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柄薹草
为莎草科薹草属下的一个变种。
- 拉丁名
 - Carex lanceolata Boott var. subpediformis Kukenth.
 - 别名
 - 勃逻回、勃勒回、菠萝筒、大叶莲、三钱三等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莎草目
 - 科
 - 莎草科
 - 种
 - 博落回
 - 亚科
 - 薹草亚科
 - 族
 - 薹草族
 - 属
 - 薹草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亚柄薹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雌花鳞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果囊除2侧脉外,无明显的细脉与原变种区别。
参看:大披针薹草(原变种)
(资料来源:中国植物物种信息)
生长环境
亚柄薹草生长于海拔300-2200米的山坡、灌丛下、水边或耕地边。
分布范围
亚柄薹草主要产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湖北、四川西部。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 
        
        
大针薹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黑龙江、吉林。国外分布: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
 - 
        
        
江苏薹草
产地分布产江苏、安徽。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长尖莎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具须根。秆丛生,细弱,高1.5-15厘米,三棱形,平滑。叶少,短于秆,宽1-2毫米,常向内折合。苞片2-3枚,线形,长于花序;筒单长侧枝聚辙花序具2-5个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2厘米;小穗5至多数排捌呈折扇状,线形,长4-12毫米,宽约1.5毫
 - 
        
        
捷克薹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新疆(巩留)。国外分布:分布欧洲(北纬62°以南地区)、亚洲(中亚和西伯利亚西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
 - 
        
        
牧野薹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我国台湾西南部。国外分布:分布于日本。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箭叶薹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新疆、甘肃。国外分布:分布于俄罗斯、蒙古。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卷柱头薹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吉林、辽宁、浙江、陕西。国外分布:分布于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
 - 
        
        
绿边薹草
产地分布产山西。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野耧斗菜
形态特征根状茎具长的地下匍匐茎。秆高60-70厘米,钝三棱形,较粗壮,平滑或上端稍粗糙,基部具红褐色无叶片的鞘,边缘细裂呈网状。叶短于秆,宽4-6毫米,平张,无毛,边缘粗糙,具较长的叶鞘,无毛或仅鞘口膜质部分被疏柔毛。苞片叶状,最下部的1-2苞片长于花序,具稍长
 - 
        
        
复序飘拂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湖北、台湾、广东、四川、云南。国外分布:分布于非洲、印度及日本琉球群岛。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生长习惯低海拔地区山坡潮湿地、河边、沟边、沙地繁殖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