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金线兰
保亭金线兰(学名:Anoectochilusroxburghiivar.baotingensis)根状茎匍匐,伸长,肉质,具节。节上生根。为兰科开唇兰属下的一个变种。花期是四月。产海南(保亭太平岗)。生于海拔约320米的林中石上覆土中。
- 拉丁名
- 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
- 别名
- 淡竹花
- 门
- 木贼门
- 纲
- 木兰纲
- 亚纲
- 百合亚纲
- 目
- 天门冬目
- 科
- 兰科
- 种
- 保亭金线兰
- 亚科
- 早熟禾亚科
- 族
- 剪股颖族
- 属
- 开唇兰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保亭金线兰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地生兰。根状茎匍匐,伸长,肉质,具节,节上生根。茎直立,肉质,圆柱形,具3~4枚叶。叶片卵圆形或卵形,长1.3~3.5厘米,宽0.8~3厘米,上面暗紫黑色,具金红色带有绢丝光泽的美丽网脉,背面淡紫红色基部骤狭成柄;总状花序具2~12朵花,长3~5厘米;花白色或淡红色;萼片背面被柔毛;花瓣质地薄,近镰刀状;唇瓣不倒置,位于上方,长约12毫米,中部收狭成爪,本变种与原变种之区别在于唇瓣爪部两侧边缘仅各具3条长2.5~3毫米的丝状细裂条;花期4月。本变种花序具2~12朵花。海南特有种。
金线兰(原变种)
花期
4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300米的林中石上覆土中。
分布范围
产自海南(保亭太平岗)。模式标本采自此地。
-
隔距兰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勐腊、景洪、勐海)。生于海拔980—153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和河谷疏林中树干上。印度东北部、泰国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形态特征茎直立,长2—4厘米。叶革质,扁平,狭长圆形,长5—18厘米,宽1—2厘米,先端
-
彩红朱蕉
形态特征花期花期为3——4月。叶腋萌发许多绿色、白色或或微黄色、红色、紫色小花,呈圆锥花序。春季开花。叶片叶片丛生于茎顶,全缘,互生,叶形为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大小依品种而异,长约10-15公分。果实果实为
-
红运玉兰
形态特征红运玉兰为落叶小乔木,高可达3m以上,常丛生,树皮灰褐色,小枝绿紫色或淡褐紫色。叶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花蕾卵圆形,被淡黄色绢毛。花瓶形,直立,被6~9片,味香,花瓣由外到里由紫红深红淡红到白色。花瓣状,椭圆状倒卵形。聚合果深紫褐色,变褐色,圆柱形。成熟蓇葖近圆球形,
-
二色五味子
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当年生枝淡红色,稍具纵棱,二年生枝褐紫色或褐灰色,老枝皮不规则片状脱落。叶近圆形,很少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5-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胼胝质尖的疏离浅齿,干膜质边缘下延至叶柄成狭翅,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侧脉每边4-
-
石串莲
入药部位假鳞茎。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归肺、肝、肾经。功效润肺止咳,解毒消肿。主治用于肺痨咳嗽,气管炎,咽喉肿痛,乳痈,疮肿,跌打损伤。
-
草莓吊兰
生长习性喜阳、耐寒、怕干旱,忌积水,喜欢生长于湿润的环境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中。忌碱性或重粘性土。在江南地区,夏秋季切剪幼株分栽,翌年早春长新叶,后开小白花,5月上旬起果熟就可食。从开花到果熟的整个周期为30——40天。养殖方法1、光
-
屏边叉柱兰
形态特征植株高5-10厘米。根状茎伸长,匍匐,肉质,具节,呈莲藕状。茎直立,圆柱形,肉质,无毛,具4-8枚叶。叶片卵形,绿色,长1-2.5厘米,宽8-17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具柄;叶柄长1-1.5厘米,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顶生,极、短;总状花序具2-3朵花,花序梗几
-
千手丝兰
形态特征属常绿灌木。茎短或无茎,叶基部簇生,广披针形或剑形,革质,边缘有白色丝状物。直立圆锥花序,抽生于叶丝间,高1米左右,花白色或乳白色,杯状、下垂。6—7月开花,有时10月二次开花,果为干蒴果,不开裂。生长环境性耐干燥寒冷,适
-
龙血树
形态特征主要分为两个族群:一类为乔木,有树干和扁平的革质叶,通常生长在干旱的半沙漠区域,被通称为“龙血树”。另一类为灌木,细茎,带状叶,一般生长在热带雨林中,通常作为观赏栽培植物。常绿小灌木,高可达4m,皮灰色。叶无柄,密生于茎顶部,
-
短耳石豆兰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勐腊、勐海)。生于海拔约115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分布于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模式标本产于锡金。形态特征根状茎粗壮,粗3—4毫米。根成束出自生有假鳞茎的,根状茎节上。假鳞茎在根状茎上直立,彼此相距2—30厘