圆心形,长约1.5毫米。产湖北、四川。生长在山坡林下;海拔2000—3500米。
- 拉丁名
- Tongoloadunnii
- 别名
- 青豆、麦豌豆、寒豆、麦豆、雪豆、毕豆、麻累等、荷兰豆、回鹘豆
- 门
- 被子植物
- 纲
- 双子叶植物
- 亚纲
- 原始花被
- 目
- 伞形
- 科
- 伞形
- 种
- 豌豆
- 亚科
- 芹
- 族
- 美味芹
- 属
- 东俄芹
- 类型
- 草本类
与宜昌东俄芹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一70厘米。
根茎
根短,褐色。茎直立,有细条纹,疏生分枝。
叶
较下部的茎生叶柄长7—18厘米,基部扩大成膜质的叶鞘,叶鞘抱茎,长1.5—3厘米;叶片轮廓近阔三角形,2—3回羽状全裂或三出式2回羽状全裂,第一回羽片有短柄;末回裂片狭线形,长2—4.5厘米,宽1.5—3毫米,全缘,中脉1条,边缘增厚:序托叶为一回羽状分裂或成三出小叶,叶柄呈鞘状,边缘膜质。
花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顶生的花序梗较粗壮,侧生的花序梗细弱,无总苞片和小总苞片,伞辐7—17,长3—6厘米小伞形花序有花10—25;萼齿呈卵形或阔卵形,直立;花瓣白色,长椭圆形以至长倒卵形,长1.2—2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无内折的小舌片;花丝与花瓣近等长或稍短,花药卵圆形,花柱在幼果时长于花柱基,向外反曲。
果
分生果卵形以至圆心形,长约1.5毫米;主棱明显,果柄短而直。花期8月。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2000—3500米的山坡林下。
分布范围
产自湖北、四川。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
广西前胡
形态特征根根颈长而粗壮,木质化,老株常呈指状分枝,形成多头多茎,表皮灰棕色;根圆柱形,常呈扭曲状。径0.5-1.2厘米,长10-15厘米,褐色或灰褐色。茎茎多数,圆柱形,坚实,径0.2-0.5厘米,平滑无毛,有纵长细条纹稍突起,下部开
-
窃衣
入药部位果实或全草。性味味苦、辛,性平。归经归脾、大肠经。功效杀虫止泻,收湿止痒。主治用于虫积腹痛,泄痢,疮疡溃烂,阴痒带下,风湿疹。
-
短苞金黄柴胡
产地分布产我国新疆。形态特征本变种的小总苞片特别小,狭卵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3毫米,宽0.7-2毫米,顶端尖或钝尖,基部变狭,3脉,短于开花时的小伞形花序。其余与金黄柴胡相似。花期8月,果期9月。生长习惯生长灌
-
兴安独活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0.5-1.5米。根纺锤形,分歧,棕黄色。茎直立,被有粗毛,具棱槽。基生叶有长柄,被粗毛,基部成鞘状;叶片三出羽状分裂,有3-5小叶,小叶广卵形,卵状长圆形,通常顶生小叶较宽,近圆形,小叶有柄,基部心形,楔形或不整齐,多少呈羽状深裂或缺刻,小裂片卵状长圆
-
紫色棱子芹
形态特征株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茎茎直立,有纵条纹,下部深紫色,中上部有2个分枝,无毛。叶基生叶有长柄,包括基部的叶鞘长14-15厘米,叶片轮廓长三角形,长12-13厘米,基部宽约5厘米,向上渐窄,
-
东西囊瓣芹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多年生细弱草本生长习惯林山坡林下阴湿处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白苞芹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金芎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广序北前胡
产地分布产河北(杨家坪、小五台山)、陕西(华阴、武功、渭南、蓝田、眉县)。生长于海拔350—2000米多石山坡、干河谷或山沟中。模式标本采自陕西华山。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花序较大,茎顶部中央伞形花序直径一般在10厘米以上,有至16厘
-
短辐水芹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四川、广东、云南各省。生于山坡林下溪边,沟旁及水旱田中。海拔500—1500米。国外分布:分布日本西南部沿海岛屿及印度。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7—60厘米,全体无毛。有较多须根。茎自基部多分枝,有棱。叶片轮廓三角形,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