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叶囊瓣芹
薄叶囊瓣芹(学名:Pternopetalumleptophyllum)是伞形科囊瓣芹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1,8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丛林或阴湿岩石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拉丁名
 - Pternopetalumleptophyllum
 - 别名
 - 石莲,小岩匙,白奴花,藏岩梅,露寒草,石莲岩,波菜岩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伞形目
 - 科
 - 伞形科
 - 种
 - 薄叶荠苨
 - 亚科
 - 芹亚科
 - 族
 - 阿米芹族,葛缕子亚族,阿米芹族九棱类与真型类
 - 属
 - 囊瓣芹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薄叶囊瓣芹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
根
根茎略倾斜。
茎
茎1-3个,直立,有条纹,通常不分枝,极少数有1分枝。
叶
基生叶有长柄,柄长1-16厘米,基部有黄色或褐色的圆形膜质叶鞘,叶片披针形,长1-15厘米,2-3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线形,短尖,亮绿色,边缘反卷,叶脉和叶缘被刚毛;茎生叶1-2,近于无柄,有鞘,叶片与基生叶同形。
花
复伞形花序无总苞;伞辐6-25,不等长,果期伞辐长可达2厘米;小伞形花序有花2-4;小总苞片2-4,披针形,大小不等;萼齿细小,钻形或三角形;花瓣白色,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顶端无凹陷,花柱基和花柱较短。
果实
果实长卵形,长2毫米,宽1毫米,油管单生。花果期4-7月。
生长环境
薄叶囊瓣芹生长于海拔1000-1800米的丛林和阴湿岩石上。
分布范围
薄叶囊瓣芹产自四川峨眉及灌县。
主要价值
四川峨眉县用全草入药,有发表的功效。
- 
        
        
多裂叶水芹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云南、西藏。生于山坡路旁潮湿草地及溪沟旁,海拔2000—3500米。国外分布:锡金、不丹有分布。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植物体光滑无毛。根圆锥形或须根状。.茎细弱,匍匐并分枝,下部节上生根。叶有柄,长2—6厘米
 - 
        
        
紫花鸭跖柴胡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四川、云南、西藏,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县。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生长于海拔3000—4320米的山顶或高山草地、山坡草丛中。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
 - 
        
        
红柴胡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红柴胡广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广西及内蒙古、甘肃诸省区。国外分布:分布于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及西部、蒙古、朝鲜至日本。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生于干燥的草原及向
 - 
        
        
紫花裸茎绒果芹
形态特征与原变种的不同在于植株高约15厘米,花瓣亮紫色。裸茎绒果芹(原变种)多年生草本,高35-70厘米。根圆柱形,分叉少,粗壮,长达20厘米,径可达2厘米,外皮土黄色,易剥脱,断面黄白色,纤维性强,根头部有残留的棕褐色叶基,茎自基部丛生,直立,疏
 - 
        
        
长白柴胡
形态特征根主根不明显,须根发达,黑褐色。茎茎单一,自基部分枝,直径3-4毫米,表面有粗棱条,茎上部略呈之字形弯曲,并再分枝。叶基生叶和茎下部的叶披钊形或狭椭圆形,近革质,表面鲜绿色,背面带蓝灰色,长15-2
 - 
        
        
田葛缕子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宝兴棱子芹
形态特征粗壮多年生草本,高45-150厘米。根根粗壮,暗褐色,直径1-2.5厘米,根颈部残存褐色叶鞘。茎茎直立,基部粗可达2厘米,中空,无毛,有细条棱。叶基生叶或下部叶有较长的柄,通常达10厘
 - 
        
        
舟瓣芹
产地分布产四川、云南。生于海拔3600—4000米的高山草坡或岩石隙缝中。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川滇柴胡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云南(镇康、大理、兰坪、嵩明、昆明)。国外分布:分布亚洲中部、印度、尼泊尔等地。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生长于海拔1900—2900米的山坡草地及疏林中。繁殖培育暂
 - 
        
        
南湖当归
产地分布产于我国台湾省宜兰县南湖大山。形态特征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叶较小,两面均密被糙硬毛。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中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