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圆叶黄耆

圆叶黄耆

编辑:伯宪攀发布时间:2021-02-09 15:15:14

圆叶黄耆(学名AstragalusorbicularifoliusP.C.LietNi)为豆科黄耆属的植物,多年生垫状草本,茎发达,羽状复叶,托叶与叶柄贴生,小叶全缘,不具小托叶,伞形花序式,种子通常肾形,无种阜,珠柄丝形。为我国的特有植物。产我国西藏南部(错那、仁布、定日、浪卡子、聂拉木、吉隆、仲巴、普兰、扎达)及北部双湖地区。生于海拔4650-5500米的山坡砾石地或草地。

拉丁名
Astragalus orbicularifolius P. C. Li et Ni
别名
倒挂刺牛磕膝粗毛牛膝倒梗草钩草倒扣草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豆科
几内亚磨盘草
亚科
蝶型花亚科
山羊豆族
黄耆属
类型
草本类

与圆叶黄耆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整体

多年生垫状草本。

根茎

根粗壮,圆锥形,直径6-8毫米,木质,褐色,根颈多歧。茎极短缩,多数,下部为残存叶柄和托叶所包围。

羽状复叶有9一11片小叶,长1.5-4厘米,叶柄长2-2.5厘米,连同叶轴疏被白色柔毛;托叶在中部以下与叶柄贴生,披针形,长4-5毫米,分离部分长1-1.5毫米。初淡黄色,后变灰褐色;小叶对生,椭圆形或近圆形,长2.5-6毫米,宽2-5毫米,先端钝形,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疏被白色短伏毛;小叶柄长仅0.5毫米。

总状花序生5-8花,呈伞形花序式,生于基出的叶腋;总花梗长4-6厘米,连同花序轴疏被白色短伏毛;苞片三角状披针形,长2-3毫米,先端渐尖。膜质,被白色柔毛;花梗长1-1.5毫米;花萼钟状,长约3.5毫米,被黑色和白色短柔毛,萼筒长1.5-2.5毫米,萼齿三角状披针形,长约1.2毫米;花冠紫红色、蓝紫色或淡红色,旗瓣宽倒卵形,长6-7毫米,宽4-4.5毫米,先端微缺,基部楔形,瓣柄不明显,翼瓣长约6毫米,瓣片倒卵状长圆形,与龙骨瓣近等宽,先端圆形,基部耳略向外展,瓣柄长为瓣片的一半。龙骨瓣长约5.5毫米,瓣片近半圆形,长3-4毫米,宽1.5-2毫米,瓣柄长2-2.5毫米:子房几无柄,被白色短伏毛。

果宽2-3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无果颈,膨胀,微弯,微具皱纹,疏被黑色和白色短伏毛,半假2室,果柄长约1毫米。

花果期

花期7-8月,果期8月。

“圆叶黄耆标本”图册图片来源: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650-5500米的山坡砾石地或草地。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南部(错那、仁布、定日、浪卡子、聂拉木、吉隆、仲巴、普兰、扎达)及北部双湖地区。

相关植物
  • 睫苞豆

    形态特征一年生近木质草本。茎匍匐,高15-60厘米,基部多分枝,在地面发不定根;小枝纤细而稀疏,有条纹。叶具小叶2对;托叶膜质,披针形,长4毫米,边缘具细密的齿;叶柄长约4毫米,小叶薄纸质,倒心形或倒卵形,偏斜,长5-7毫米,宽3-4毫米,先端截形或微凹并有小刺尖,基部楔形,

  • 澎湖大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缠绕或匍匐草本。茎、小枝纤细,疏被紧贴的白色柔毛。叶具3小叶;托叶披针形,长1-1.5毫米,具纵脉纹,被短柔毛;叶柄长1-1.8厘米,被短柔毛;小叶薄纸质,顶生小叶长圆形、披针形至线形,长1-2厘米,宽3-5毫米,先端钝,具小尖头,基部近圆形,侧生小叶较短,长5

  • 长叶虫豆

    形态特征攀援木质藤本,多见于640-1500米的密林中树上或灌丛中。各部密被灰褐色短绒毛。茎略具纵棱。叶具羽状三小叶;托叶披针形,长2-3毫米,早落;叶柄长1-2.5(-5)厘米;小叶纸质至厚纸质,两面被短绒毛,下面脉上尤密,并具松脂状腺点,顶生小叶倒卵状菱形,长4-7厘米,

  • 黄檀

    形态特征乔木,高10-20米;树皮暗灰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淡绿色,无毛。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小叶3-5对,近革质,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3.5-6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钝.或稍凹入,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两面无毛,细脉隆起,上面有光泽。

  • 绸缎藤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除成长的叶上面和花瓣内面无毛外,全株密被金黄色或亮棕色丝质长柔毛及茸毛;卷须成对。叶革质,圆形,直径9-11.5厘米,基部深心形,先端分裂达叶长的1/2或过之,罅口极狭以致两裂片内侧平行且近接连,嫩叶时略覆叠,裂片先端急尖或钝,上面除脉上略被微毛外余无毛,下

  • 山野豌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植株被疏柔毛,稀近无毛。主根粗壮,须根发达。茎具棱,多分枝,细软,斜升或攀援。偶数羽状复叶,长5-12厘米,几无柄,顶端卷须有2-3分支;叶托叶半箭头形,长0.8-2厘米,边缘有3-4裂齿;小叶4-7对,互生

  • 蚕豆

    历史起源蚕豆的起源和分布一般认为蚕豆起源于亚洲西南和非洲北部。在死海北面的古城杰利科遗址中发现有公元前6250年的蚕豆残存物,在西班牙新石器时代和瑞士青铜器时代人类遗址中也曾发现蚕豆种子。蚕豆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是三国时代张写的《广雅》中有胡豆一词。

  • 萨拉套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直立,有棱及沟状纹,被开展白色柔毛,上部被暗色短柔毛和稀疏白色长柔毛。羽状复叶长7-15厘米;托叶草状膜质,长三角形,长约11毫米,于基部与叶柄微贴生,彼此于1/2-2/3处合生,疏被开展白色长柔毛;叶柄与叶轴被开展长柔毛;小叶21-31,

  • 高山旋花豆

    形态特征粗壮、缠绕草质藤本。茎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小叶稍不同形,顶生1片宽卵状菱形,两侧对称,侧生的稍弯斜,两侧不对称,长5.5-8厘米,宽4.5-8厘米;先端急尖,具细尖头,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密被绢质柔毛;叶柄和小叶柄密被黄白色或灰白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总轴和花梗密被黄

  • 瑶山山黑豆

    形态特征攀援状草质藤本,全株无毛。茎纤细,具细纵纹。叶具羽状3小叶;托叶小,线形,长约2毫米;叶柄纤细,长2—8厘米;小叶膜质,卵形或长卵形,长2.5—6厘米,宽1.4—3厘米,先端钝或有时近圆形,具小凸尖,基部平截或宽楔形,侧生小叶略小,基部略偏斜,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