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草本植物 > 岩白菜

岩白菜

编辑:崔玉婷发布时间:2021-02-20 09:48:50

岩白菜〔学名:Bergeniapurpurascens(Hook.f.etThoms.)Engl.〕是虎耳草科,岩白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2厘米。根状茎粗壮,叶均基生;叶片革质,先端钝圆,边缘具波状齿至近全缘,基部楔形,两面具小腺窝,托叶鞘边缘无毛。聚伞花序圆锥状,花葶疏生腺毛。

拉丁名
Bergenia purpurascens (Hook. f. et Thoms.) Engl. 
别名
岩壁菜、石白菜、岩七、红岩七、雪头开花、亮叶子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虎耳草科
岩白菜
亚科
虎耳草亚科
虎耳草族
岩白菜属
类型
草本类

与岩白菜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3-52厘米。根状茎粗壮,被鳞片。

叶均基生;叶片革质,倒卵形、狭倒卵形至近椭圆形,稀阔倒卵形至近长圆形,长5.5-16厘米,宽3-9厘米,先端钝圆,边缘具波状齿至近全缘,基部楔形,两面具小腺窝,无毛;叶柄长2-7厘米,托叶鞘边缘无毛。花葶疏生腺毛。

聚伞花序圆锥状,长3-23厘米;花梗长8-13毫米,与花序分枝均密被具长柄之腺毛;托杯外面被具长柄之腺毛;萼片革质,近狭卵形,长6.5-7毫米,宽2-4毫米,先端钝,腹面和边缘无毛,背面密被具长柄之腺毛;花瓣紫红色,阔卵形,长10-16.5毫米,宽7-7.8毫米,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变狭成长2-2.5毫米之爪,多脉;雄蕊长6-11毫米;子房卵球形,长6.7-7.5毫米,花柱2,长5.3-7.5毫米。染色体2n=34。花果期5-10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北部及西藏南部和东部。生于海拔2700-4800米的林下、灌丛、高山草甸和高山碎石隙。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不丹北部、尼泊尔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生长习性

野生岩白菜主要生长在高海拔2700-4200米区域,土壤为棕壤或暗棕色森林土,pH为6.2-6.7,主要植被为间有很多杜鹃的针阔混交林地。岩白菜生长在此种生态环境的阴坡灌丛下或岩缝中。阴坡、腐殖质层深的生长最为旺盛。

繁殖方式

种子播种出苗率春季最高,出苗率也仅22.5%。春季播种的幼苗生长较快,达到五叶期,比夏季和秋季要快10-20天,这是春季种子的生命力较旺盛所致。种子细小,也难于选到成熟一致的种子。

扦插繁殖是将岩白菜根状茎经处理后,扦插苗床种植。岩白菜根状茎扦插易成活,春、夏、秋3季扦插,成活率平均达97.2%。夏季因温湿度最好,扦插成活率最高。但春季扦插幼苗生长最快,达到五叶期比夏、秋季要短10-30天。随遮荫度增加而提高。露地生长遮荫度85%的生长最好。

栽培技术

施用肥料对岩白菜地上部生长有明显的影响。施用堆肥和腐殖质土岩白菜生长势强,主要表现在每株分蘖数和每株叶片数及叶色上,平均比不施的单株分蘖数要多1.8-2.3个,单株叶片数要多2-3片。施堆肥、施腐殖质土的须根系较多较发达,根活力较强。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差异将会逐步显现。

注意花谢后及时剪掉残花序,保持株形整洁,浇水适量,防止太阳曝晒。

病害防治

常有褐斑病和蚜虫危害。褐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蚜虫用2.5%鱼藤精乳油1000倍液喷杀。

经济价值

观赏

岩白菜栽培容易,叶片紫褐色,花朵紫红色,十分美丽,花叶俱美,是常见的观叶又观花的宿根花卉,适宜水边、岩石间丛栽或草坪边缘栽植,也广泛用作地被植物。

药用

全草含岩白菜素(bergenin)等香豆精类。根状茎入药;无毒;治虚弱头晕、劳伤咳嗽、吐血、咯血、淋浊、白带及肿毒等。外感发烧体虚者慎用。

【药性】味甘、涩,性凉。归肝、肺、脾经。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止咳止血。。主虚弱头晕;劳伤咯血;虚弱头晕;吐血;咯血;淋浊;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虚弱人有外感发热者慎用。

相关植物
  • 西洋山梅花

    形态特征花乳白色芳香,花期5-6月,树皮栗褐色,片状脱落,小枝光滑无毛或幼时疏生毛。叶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疏生细尖齿,除下面脉腋间有毛外,余皆光滑无买或有时脉上有毛。花白色,径2.5-3.5厘米。浓香,5-7朵组成总状花序;花梗常光滑,花萼4片

  • 光叶溲疏

    形态特征整体灌木,高1-2米;老枝褐色,无毛,花枝长10-15毫米,具4-6叶,暗紫色,光滑,疏被星状毛。叶叶薄革质或纸质,椭圆状卵形或狭卵形,长3.5-8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

  • 柔毛绣球

    形态特征灌木,高1-4米;小枝常具钝棱,与其叶柄、花序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或黄褐色、扩展的粗长毛。叶纸质,披针形、卵状披针形、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23厘米,宽2-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两侧略不相等或明显不相等,且一侧稍弯拱,边缘具密的小齿,上面密被糙伏毛,下面密被

  • 白背绣球

    形态特征白背绣球是灌木,高1-3米;枝红褐色,无毛或被疏散粗伏毛,老后树皮呈薄片状剥落。叶纸质,卵形或长卵形,长7-12厘米,宽2.8-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或略钝,边缘有具短尖头的小锯齿,齿尖向上,上面无毛或脉上有稀疏、紧贴的短粗毛,下面灰绿白色,有密集的颗粒状小腺体

  • 云南虎耳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1-25厘米。根状茎较短。茎被腺柔毛。基生叶具柄,叶片盾状着生,革质,卵形至阔卵形,长1.5-7.6厘米,宽1.2-5.9厘米,先端急尖,边缘有粗圆齿(圆齿边缘有不明显疏齿和腺睫毛),基部稍心形,腹面无毛,背面疏生粗毛并具褐色斑点,柄长1.1-12厘米

  • 散血藤

    入药部位藤茎。性味味苦,性凉。归经归心、肝经。功效祛风湿,解热毒。主治用于风湿疼痛,热毒疮肿。相关配伍治风湿关节疼痛

  • 光叶东北茶藨子

    形态特征与原变种区别在于,叶片幼时上面无毛,下面灰绿色,沿叶脉稍有柔毛,仅在脉腋间毛较密;花序较短,长3-8厘米;萼片狭小,长1-2毫米。参看:东北茶藨子(原变种)生长环境光叶东北茶藨子生长于海拔800-1900米的山坡林下或沟谷

  • 薄叶山梅花

    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二年生小枝灰棕色,当年生小枝浅褐色,被毛。叶卵形,长8-11厘米,宽5-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疏离锯齿,花枝上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钝,边近全缘或具疏离锯齿,上面疏被长柔毛,下

  • 东陵八仙花

    形态特征黄色可孕花。蒴果近圆形,径约3mm,种子两端有翅。生长环境喜光,稍耐阴,耐寒,忌干燥,喜半阴及湿润排水良好环境。分布范围产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和黄河流域各地主要价值宜于林缘、池

  • 莽山绣球

    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一年生小枝淡棕红色,与花序密被卷曲短柔毛,二年生或多年生小枝灰白色,光滑无毛,树皮不剥落。叶膜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11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具长的或短的尖头,基部阔楔形,边缘于基部以上具稀疏小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常被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